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车的DT君 DT财经 2022-11-16 12:01 发表于上海
不在乎品牌形象、不在乎顾客感受,销量,是4S店的唯一指标。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为了提升销量,经销商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到了2019年,汽车整体销量下滑剧烈,经销商们为了维持销售甚至出现了“价格倒挂”的现象,结果就是亏损严重。在这个阶段,经销商的主要利润来源已经不是卖新车,而是售后服务。

也因此,在前两年,关于4S店售后服务的怨言越来越多,人们吐槽当时4S店的售后原则是:“能修就换、能换就换更多”。
根据易车研究院的调研,“4S店工时费太贵”“配件价格高”“离家远”“流程复杂、等候时间长”“过度保养”等都是4S店用户流失的重要原因。
直营店模式则不同。它首先解决了价格紊乱的问题,品牌直接从经销商里收回了“定价权”:无论是车还是车的配件,售价全国统一、公开透明。
其次,电动车的机械结构与燃油车不同,不需要类似于更换机油这样的常规保养,在传统4S店中经常出现的维修、保养等售后服务问题也随之减少。就算是需要售后,因为是品牌直营,相当于消费者直接从品牌这里拿原厂配件,更有保障。

蔚来的创始人李斌,就曾公开分享自己购买特斯拉 Model S 的体验,有两点让他十分心动:“第一,价格统一透明,不需要讨价还价,简单直接;第二,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颜色和配置,全部环节都可以在网上实现,和淘宝没什么本质区别。在传统模式下,要实现这两点是根本不可能的。”
新常态:买新能源车,也“逛”新能源车
正如李斌所说,“跑遍全城4S店货比三家”买车的日子已成往事,手捧奶茶提着购物袋进店体验新能源车,正在成为一种新的逛街常态。
今年喜提新车的 @J ,就去了购物中心的好几家新能源车门店体验,他发现:
“在汽车直营店里,服务人员直接代表了品牌形象。(和4S店)一个很大的不同是,不是从头到尾一个销售带着你,明里暗里试探你、催促你买车。不同的需求对应着不同的服务人员。比如一个人专门负责车和品牌的介绍,一个人专门负责带你试驾,还有人是专门负责销售,和你对接下单的事……”
事实上,这些依靠大型商圈的新能源车门店,与其说是在建造卖车的门店,不如说是在打造一种公共空间。
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蔚来。蔚来的创始人李斌在创业阶段就经常研究星巴克、Wework、苹果、Airbnb这些公司,他曾公开表示过星巴克的创始人舒尔茨是自己的偶像,他希望蔚来像星巴克一样,“不仅要卖汽车这样实实在在的产品,也要卖空间和审美这类精神价值,成为一家生活方式类公司。”
在他看来,“如果你购买了一辆汽车,你不仅仅是在买一辆车,而是在买一张通往新生活方式的门票。”
2017年年底,在北京五棵松体育中心,国际摇滚乐队Imagine Dragons(梦龙)登台献唱,台上灯光四射、台下欢呼雀跃,场面震撼。
没错,这就是蔚来的汽车发布会,是李斌和蔚来描绘“新生活方式”的高调开场。
也是这一年,蔚来在北京王府井新东方天地开出了第一家门店,这家店位于长安街的黄金地段,不仅有售车区,还有休息区、咖啡厅、共享工作空间、儿童乐园等多个空间区域,蔚来将之称为:共同成长的生活方式社区。
曾有媒体报道,它每年光是租金就接近一亿元人民币。

事实证明,相当一部分车主是吃这一套的。
在上海生活的 @Funfan 很早就留意到蔚来的汽车发布会,惊讶于“原来车展还可以是这个样子。”
在成为蔚来车主后,逛商场时顺便逛蔚来空间成了她的一种生活方式:“现在带宝宝逛商场,会优先选有NIO House的商场,因为有母婴室、儿童乐园,还有人会帮忙照看。我在休息区和朋友聊天,宝宝在一旁玩。”
逛新能源车这件事似乎正再越来越变得“轻巧”。在播客孤岛车谈《为什么每个商场里都在卖电动车,而特斯拉却又总在撤店?》中,听众直接这样描述:
“现在电动车越来越好看,而且更像一个电子玩具。”
“是的,无论是消费体验还是换代周期,都越来越像了。”

降温:新势力还在进场,特斯拉开始撤退
一边,新势力车企还在进场,另一边,曾经的商场领头先锋特斯拉,却频繁传出来要撤要将店铺撤离商超的消息。原因之一是要降低成本,毕竟商超店面的成本,比远郊的4S店高得多。
今年11月2日,北京侨福芳草地商场的一名工作人员向人和岛予以确认:“特斯拉与我们的合同已经到期了,特斯拉决定不续约。”
截至发稿日,特斯拉官方还没有发布针对“撤离芳草地”的回应,有一些自媒体联系特斯拉中国负责人,对方提到,关店原因系店铺租金太高,没有续约,并非网传战略调整,现在车卖得很好。该店将迁址到1公里左右的东直门来福士店。
截至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城市展厅在购物中心的数量已经被小鹏、理想和蔚来反超。哪吒、智己、阿维塔等新势力品牌也在加速布局。在商场里,除了以展车和售车为目的的常规“商超店”,还有不少品牌会短期租用过道展位开“快闪店”。

相比较其他品牌,特斯拉是有“撤离商圈”的底气的。
财报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净亏损27.09亿元,理想汽车净亏损6.41亿元,蔚来汽车净亏损25.57亿元。
相比之下,截至2022年Q3,特斯拉已经实现连续13个季度盈利,虽然第三季度特斯拉的销量有所下滑,但汽车业务的毛利率高达27.9%,与上个季度持平。就在10月24日、11月8日, 为了增加销量、更好抢占中国市场,特斯拉还接连宣布降价。
无论是进商场、退商场,还是降价,其实都建立在特斯拉已有的利润之上,就算降价,也有不小的盈利空间。
DT财经的受访者 @Kevin 做了一个有趣的比喻,新能源车砸钱进商场就像明星花钱营销,目的是让自己被看到,一旦拥有了核心实力,建立起了好口碑,“烧钱赚眼球就没那么必要了。”
品牌疯狂涌进购物中心,本质上是想依靠商圈的人气,用好的服务体验先博得关注,等到把品牌做起来之后,新能源车的销售自然会从现在的“店找人”变为“人找店”,减少商圈的入驻比例以降低成本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在当下,新能源车走进购物中心是大势所趋。
或许等狂欢的潮水退去,才知道浮在上面的是真金白银,还是一戳就破的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