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的沸沸扬扬的数据泄漏,刺痛了ZF的敏感神经,CPI纠结着全国的心,影响着全国人民的生活和心情,各机构在赌中国经济硬着陆,人民币看涨还是看跌交易徘徊在十字路口,作为世界最大的最差的对冲机构的人民银行正理所当然地遭人诟病,股市缩水七成ZF漠视,一级市场盆满钵满下二级市场面临鸡飞蛋打,中国下一步怎么走?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相应的政治、文化改革相对滞后,造成政治民主进程缓慢,ZF服务水平低下,监督机制不健全,最终还是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质和量。
消费。无论在哪个健康的国家,消费绝对经济贡献第一,中国产品中工资成本比例仅是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弱,居民拿到的钱少,大头去了经营者及其利益相关者手中,本来想的是先富带动后富的理想场景没有实现,出现的是先富抽资逃离,理由大体有二:其一是担心其原罪;其二是自己的追求,包括生存状况、生活质量、事业追求,更有理由是移民只是为了不吃地沟油。居民收入有限的同时,面临着泡沫化的房价和飙升的CPI,当炒作行为淡出市场,刚性需求得到满足,剩下的是什么?大家知道,三十余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靠得不是自始至终的一项,例如非公发展、外贸、投资、创业~~~今天作为中国经济发展、ZF财源的中坚力量的房地产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谁家会靠瓦砾实现发展、走向发达。预计明天七大产业会成为中国的经济支柱,那么房地产是软着陆还是硬着陆?!
投资。现在投资仍然很重要,但不至于狂热了,不会出现不相干官员、基层拉投资且要与自己前途挂钩的现象了,前三十年的投资对于环境的破坏是被忽视或者不被重视的(发展与环境的悖论问题),现阶段重视得到一致的赞同。国门无底线、无节制开放的后果是民族品牌越来越少,国产越来越不争气,从以市场换技术的汽车行业到仅残留哇哈哈的饮料行业到保洁、联合利华控制的日用消费品行业。
贸易。三十年涨五千倍,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大量外汇储备、大量GDP的背后是资源的无节制消耗,环境的无节制破坏,出口技术含量低的衣帽、电视,却进口高科技设备,高文化附加值的奢侈品。在繁杂且繁重的税费的戕害下,国内茅台竟然比美国贵近一倍!
经济发展注重消费者至上,注重需求分析,却忽视供给方;只注重单向分析,不能解释通胀下熊市的原因;非自愿失业到创造性毁灭;从国际竞争到资本外逃;人民币前期升值的后果只是快死与慢死的区别;经济陷入技术落后与金融保守的结构陷阱(汽车与期市典型代表);改革最终付出环境与产业外溢双重代价~~
下一步怎么走?
房地产硬着陆与软着陆五年内肯定会实现,现在当务之急是应用技能教育学习德国教育模式,注重中小企业金融支持,规范铁公基,积极发展七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