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1-7-3 13:24:58
定义有时为了叙述方便,而简化多余的数言。
如数学上,你在解题时,预先为把X,设为X=3,如果看题的人把X拿到别的题中,这样就如同看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无疑在资本主义中有这样的一个事实,资本家在追求最大化的劳动支配权,他们是通过交换中的剩余劳动来实现的。
而货币正是计量“劳动支配权”量度的。

很多人只看到了,商品与消费的关系,根本没有看到这种商品交换中包含的人与人的支配关系。并且更有甚者认为这种“交换关系”是代表具体商品,代表具体财富的,也就是《资本论》里批评的商品拜物教。


至于商品怎样满足人,是通过胃还是通过幻觉,这不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内容,而是“商品学”研究的内容,政治经济学只研究商品是通过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来满足人中包含的“社会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3 13:25:16
定义有时为了叙述方便,而简化多余的数言。
如数学上,你在解题时,预先为把X,设为X=3,如果看题的人把X拿到别的题中,这样就如同看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无疑在资本主义中有这样的一个事实,资本家在追求最大化的劳动支配权,他们是通过交换中的剩余劳动来实现的。
而货币正是计量“劳动支配权”量度的。

很多人只看到了,商品与消费的关系,根本没有看到这种商品交换中包含的人与人的支配关系。并且更有甚者认为这种“交换关系”是代表具体商品,代表具体财富的,也就是《资本论》里批评的商品拜物教。


至于商品怎样满足人,是通过胃还是通过幻觉,这不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内容,而是“商品学”研究的内容,政治经济学只研究商品是通过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来满足人中包含的“社会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3 21:34:08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1-7-3 12:45
那为什么新古典的技术竞争体系中,找不出平均利润率?

新古典理论中的中竞争是虚幻的技术为主的竞争。资本家会乖乖的等待技术进步?应该说资本(货币)流转的周期选快于生产涵数或者研发人员的研发周期,他们是不会慢慢等待“僵化”的生产涵数的。

如果按技术竞争的逻辑,恰好是找不到平均利润率的。
我丝毫不怀疑你对资本论甚至马克思的其他思想的了解。

但是,我不得不说,你对西经的理解是有偏差的。

即使在“长期”,西经都假设技术水平固定。

技术进步只是西经在“超长期”水平的一个假设。

其实在《微观经济学》讲到“完全竞争市场”时,有一个结论——在长期,由于资金在不同行业间的流动,每个行业的经济利润率都会变成0。

这个结论的一个等价表述是——在长期,由于资金在不同行业间的流动,每个行业都会实现平均会计利润率

我现在贴出对这两个结论的等价关系的解释:
meishanjia1900 发表于 2011-6-13 19:32
为什么一个行业在长期的经济利润率为0?

......

那么,该如何理解呢?

我是学金融的,所以我对这方面特别敏感,我的理解方法是——折现

长期来看,现实世界中有:

P1*Q = (1 + R)(w1*L + w2*K)

其中,w1为单位劳动力的市场价格,w2为单位资本品的市场价格,L为生产所用劳动力总数,K为生产所用资本品总数,P1为商品实际价格,Q为商品的总产量,其中的 R 最为关键,它是“本厂的会计利润率”,当然,R > 0

期初,我们投入w1*L + w2*K这么多的成本,期末,我们得到P1*Q这么多的收益。

但是,期初期末涉及时间概念,时间是有价值的,该价值如何衡量?用“社会平均会计利润率”或“正常会计利润率” r 来衡量,当然,r > 0

于是,将期末的P1贴现到期初,若将其记为P,则有:

P = P1 / (1 + r)

这就是单位商品的期初价值。

若 P*Q > w1*L + w2*K,那么就表示:

P1*Q / (1 + r) > w1*L + w2*K

即:P1*Q > (1 + r)(w1*L + w2*K)

又由于有:P1*Q = (1 + R)(w1*L + w2*K)

故有:(1 + R)(w1*L + w2*K) > (1 + r)(w1*L + w2*K)

这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说w1*L + w2*K这么多的投入,正常来说只能赚(1 + r)(w1*L + w2*K)这么多本息和,但是我们厂实际赚的本息和(1 + R)(w1*L + w2*K)却大于这个正常值。

从利润率上看就是:R > r

所以,外界资金会涌入,直到P1下降到使 R = r 的地步。

当 P*Q < w1*L + w2*K 时,情况与之类似,只不过此时是 R < r,造成资金外逃。

均衡时,我们有:

R = r > 0,P*Q = w1*L + w2*K

单从 P*Q = w1*L + w2*K 看来,就好像是利润率为0一样,但该式却恰好说明我们可以获得“正常会计利润率” r (r > 0),因为此处的P不是商品的实际售价,而仅是其折现价格罢了!

因此,“你的经济利润率为0” 和“你能获得正常会计利润率”是两种等价的表述方式!

如果你说:经济利润率 > 0,那就是说P*Q > w1*L + w2*K,也就是说在会计利润率上有R > r,即你能获得超额回报!

如果你说:经济利润率 < 0,那就是说P*Q < w1*L + w2*K,也就是说在会计利润率上有R < r,即别人的单位投入所赚的钱普遍比你多!

如此而已!
这一段是在微观经济学板块里某人的帖“对《三句话革微观经济学的命》回复的回复”中我回复的部分内容。

该帖地址是:https://bbs.pinggu.org/thread-1105398-1-1.html,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看一看。

从这一段话可以看出——所有行业都能实现平均会计利润率全是由于资金在不同行业间的逐利行为造成的。

西经的论述中并没有提及技术竞争或技术水平的变化,它假设技术水平不变。

我认为,“资金在不同行业间的流动会促成平均利润率的实现”这个结论是各种经济学派的共识,不会有哪个理论傻到要否认这个说法。

------------------------------------------------

你翻任何一本《微观经济学》,都会发现以上那个结论——在长期,由于资金在不同行业间的流动,每个行业的经济利润率都会变成0(完全竞争市场)。

而且,此结论与“技术进步”无关。

这些可不是我在瞎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3 22:18:49
33# meishanjia1900 我这里说的西方经济学是西方主流的新古典。马克思经济学也算做是西方经济学中,但不是西方世界的主流。
这里把新古典的生产涵数理论,凯恩斯体系的国民收入与货币的理论上,这里有明显的问题。而凯恩斯经济学是对《资本论》抄袭,在这里平均利润率是一个古典经济学的范畴。这也是马克思理论即便在西方经济学中都被诚认是货币理论的基础。
但是他们又想否定掉劳动价值论,怎能么办,把新古典的生产涵数理论嫁接这种国民收入体系的核算当中。

首先要说的是每个行业的物质生产效率是不一样的,而各个行业生产效率的改进是不同,并且同步的情况下也存在时间上。这样的情况下,架接到货币理论的体系中,就会一种思维混乱。

一个典型的是微观经济学的技术竞争根本不存在,在这里完全把资本之间的积累式竞争排除。资本不会慢慢等待技术进步,在这里只要别的行业有更高的利润率,马上就会拥入此行业。即便不拥入此行业,其行业在某一行业利润增加的情况下,都会提高价格与之对抗,这样技术为主竞争的逻辑能成立么

即便假设了平均利润率的竞争,但是每个行业技术改的周期,并且时间点上必同步,而现实的情况显然是不同步,西方经济学这种想要否定劳动价值论,把生产涵数的相对价格理论嫁接到马克思(凯恩斯)的货币理论体系中,这不是神经错乱是什么。(这种假设是对事实无视到了极点

新古典本身就没有货币理论的,这种牵强的嫁接,只不过是在想应用马克思、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给资本主义圆谎,想把他们掩盖的掩盖起来。

现代西方经济学界一方面想应用马克思经济学,又要想把劳动价值论藏起来,他们有些人的逻辑都是神经混淆的,说人家的货币理论是对的,价值理论是错的,实际上是相说相对价格,因为相对价格理论是一种研究优化配置资源的理论,但它是资本主义的实际变量么?
货币也是一种商品,因此商品的价值理论就是一种货币理论。
而西方经济学界试图掩盖,商品交换中这种对劳动支配的社会关系,把人与人的关系抽像,掩盖起来,这不是极 端无 耻的表现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3 22:20:59
那个不同行业,生产率同步,同时间点的假设现实中成立么?一方面现代西方经济学界他们诚认《资本论》里的理论是货币理论的基础,一方面又想否定掉劳动价值论,把相对价格理论嫁接到这个体系上,当出现逻辑矛盾,又用一些假设来掩盖,这不是神经错乱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3 22:24:56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1-7-3 22:18
一个典型的是微观经济学的技术竞争根本不存在
我再说一遍——“技术进步”只是西经在“超长期”的假设。

在《微观经济学》中,没有“技术进步”的位置。

它假设——技术水平固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3 22:39:37
meishanjia1900 发表于 2011-7-3 22:24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1-7-3 22:18
一个典型的是微观经济学的技术竞争根本不存在
我再说一遍——“技术进步”只是西经在“超长期”的假设。

在《微观经济学》中,没有“技术进步”的位置。

它假设——技术水平固定。
微观经济学中有生产涵数理论,但西方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找不到价值原子。微观经济学的根基是一般均衡理论中的效用理论,但它实际上不包含“价值”原子,单一产品模型没有问题,一旦沿申到交换关系就出现异质物加总的致命驳论。这些假设实际上是对“剑桥资本争论”作出的回应,他们想避开异质物的加总。观现矛盾,就用一个又一个的假设来掩盖。


如:GDP是一个经济中全部货币交易量的增加值,我们可以用货币的交易方程式来表示:MV=PT,即货币数量(M)和货币流通速度货币(V)相乘等于全部货币交易值PT(T表示交易的实物量,P表示价格),而名义GDP的计算则只是所有的交易量的增加值,或从企业会计帐户上考虑的增加值。因此,当假设全部交易值与企业的增加值之间保持一个固定的比例,即GDP在PT中的比例是稳定的,再假设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则货币交易的增加值或名义GDP和货币供应量之间将保持稳定的比例。
这些定义可以清楚地表明,GDP根本就不是实物的统计,而是一个货币值在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这个货币值是没有意义的,从而要用实际GDP和物价水平把这个货币值抛弃掉,然后用生产函数去说明实际变量。 

  但这在逻辑上是根本不能成立的,而主流经济学所抛弃的货币和名义变量则正是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中最本质的东西,即这些名义变量所表示的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在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中,一个最典型的特征是竞争,这一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无时无刻都感觉到的。在竞争中人们想要得到的和为之奋斗的是什么呢?不是任何实物,而是金钱或货币这种纯粹的价值符号,不是实际变量而是名义变量,即货币本身。在这样一种比谁挣钱多的游戏中,出现了GDP或名义GDP,这个名义GDP包含着一组由货币量值构成的名义变量,其中有工资、利息、利润、资本、折旧和储蓄、消费、投资等名义变量,由这些名义变量构成了企业为获取利润而产生的财务帐户,即货币量值的成本收益计算。这种成本收益计算完全是以货币价值的投入和产出进行的,而根本不涉及任何实物的考虑。正是这一点,使名义GDP成为重要的统计变量,如果假设企业的成本不变,则名义GDP的增加意味着企业赢利的增加,而企业赢利的增加则是企业经营的目的。

主流经济学参照名义GDP和实际GDP的解决方法,把货币工资除以价格水平就成为实际工资,名义利率除以价格水平就成为实际利率,而厂商在没有货币幻觉的条件下只是考虑实际变量,这样就可以把这些变量套用在生产函数上了。当这些变量根本就不表示实物,那么主流经济学的这种滥用一定是漏洞百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3 22:57:42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1-7-3 22:39
主流经济学参照名义GDP和实际GDP的解决方法,把货币工资除以价格水平就成为实际工资,名义利率除以价格水平就成为实际利率,而厂商在没有货币幻觉的条件下只是考虑实际变量,这样就可以把这些变量套用在生产函数上了。当这些变量根本就不表示实物,那么主流经济学的这种滥用一定是漏洞百出的。
我问你,生产函数用名义量不行么?(注意:是微观经济学的生产函数,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生产函数,Q=f(x,y,z),xyz为要素数量,Q为产量)

再问得详细些——预算约束线的成本与要素价格都用名义量不行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4 02:10:24
GDP没有计算入自然的损耗,或者人为建设生出的损耗,本身只累计产出值(货币为体现)。这种不科学早就曝光过了,这也已经不是科学的范畴了,纯粹的政治工具。

另外,真不能理解“价值的原子”究竟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