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Stata专版
2129 2
2022-11-05
我当前做的文章,核心解释变量是一个基于新闻成分构建的不确定性指数,是一个时间序列变量(月度频率),我在模型中控制了个体和年份固定效应,结果较为显著,stata也没有报出共线性提示。如果时间固定效应控制的是月度固定效应,则stata会省略掉核心解释变量。
当前期刊论文中,若是做不确定指数分析的,有不控制时间效应的,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银行流动性创造: 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田国强等,2020),也有控制的,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资产可逆性与固定资产投资(刘贯春等,2019)。但这些都提到控制了时间固定效应后,会吸收核心解释变量。
这里有一篇文章提到这个问题,https://mp.weixin.qq.com/s/EkLw5WDN6Ud_rTrmWNREAQ;但我核心解释变量是月度频率,控制了年份固定效应也确实没有共线性问题,不知道我的做法是否可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3-10-26 14:44:06
派派Π 发表于 2022-11-5 13:08
我当前做的文章,核心解释变量是一个基于新闻成分构建的不确定性指数,是一个时间序列变量(月度频率),我 ...
您好,请问您是怎么解决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8-2 15:58:30
在回归分析中,决定是否控制时间固定效应主要取决于你的研究设计和数据特性。你的情况中,核心解释变量是基于新闻成分构建的不确定性指数,并且这个指数具有月度频率。在决定是否加入月度固定效应时,你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 **变量相关性与共线性**:如果月度固定效应(尤其是如果它们以二元变量形式出现)和你的核心解释变量高度相关,则可能会导致模型中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这可能会影响系数的估计精度。从你描述的情况来看,Stata没有报出共线性提示,这意味着在现有设置下,这个问题可能并不显著。

2. **控制时间固定效应的目的**:加入月度或年份固定效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那些随时间变化但不包含在模型中的潜在因素的影响,例如季节性影响或者经济周期的波动。如果这些因素对你的结果变量有重大影响,并且你希望从模型中剥离它们的效果以更清晰地观察核心解释变量的作用,则应考虑加入时间固定效应。

3. **参考文献与领域标准**:你已经提到,相关领域的文章在控制时间固定效应上存在不同的做法。虽然这表明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查看同类研究的处理方式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和合理性支持。通常,选择是否控制时间固定效应应该基于理论假设、数据特性以及模型的有效性。

4. **解释变量被吸收的问题**:正如你提到的,如果月度固定效应与你的核心解释变量在概念上高度重叠(例如,它们都反映的是不同月份的不确定性水平),那么加入月度固定效应可能会导致核心解释变量的大部分变异被“吸收”,从而使得核心解释变量的系数难以估计。这需要仔细考虑模型的设计。

总的来说,在没有明显共线性问题的情况下,并且你的理论和实证目标支持控制时间变动影响的话,加入年份固定效应而不加月度固定效应(或加上其他更细致的时间分组如季度)可能是可行的,这样可以避免与核心解释变量之间潜在的概念重叠。然而,最终决定应基于你对数据、模型以及研究问题的深入理解来做出。
  
这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答案,而是需要结合具体情境和分析目标进行判断的过程。如果你的数据支持并且理论上有理由这样做,那么你的做法——在没有共线性警告的情况下控制年份固定效应——可能是合理的。然而,在撰写结果时,你应该清楚地解释你对模型设计的选择,并讨论其潜在的局限性和合理性。

此文本由CAIE学术大模型生成,添加下方二维码,优先体验功能试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