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基金与课题申请
8475 19
2011-06-21


为了保证国家社科基金的公正、公平和提高立项质量,现提出几点建议:

1、取消限项申报,所有申请均自由竞争。2、会议评审环节取消,采用第二轮匿名通讯评审的方式决定最终立项名单。3、严格惩罚措施,一旦评审专家徇私舞弊,取消终生评审资格,并且公开通报批评。4、评审专家的选择不要看“名气”、有些人因为擅长“跑场子”“作宣传”而获得了名气;而应当选择那些真才实学的学者,即使他们没有官位、没有名气。

支持的顶一下,以便促动明年的国家社科基金改革,确保国家社科基金是一片净土!!

Ps:说句实话,现在整个的风气逼迫人真想骂娘:发表文章可以找人搞定、评职称可以找人、论文论著评奖可以找人、申报课题可以找人、考博士可以找人、学科点的评审可以找人,等等。所以,你才会发现,即使国内顶尖的学术期刊比如那些《****研究》上,发表出垃圾文章也屡见不鲜;有些高职称的人士原来肚子里根本就是一堆草;有些那么烂的文章或著作或获得一等或二等奖;质量差的申请书会获得立项;实力不强的学科点会获得审批等等怪现象。乌烟瘴气,彻底玷污了学术的神圣使命!

所以,国家社科基金作为窗口,不仅仅是社科课题的管理,更担当着引领学术风气的作用!必须要下决心杜绝不良现象在社科基金中的生存空间,带动省社科基金、以至于带动中国整个学术界走向纯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6-21 22:33:55
谢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1 22:35:09
强烈支持取消限额,因为如果限额,学校必定优先上报名家大佬,他们在学界名气大,人脉广,中标希望大,事实确实如此,我们学校某院两位某学会会长、副会长,上一个国家社科刚做完,今年再报再度中标,我们不不否认这些老专家的水平与学识,但是对于那些指标较少的学校,是否意味着那些年轻、没有名望的年轻人一直要等下去,我们又如何才能通过国家课题尽快提升学术品位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1 22:45:07
从国家社科基金评审来看,越来越不公正,部分参与评审的专家不讲一点学术公正的标准,把自己的博士、硕士和自己的同事评上国家社科基金。有的人去年中了教育部项目,2011年又中了国家社科基金,题目基本上一样。如果国家社科基金这样不严肃、不能公平合理的分配学术资源,没有评上也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2 11:03:44
支持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2 17:33:30
哎,中国的体制就是这样的。没办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