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2006-10-25 14:32:00
以下是引用仗义执言在2006-10-25 13:13:00的发言:

你是在空想,你可能是个空想社会主义者!

我以前就说过,人的非市场欲望是有限的!你根本上不想彻底抛弃市场!

是的,我们对钢铁的需要看来是无尽的!我们对什么都看来是有无尽需求的,但是,你要造多少房,你要造多少钢和多少砖呢?现在的有限资源如何配置呢?你应该在生产前计划好呢还是在钢或砖生产出来了看那个过热那个不足呢?这时你要把用于生产钢的设备转为生产砖的设备窑,你如何做到?生产钢的设备又不能直接用于生产砖!你卖掉生产钢的设备,谁要,国家购买吗?国家购买为时已晚!

这时的钢的生产能力过剩是相对于砖的不足而言的,你能变出造砖的资源(这资源已被钢行业占用了)吗,

我怎么同你解释你总是不明白呢?在统一服务行业之中,钢铁无疑成了十分稀缺的资源,钢铁厂为什么要转成窑?社会对钢铁的需要是永恒的,如果资源有限就另当别论了,例如石油这种一次性不可再生资源,必须要开发新的替代性能源来逐渐取代,社会还有许多机械要更新,就像汽车一样,都是有使用寿命的,到了一定的程度必须更新,钢铁冶炼设备也一样,都是有使用寿命的,不然就容易发生重大事故,你说说那个企业的设备没有过更新?而且新型产品问世也要不断的设计新的生产设备,更没有那个企业的生产设备可以永恒一成不变的,新的机器不断产生,旧的机器不断淘汰,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旧的生产机器会被废品回收站收购,然后重新制作成原材料循环利用,这就是循环经济。

 旧的生产机器必然被不断淘汰,但并不代表这种物质作废,而是可以再利用。

  制作砖的材料是泥土和其它资源,只是生产机器需要钢铁,怎么可以把钢铁冶炼厂转变成窑呢?这是一个什么比如呢?钢铁冶炼永远不会成为过时,但冶炼技术和设备都会根据科技的进步而更新,如果始终保持原始冶炼技术和设备,还哪里有科技的进步呢?就像一台汽车一样,用的时间长了,汽车就容易出现故障,所以这种汽车就要淘汰了而去购买新的汽车取代,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汽车的厂家也会不断开发性能更好的汽车来取代,生产设备也同时会不断更新,不断的更新换代就是社会的发展规律。就连电脑程序天天都要刷新一样。并且这个程序使用久了,也要重新驱动程序更换,不然电脑工作就会不正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25 15:24: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25 18:08:00
以下是引用仗义执言在2006-10-25 15:24:00的发言:

你还没有弄清楚啊!举个例子,现在你的总资源表示为100元,你要造房子需要钢和砖各需50元的配置生产能力(其他的材料抽象掉),而你用70元在造钢的生产能力上,后来你发现造钢的生产能力过剩20元的机器设备,这个时候它已经是废物了并不能用来投入造砖的生产能力了!实际上这时造钢的生产能力过剩的不是20元的机器设备而是40元的机器设备,因为30元造砖的生产能力只能使30元的钢的生产能力不过剩,现在你只能得到60元的房子,40元是因为你的不合理的生产安排而浪费掉了。请问现在这40元的机器设备你如何分配?折旧卖掉或变卖或按废铁卖掉得个10元。那么社会总的还是浪费了30元!

你这种一点都不实际的比如只是在凭空瞎想。如果我的资源都是固定100元的话,有了精确的数据,我还不知道配置吗?怎么可能是70元的钢材和30元的砖呢?是你在做主还是我在做主呢?

现在的社会资源除了石油天然气一次性消费不可再生之外,钢铁可以循环利用,树木可以生长,粮食可以了无穷期的生产,这怎么可以用假如100元资源做比呢?

如果你用100元将其锁定了的话,用完了就没有了,人类还怎么发展,社会还怎么进步,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这叫什么比如?

如果你一定将中国的资源比如100元,那么当今的中国的发展还没有花完一分钱的资源,以后还有99.99元在等待我们发展,在这么漫长的发展征途中,政府还不知道怎么调控?这就是怪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26 08:38: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26 11:17:00
以下是引用仗义执言在2006-10-26 8:38:00的发言:

1.现在政府说的是什么时候的过热?是一段时间还是永远?

2.社会资源在一段时间内是不是一定的(比如100元)?

3.各个行业在一段时间内是不是只能得到一定的资源?

4.各个行业之间在一段时间内是否是相关的?



一定的时间是多少时间?是一年还是十年?经济过热的周期性没有一定的,就像人生病一样,有慢性的、有急性的。

社会资源在一段时间内怎么会是100元?一年也是一定,十年也是一定。

各个行业谁规定只能得到一定的资源?只要他手中有钱,他想买多少资源就可以买多少资源。

各个行业在很多时间是相关的,而且不止一定,怎么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26 11:33: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26 11:55:00
以下是引用仗义执言在2006-10-26 11:33:00的发言:

既然这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根本没有过热问题了,也就并不需要你的解决方案了,你在浪费时间!

市场经济过热的本质不是过热,而是分配不合理造成的,怎么啦?我说错了吗?

不需要我的解决方案需要你的行了吧?你把你的解决方案拿出来让大家学习学习,怎么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26 13:30: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26 13:46:00
以下是引用仗义执言在2006-10-26 13:30:00的发言:

你的分配是不是指配置呢?如果是?就是要搞好生产分配!那你是对的?

如果你只管消费分配,那么生产是不一定会相应协调的!

因为你把砖分配出去,不一定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房子!因为可能你没有足够的其它建房材料相应地分配过来?

除非生产力高度发达,可以按需分配!

只要现在还达不到按需分配,那么你的消费分配方式是不可能的!因为生产领域所需的分配不一定会协调或者说各生产领域所需不一定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只要有的生产领域是木桶的短板,那么就会出现其他相关生产领域的过热!


我在前面早就提到了,国家统购社会中的一切产品之后,那么就掌握社会生产状态和消费状态全知全能的信息,如果某行业出现过热的势头,政府就会通知其转型,或许不用通知,因为某行业扩展,首先就要到政府部门申请登记许可证,是过热的行业,政府自然不会批准,因为企业没有政府批准,自然不敢独自主张生产,因为没有通过政府许可的行业,政府将不统购其产品,那么这个企业就无法生存。同时,政府会为投资者提供哪些行业有扩展的空间,指导他们的投资方向。这就是处理盲目生产和重复建设的方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26 14:06: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26 17:25:00
以下是引用仗义执言在2006-10-26 14:06:00的发言:

你的分配是不是指配置呢?如果是?就是要搞好生产分配!那你是对的?

如果你只管消费分配,那么生产是不一定会相应协调的!

因为你把砖分配出去,不一定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房子!因为可能你没有足够的其它建房材料相应地分配过来?当然长期来说,可以制造其它建房材料,但此时此刻,砖的行业是过热的!此时此刻,你的砖的行业是应该停下来等其他行业制造出其它建房材料呢还是继续根据房子的需求而继续投资砖行业呢?如果你选择后者,那么砖的行业会进一步过热。而如故你停下来,那么你的已过热的砖的行业已是一种浪费。如果时间因素无所谓的话,那么这种过热也无所谓了!但是我们的历史就是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斗争,保证最大的节省时间,时间才是真正的资源和财富!马克思说:「一切的经济」(亦即在文明发展的各个阶段上,一切人类对自然的斗争),「最后分析起来,都归结到力求时间的经济。」归根究底,历史也不过是为了节省工作时间的斗争而已。

除非生产力高度发达,可以按需分配!

只要现在还达不到按需分配,那么你的消费分配方式是不可能的!因为生产领域所需的分配不一定会协调或者说各生产领域所需不一定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只要有的生产领域是木桶的短板,那么就会出现其他相关生产领域的过热!

国家统购社会中的一切产品之后,为什么就掌握社会生产状态和消费状态全知全能的信息?

你根据什么来统购社会中的一切产品呢?根据消费需要(按需分配),你的生产力达得到吗?你不就是发现过热所以不购,发现不足就大量采购吗?什么时候你会停止购买某种社会产品呢?你发现人们需要很多的房,你就是拼命购买砖和相应的建房材料,但是你又主张生产企业私有制?那么你能保证生产砖和建房材料的资源都充分吗?砖的行业的老板开始的时候钱多或他的集资能力强,他也能拼命投资砖的行业,你能保证其他建材行业跟上吗?你说国家支持他们,那么为什么这些老板应该被支持呢?

而且国家的资源(财政也是无论如何一时是有限的)其他行业怎么办?

国家统购了社会中的一切产品。那么社会各业的生产量是不是被统购部门掌握?统购部门不可能不统计数据吧?

国家统一服务行业之后,那么就说明偌大的中国市场就是政府一家的市场,那么国家会根据中国有多少家庭进行对比,来确定生产量与多少家庭的比例为最后防线,超过这个比例将视为过热。

如果个体企业需要扩大规模,国家财政可以提供相应的资金来支持,无须个体企业偿还资金,只要个体企业还产品就行了。再者是,国家财政提供的援助资金是专款,只能用来购买生产资料才能报销,如果购买个人用品,国家将不予报销。

再者是,这种模式中,国家统购部门不收购企业资产,那么企业资产就是一文不值,如果一个人拥有的资产过多的话,那么将会成为他的累赘。

国家财政问题你就不用担心了,只要国家商业部门有商品,永远都是国家财政的有效潜在支出。商品越多,那么财政的潜在支出就越大。商业部门没有了商品,那么财政的任何支出都是无效的。

这种财政收支平衡公式就是:财政的一切支出=商品的利润空间,也就是说,财政支出过大的话,那么国家可以调整商品价格来达到收支平衡。财政支出是无底的,但商品价格也是无底的,因此这两种无底关系就偏于调控平衡的收支关系。因此,财政问题你不必担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27 08:49: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0-27 16:57:00
以下是引用仗义执言在2006-10-27 8:49:00的发言:

家庭有需求是怎么满足的,是国家无偿分配吗?还是家庭向国家购买?

企业资产会过多吗?拥有的资产过多的话,这些一文不值的资产怎么办?当某个行业不再被需要时,这些企业资产怎么办?

个体企业有没有获得利润,国家作为“公”为什么要支持特定的私企获得利润呢?

难道你政府在一定时间里已有无限的财力了吗?

肯定是无偿分配,不然叫做什么分红?分红的方式当然只能由银行将分红的货币直接输入个人的账号上面,无须民众群体亲自去领取分红所得。民众得到了分红收入,自然就会增加消费量。

  因为商品过剩会成为商业部门的累赘,所以只能分下去。如果存在个别商品没有人购买,商业部门可以做搭头处理,直接送给消费者。

  当一个企业过时淘汰出局时,当由国家废品回收部门回收。如果是国有资产,当由废品回收部门直接处理。企业的建筑物一般还可以利用,更换的只是机器而已,机器淘汰了,当然只能作为废品处理,由废品回收部门重新加工成原材料。

  国家支持个体企业的目的就是增加企业的生产面积来扩大生产量,因为国家需要的是产品,只有产品才能为国家带来收入,这是国家财政的收入来源,在这个模式之中,国家财政是没有税收的,惟一的来源就是商品利润。关于个体企业所得利润,统购部门将在统购价格上面做出调整。

  在这种模式之中,国家财政的财力是无穷无尽的,因为财政收入有商品价格的支持。不管财政支出多少,国家仍然可以调整商品价格将过多的支出变为国家财政的潜在收入。

  在市场经济中,个体企业的资产不怕多,但在这种模式之中,个体企业资产过多会累垮企业家,所以,一个个体企业家最好不要无范围的扩大,不然他会感到很辛苦,管好一定量的企业资产运作就足够了,至于个体企业必须扩大生产量来满足社会的需要的话,将由政府出资,由另外的人来管理。这样做的理由是,如果社会环保、各项建设等基本到位,而且企业生产机器不断取代人工,那么社会就会出现劳动力过剩,国家为了将这些劳动力安置下去,可能会将一天8小时的工作量改为4小时,将过剩劳动力安插进去,这样人就很轻松。如果一个企业家管理的资产过多,那么他就会很辛苦。一天的工作量达到十几个小时还不一定。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保持社会分工的均衡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