lihan4425920 发表于 2011-6-23 00:43 
首先,针对楼主的问题我查阅了《资本论》 在书中 并没有把价值看成是人类劳动。书中并没有等同这两个概念。但是,我本人并不反对这样的说法。 尽管说 从 “价值量得多少取决于商品中包含的人类必要劳动的多少” 中引申出 “价值等于人类劳动 ” 这样的逻辑不是很严密。但是这种笼统的说法 能很直接的反应 价值量的多少由人类必要劳动的多少决定。这个说法更是能使初学者很容易的理解“价值量的多少由人类必要劳动的多少决定”
对于楼主的第二个问题 不是很明白 忘明示 最好举例
《资本论》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继篇,全称是《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里,马克思已经给出了价值定义。
并且《资本论》虽没定义,但描述的价值(交换价值)是劳动。
“
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具体劳动量的多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种资本主义中俗约成的关系,即与工资相关的概念,马克思用日、周进行解释,为什么不用劳动强度,别忘了这里工作社会,资本主义中企业核算的成本是雇员的工资。
而实物成本是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确定的,如需要多大厂房、多少工人开工最优,按新古典的厂商理论,把人逐步的添加到机器上,会出现一条U型的成本曲线。但现实中这种与技术(实物)状况有关的劳动及实物消耗成本关系根本找不到。
工资是按契约预先确定的来约定的,如果按这种实物状态,根本做不出企业的财务预算,并且资本家不是工程师,很多更不是财务总监。
打个比方夫妻之间的贡献是无法确定的,一个主外一个主内,但在离婚分割财产是,是按俗约法律来分割财产。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是这种俗约关系。
劳动价值论不是研究,劳动消耗与使用价值的关系,而是研究,商品交换中的一种社会关系,正如价值、资本从古典经济学的逻辑来看,它代表的是一种社会支配关系,并不代表生产力、更不代表技术和具体的社会财富。
在《资本论》后面章节中,马克思更是通过资本积累式的竞争,导致平均利润率,完全排除价值与技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