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体系:起源、转型与创新》一书认为,联邦储备系统的建立是金融在美国经济崛起中的转折性事件。理论方面,制度变迁和会计学的发展促成了早期“经济学家”的诞生,经济学科开始独立出来。凡勃伦的“信用经济”理论为解释经济的实体侧和金融侧的共存关系开辟了路径,而这也是过去正统经济学家通常忽视的部分。
以货币主义和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主导了经济社会发展,无论是美联储还是美国的银行体系,都陷入到了资产负债表的困境,以经纪交易商为代表的金融中介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几乎完全依赖于短期市场借款,并与资本市场的价格挂钩,从而表现出了更大的不稳定性。
具体表现为:1930年代的“大萧条”——货币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信贷危机。
在大萧条中,美联储无所作为,导致长期萧条。
在次贷危机中,美联储都不得不采取资产负债表扩张的方式为这些机构注入流动性,缓解短期偿债危机,挽救市场,但埋下滞胀的种子。
一一它佐证了新宏观的流动性短周期与债务性长周期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