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usman 发表于 2022-11-29 22:57 
为了交换而生产,但生产出个没使用价值的产品,老马也不会承认这是商品地...
生产出了公认的废品,或者生产出了合格的某种产品,但大家不赏识,不认可,都认为这个没用,对此,资本论的处理手法是,原则上把这些产品的商品量看成零,从而劳动量即价值量也看成零。这样处理,也是为了适应当时人们的观念,便于理论的传播、理解,免得人们有过多的诧异。
但是,到了现在现代,在处理手法上就要更新一下了。要使用有所不同的处理手法了。
像上述这二种情况,如果是生产出了废品,就计量为产品量为零,或者计量为废品量若干,而劳动量要照旧计量,成本也照旧计量。像生产出了公认没用的合格品,就计量为产品量若干,劳动量若干,成本若干。
再引入价钱,则废品若干的价钱为零,或价钱若干,则公认没用的合格品价钱若干。但是,在销售收入上,它俩的销售收入可能为零。
总之,就是据实核算,各账各算。对废品来说,废品若干就计量为废品若干,劳动量若干就计量为劳动量若干,成本若干就计量为成本若干,价钱若干就计量为价钱若干,收入若干就计量为收入若干。对没人要的合格品来说,合格品若干就计量为合格品若干,劳动量若干就计量为若干,成本若干就计量为若干,价钱若干就计量为若干,收入若干就计量为若干,各账各算,据实核算。
更新了处理手法之后,理论更圆滑,更通顺,更便利,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