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076 8
2022-11-18
张泽一/李天骄 有数DataVision 2022-11-16 20:03 发表于上海

11月12日,《长津湖》斩获中国影坛最高奖项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总制作人于冬在颁奖典礼上表示:“中国电影从来没有‘躺平’过,我们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个话并没有说错。惯常印象里,疫情期间电影院入不敷出纷纷收缩,但事实上这三年里,国内影院数量是在增长的,甚至已经超越了疫情前的2019年。

三年间,国内电影院新增超过2000家。但观影人次却由2019年的17.3亿人次一路下滑至4亿人次。正如中国电影基金会的朱玉卿所说:“1万家影院日票房低于300元,连水电费都不够。”

每块电影银幕创造的收入是62万


2021年,全国电影票房为470亿元,等同于2016年的水平。

电影是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市场。470亿票房可以给郑爽交157次罚款,但说小,也就是不到半个茅台的收入。

电影本身的历史并不长,中国市场化的电影就更加年轻。

1993年1月,当时的广播电影电视部出台《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40多年来国家统销统购的局面被打破。彼时中国的“第五代”几乎在同一年迎来了艺术巅峰。据说导演们最怕听到的就是“这片子不错,但是……”

90年代后,中国的电影和电影院数量一起增长。2011年,平均每块银幕一年能创造126万元的票房,到了2021年只剩下了62万元。相比银幕数量接近的2019年,每块银幕仍少赚了36万。

2016年是中国电影业的一个巅峰时刻:平均每天新增26块银幕,成为全球拥有银幕数量最多的国家。哪怕在2021年,仍有日均新增近18块的高速增长。

国庆档与主旋律


观察中国电影行业有一个重要指标:假日档。

2008年,《画皮》趁着国庆假期上映,成为在当时《赤壁》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之后,达到2亿票房第三快的影片。

自此,国庆档以及一系列假日档期成为电影发行商的必争之地。2020年,《我和我的家乡》在国庆档创造了28.3亿元票房,是全年票房总额的约20%。

2020年固然有疫情因素,但一般来说,国庆档+春节档共计14天的时间,票房占比往往能达到10-25%以上。

毕竟《长津湖》、《万里归途》以及《我和我的XX》系列等一众大制作电影都在假日档集中上映。平常就只剩《林深时见麓》这种票房只有几十块钱的片子了。

今年国庆档,总票房为14.96亿元,相较去年同期的43.88亿元大幅下滑,仅仅高于2014年,为8年来最差。国庆档的巅峰时刻在2019年,票房高达44.66亿。

而在今年国庆档的4.96亿元票房中,仅一部《万里归途》就拿下了10.23亿元,占比68%,从总计7部上映电影,3部动画片,4部主旋律片的激烈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主旋律片的竞争其实是异常激烈的,长津湖在2021年以57.8亿元的票房,这是中国影视最高票房纪录。

但在那一年,共有39部主旋律影片上映,总计票房116.8亿元,长津湖独占半壁江山。

同时,随着主旋律影片质量和拍片比例的不断提升,其贡献的票房占比也在逐年增加。2021年,主旋律题材电影票房占比近全年的四分之一。

进口分账片的辉煌年代


1994年,安德鲁·戴维斯导演的犯罪片《亡命天涯》在中国六个城市首映。这是中国大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进口分账片。《亡命天涯》上映时,海报上还写有“改革年代,激烈论争,电影市场,风险上映”的宣传语。

好莱坞影片更富于娱乐性和感官刺激,90年代末,进口分账片往往能占据国内票房的一半以上。而在国人的印象中,分账片几乎就等同于“海外大片”。

这些海外大片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以80后为主的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正如北京青年报当年做过的关于“年轻人最喜欢的电影明星”的调查。

1995年,《真实的谎言》和《红番区》被引进,前者于4月20日在北京首映,并最终在全国拿到了1.02亿票房。而后者更是获得了压倒式的成功,正如当时的报道所说:

《红番区》的冲击波,特别是在广东地区,差点被低估。这是成龙的影迷们第一次能够看到他们喜爱的英雄出现在大银幕上,而不是在录像厅模糊不清的显示器上。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1995年的第二部美国分账片是《阿甘正传》。它在豆瓣上很成功,但当时的票房成绩并不好。

紧接着,《泰坦尼克号》在1998年从天而降,它创造的记录在此后很多年都没能被超越。

所谓分账片,即收入由制片方、发行方和放映方三者分成,并且每年有具体配额限制。这个结果经过了非常复杂的谈判,在整个过程中,其实好莱坞并不完全满意。

比如《泰坦尼克号》创造了4400万美元收入,但扣掉税金、关税和其他费用后,发行方20世纪福克斯的收入只有不到1000万美元。另外,好莱坞发现很多中国家庭会直接购买DVD和盗版光盘,看《教父》这类当时未被引进的影片。

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泰坦尼克号》、《拯救大兵瑞恩》、《星战前传》又被称作“美国主旋律”。1996年的《独立日》 就因为这种问题没能被引进,但它又是很多中国人的第一部科幻电影。当时的一篇文章中说:

好莱坞电影、可口可乐和麦当劳都是结为一体的,它们就像是一条纽带携带了文化帝国主义席卷全球,占据了观众的思想。

美国学者斯坦利·罗森在一篇论文中描述了好莱坞当时面临的一些分歧。一方面,出于共同的利益,好莱坞和中国电影工业在90年代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好莱坞的长期目标是在中国的电影市场中获得主动权,这与中国产生了分歧。

他在论文中说:中国方面的目的是彼此要有个互惠的关系,中国电影在美国也要有一个有意义的数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2-11-18 10:06:10
点个赞感谢分享
抢沙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1-18 12:48:11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1-18 15:25:2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1-18 15:45:44
好想看电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1-18 18:46:54
感谢楼主的案例分析!点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