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258 0
2022-10-24
事实上,90%以上的企业并没有做方针管理,它们只做了日常管理,少数企业做了目标管理,这里有什么差别呢?天行健精益生产顾问认为,不做方针管理,对企业起码有这么几个危害:

1. 只关注结果,忽略过程的重要性

这其实也是很多企业与日资企业的显著差别。欧美企业,尤其上市公司,更关注财务报表,也就是看企业盈利能力,看结果,对过程是很忽视的。当然,上面忽视,下面管理层当然也是围绕结果来看,这势必会带来短视的判断,缺乏长远规划。就好比栽树一样,管理层都不想栽树,因为时间太长了,不想等,况且栽的这些树,可能根本等不到自己来摘果实。通用电器GE就是因为太关注华尔街投资者们的眼光,忽视了过程管理,才导致企业的没落。逻辑很简单,没有好的过程,哪来好的结果?

2. 只分解目标,不分解方案

常规的KPI管理我们都经历过,更多关注把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各个人头,但并没有展开对策如何实现,因为管理层会认为,不管你怎么搞,只要达到目标就可以。听起来好像是一种很灵活的做法,但其实是缺位,是失职。在这一点上,OKR和方针管理很像,都有围绕结果如何去展开行动,或者是关键行动。因为,没有关键行动,何来实现目标?

3. 被动接受,并非主动参与

这个我们都有感受,目前很多企业也还是这么干的,即把公司指标直接分解和下任务到部门或者个人,比如质量不良下降10%,准交率达到98%,成本下降5%等等,且必须实现,否则年终奖金拿不到,甚至影响工作稳定......这些都是员工被动接受,缺乏真正的主动参与,你说员工哪来积极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