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问题,《金融研究》上的文章初稿时间是2010年7月左右,然后是修改,投稿金融学年会。第一篇论文的数据是从银行年报上一张一张找的,因为刚开始写作,手上也没有其他的数据,也只找到11家数据比较全的银行。9月份投稿《金融研究》。《经济研究》上的文章是9月底开始写的,完成时间大概到2010年12月底,由于第一篇的原因,所以第二篇写的比较快,这篇论文的数据是从bankscope上找的(bankscope数据是在完成第一篇文章后才得到的),所以找的样本银行有27家,同时第二篇涉及到共同边界(metafronier)问题,样本要求也会相对大一些。
第二个问题,投《经济研究》,一月初投出去的,一个月后接到匿名审稿人的意见,两位审稿人的意见都是“基本刊用”,提了一些小问题,按照审稿人的意见修改后再发回,大概一个月后编辑说可以刊用了,不过要压缩,原文是28页,编辑只给了14页,压缩比较麻烦,所以如果您看到原文会发现很多地方有脚注“有关数据向作者索要”的字样。大概三月底把压缩完的发给编辑,然后是没消息,6月初拿到样刊。个人觉得这篇文章能在《经济研究》上发表,可能还是方法比较新。据我所知,用DEA来算这个指数的好像还没有(SFA的已有人用过),而且国外文献中我能找到的对MMLPI分解最多分解到6个,而我们的文章分解到了8个。
19# 云随风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