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Info Research(环洋市场咨询)发布的【2022年全球市场自粘弹性绷带总体规模、主要生产商、主要地区、产品和应用细分研究报告】本报告 针对过去五年(2017-2021)年的历史情况,分析历史几年全球自粘弹性绷带总体规模,主要地区规模,主要企业规模和份额,主要产品分类规模,下游主要应用规模等。规模分析包括销量、价格、收入和市场份额等。针对未来几年自粘弹性绷带的发展前景预测,本文预测到2028年,主要包括全球和主要地区销量、收入的预测,分类销量和收入的预测,以及主要应用自粘弹性绷带的销量和收入预测等。
自粘弹性绷带由纯绵或弹性无纺布喷涂天然橡胶复合而成的材料经轴转、分切而成,供临床外固定及包扎时用,也可用于在运动中保护腕、踝等关节时用。主要针对体育运动保护、医用包扎、医用固定等不同的使用范围,采用进口医用胶水,使固定不容易脱落,有强劲的弹性和伸缩性。
自粘弹性绷带适用于体育运动、训练、室外运动以及外科、骨科伤口包扎,肢体固定,四肢扭伤、软组织损伤、关节肿痛包扎。
自粘弹性绷带使用方便,无需粘合剂、别针或夹子即可自粘,并且不粘毛发、皮肤、衣物等。通过压缩止血,无需剪刀即可切割。
自粘弹性绷带市场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国内医用器械市场需求的日益扩大,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扶持下,以出口传统医用耗材为主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将趋向于重新将视野转回本土市场,通过平衡国内销售量和海外市场出口量来防范和化解海外市场波动风险。同时,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医疗器械监管体系的逐步建立以及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草案的修订,将为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提供一个健康、有序、规范的发展环境,为目前仍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回归国内市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自粘弹性绷带准入门槛低,厂商数量众多,尤其是中国国内近几年出现了不少数量的中小型企业,进一步加大了竞争激烈程度。
2021年中国自粘弹性绷带市场销售收入达到了1.69亿元,预计2028年可以达到到2.58亿元,2022-2028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06%。
从产品类型及技术方面来看,无纺布自粘弹性绷带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无纺布价格较低,在市场上仍然占有最大份额。2021年无纺布自粘弹性绷带达到了1.13亿元,预计2028年将达到1.7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40%。
从产品市场渠道情况来看,2021年医院达到了0.96亿元,预计2028年将达到1.5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48%。
从地区来看,2021年我国华东地区所占份额最大,达到了30.14%;其次是华北地区,达到了21.93%。
目前中国主要厂商包括3M、Urgo Group、振德医疗、稳健医疗和海氏海诺集团等,2021年主要厂商份额占比超过72.58%,预计未来几年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自粘弹性绷带准入门槛低,厂商数量众多,尤其是中国国内近几年出现了不少数量的中小型企业,进一步加大了竞争激烈程度。除了本报告介绍的几家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以外,在自粘弹性绷带市场中,还存在着一些中小型企业,包括海博医疗、世科医疗、飘安集团、泰瑞医用品、浙江奥奇医用敷料、浙江康力迪医疗用品和江西恒邦医疗器械等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市场份额不大,一般自粘弹性绷带的年收入在100万元以内。
自粘弹性绷带行业供应链分析
自粘弹性绷带的上游主要为无纺布、棉纱线、纱布、乳胶颗粒、粘胶纤维、氨纶丝、树脂等大宗纺织和化学原料。
在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无纺布价格处于高位。预计未来,无纺布的价格不会大幅度跌落。
上游原材料供应充足。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更加满足生物相容性、安全性、舒适性。上游新材料的成功研发、产业化并投入使用,满足了自粘弹性绷带行业产品的多样性发展。
自粘弹性绷带行业情况
自粘弹性绷带不仅可以用于医疗卫生领域,同样也可以用于家庭卫生用品领域。自粘弹性绷带市场需求巨大,人们更加关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体验,这将给自粘弹性绷带的发展带来机遇。另一方面,国家政策的支持对自粘弹性绷带行业的研发和产业化给予积极推动。
下游情况
自粘弹性绷带的下游行业普遍为为医疗流通企业及各级医疗结构里的患者。
随着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医疗保障方面的政策相继推出,人们对自我保健、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面的高度重视,也带动医疗耗材如自粘性绷带行业的发展,促进了自粘弹性绷带行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