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5764 30
2011-06-24
中广网北京6月24日消息(记者廉军 宁夏台记者甘露)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22日受邀到宁夏大学访问,以《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为题作了专场报告,
      已经90岁高龄的杨振宁先生,在两个小时的演讲中,几乎没有休息,敏锐的思维、朴实的语言,吸引了在场的所有人,时不时冒出几句幽默的话语,引来全场的阵阵欢笑和掌声。杨振宁先生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告诉大学生们,发现、培养、发展自己的兴趣是他成功的经验,与师生畅谈大学教育与个人成功。
      杨振宁教授客观比较了中国与美国的大学的优劣,认为中国高教非常成功,近几十年来培养的几代毕业生对国家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中国高校在教学上有很多已经达到世界一流,美国需要十分杰出的年轻人创新来创造财富,美国式的教育对有创造力的学生很有好处,但也浪费了很多人才和成本。
      杨振宁:整个中国特别是有名的大学,教研工作每过五年都会有一个质的翻新,这一点大家了解得不够,国内外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大学不行,这是一个绝对错误的观念。我再三讲了,像清华跟北大对于中国的贡献,远比哈佛大学对美国的贡献多。他们对于中国这几十来的发展有决定性的贡献,没有他们毕业生,中国不可能是现在这个样子。美国今天所需要的,和中国所需要的是在不同的时代,他们训练出来的学生对美国社会今天的关键发展,没有中国训练出来的毕业生对中国这20年来发展贡献大。这一点我可以和任何人辩论,我都会赢的。
      杨振宁教授承认在科研上中美大学存在差距,需要时间追赶。
      杨振宁:很多人经常在问,尤其是最近这些年中国ZF比较有钱了,把几亿的钱放到研究所,放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去,拿这么多钱做没有做出来像样的结果。这个话不太公正,中国所以现在还没有在最前沿最快地做出来很多重要工作,道理是因为消息不够灵通。这是什么意思呢?在前沿里头,每一个领域、每一个专业都有几个问题几个方法,是在那个领域前沿的人多多少少知道,一个美国的学生比中国学生占了便宜,他早知道几个月。等到你清华的学生知道的时候,那个最妙的东西常常被别人已经做过了,你到宁夏大学来,你又晚了几个月。
      在回答学生问及个人在学术上要有一番成就需要怎样的心态时,杨振宁说:
      杨振宁:当你看见你从前没了解到的,你会发生兴趣,而且你会非常专注那个时候吸引你的,是你对这个东西进一步认识所带来的动力跟愉快。大家所看见的成功都是所有的企图里头的很少一部分,换句话说,假如一个人没有很多的企图,那他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在学术研究里头,多半的步骤都是充满着复杂的,所以你必须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6-24 18:09:46
老不死的 一生贡献给了美国了 回来享受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4 18:16:20
观点不敢苟同,不过很快就有一个检验的机会了。中国经济要能继续良好的发展,接下来最好的方法就是产业结构的升级,而这里涉及到的创新力量就能很好的检验中国的教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4 18:16:28
是哪个类的物种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4 18:18:22
好吧,说话的权利被限制,放屁的权利倒是没受到制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6-24 18:24:32
呵呵,好像清北没有诺贝尔吧?不就是多花了老百姓的税嘛,就那点见不得人的产出也敢跟哈佛比?都快变成D校了还好意思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