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会计专题 教学大纲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课程:
资本市场会计专题
Capital Market Research in Accounting
授课教师:
牛建军
讲师
答疑时间:周二下午12:00
—14:00
或事先预约
办公室:会计学院办公室317
室
电
话:021-659089723
E-mail:
Niu.jianjun@mail.shufe.edu.cn
课程类别:
课程安排说明:
教学课时数:
2
× 17
= 34
课时
教材和参考书目:
参考资料:课堂上会发放一些相关的复印资料。
预备知识
本课程为会计学专业的选修课,要求学生先行学习财务会计等核心课程,如果选修过金融学、统计学等相关课程更佳,但不是必要条件。本课程的重点是市场效率与行为金融等有关资本市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与会计信息紧密相关的投资策略研究。
教学目的
在过去几十年中,股票投资策略主要受到市场有效理论的指导,市场有效理论假定投资是理性的,在投资决策中不存在系统的、可预测的偏差。而行为金融则对这些理念提出质疑。自然,基于市场有效的投资策略与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投资策略存在较大的差异。
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会计信息在股票投资当中的作用。主要内容包括:(1)认识资本市场的两种视角:市场效率与行为金融;(2)会计信息在股票定价中的决策有用性;(3)基本分析与股票投资策略;(4)基于会计信息的“市场异象”,基于发现的异象可以构造新的投资策略,以打败市场,取得超额回报。
考核形式
总分100
分,课堂出勤及参与30
分,期末考试(闭卷)70
分。
课堂讨论(含考勤)
30%
期末考试(闭卷)
70%
学术诚实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分析报告,不可以抄袭任何公开的分析报告,也可以不抄袭其他同学的分析报告。对于学术不诚实的最低惩罚是考试给予0
分。其它的惩罚包括报告学校相关部门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资本市场会计专题教学要点
第一章
市场效率
1.
市场效率导论、有效市场悖论、套利局限性;
2.
市场异象介绍,包括:规模异象、价值与增长异象、过度反应、反应足等。
第二章
行为金融
1.
心理学基础,前景理论、心理账户、过度自信等;
2.
行为金融的证据,中国证券市场中行为金融的证据。
第三章
统计学介绍
1.
正态分布,T
检验;
2.
多元回归。
第四章
投资组合理论
1.
证券组合的均值和方差;
2
.投资收益与投资策略。
第四章
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1.
决策有用性;
2.
会计估价。
第五章
基本分析与投资策略
1.
价值投资与基本分析;
2.
价值与增长异象。
第六章
盈余宣告后漂移
1. 盈余动量投资策略;
2. 盈余动量投资策略中机构投资者的作用;
3. 盈余动量投资策略与市场效率。
第七章
应计异象
1. 应计异象与市场效率;
2. 中国证券市场应计异象的发现。
第八章
证券分析师预测
1.
证券分析师预测中的乐观主义与偏差;
2.
证券分析师荐股与投资策略。
课程进度表
周次
时间
内
容
备 注
第一章
1
市场效率(理论)
有效市场导论、有效市场悖论、套利局限性
包括参考资料、教学要求
第一章
2
市场效率(证据)
市场异象介绍:规模异象、价值与增长异象、过度反应、反应足等。
课堂讨论
3
第二章 行为金融(理论)
前景理论、过度自信、心理账户等
4
第二章 行为金融(证据)
行为金融经验发现、中国证券市场行为金融研究
课堂讨论
6
第三章 统计学介绍
正态分布、T检验、多元回归
7
第四章 投资组合理论(1
)
证券组合的均值和方差、投资收益、投资策略
8
第四章 投资组合理论(2
)
证券组合的均值和方差、投资收益、投资策略
9
第四章 决策有用性(1
)
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会计估价
课堂讨论
10
第四章 决策有用性(2
)
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会计估价
课堂讨论
11
第五章 基本分析与投资策略(1
)
价值投资与基本分析、价值与增长异象
课堂讨论
12
第五章 基本分析与投资策略(2
)
价值投资人物
课堂讨论
13
第六章 盈余宣告后漂移
盈余动量投资策略、机构投资者行为
课堂讨论
14
第七章 惯性与逆转
惯性与动量策略
课堂讨论
第六章
15
应计异象
应计异象与市场效率、中国证券市场应计异象
课堂讨论
第七章
16
证券分析师预测
证券分析师预测中的乐观主义、偏差、投资策略
课堂讨论
17
复习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