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1301 93
2011-05-25
必要的说明:
1、5月20在下发的《石破惊天:三句话革微观经济学的命,革不了微观的命就革我的命》https://bbs.pinggu.org/thread-1102345-1-1.html一贴,承蒙各位论坛会员的抬爱和众版主的关心,两天的点击量超过5000人次,虽然有可能被有点雷人的标题所吸引,但也表明众会员对经济学理论革新的关心和渴望。在此一并对各位帮助在下建楼、爬楼者和众版主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2、原贴现被转在民间原创经济理论版块。我不知道什么样的理论才能被定义为原创的经济理论,更不清楚什么样的理论是民间的,是正宗或不正宗的意思?熟悉西方经济学人都知道,如果套用西方的分类,大概应该叫主流和非主流的理论。就我的那贴子的内容来说,可以说,完全是紧贴微观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而展开的一些分析,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原创的味道,说原创,那是版主的错爱,在下不敢承受。因此,对那贴子回复的回复,在下还是放在微观版块发,以便众多了解微观理论的人讨论和交流。
3、为了方便更多会员看到原作者对各种置疑的解释,因此,本人只好另发一贴。当然这种解释是综合性的,不是针对每个人置疑的回复。
4 、为方便交流讨论,先把原贴内容转于下面:
第一句话:
同样的成本支出,利润率高时赚取的利润比利润率低时赚取的利润要多。

第二句话:
以完全竞争产品市场短期均衡时厂商有正利润存在为例(其它三种市场也同样适用),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利润率一定小于利润率最大化时的利润率,完全竞争市场的最大利润率在AC曲线最低点时的产量上;但同时,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一定大于利润率最大化时的产量。由于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Q2和平均成本AC2均大于利润率最大化的产量Q1和平均成本AC1,所以,利润最大化时的成本总支出TC2一定大于利润率最大化时的成本总支出TC1。

第三句话:
根据第一、二句话推导第三句话:第二句话告诉我们厂商在不同的产出水平上有利润率的高低不同,那我们就有利用第一句话的可能,即用高利润率赚取比低利润率多的利润。但要实现高利润率比低利润率多的利润,一个判断可比性的前提条件就是支出的成本要相同,如果支出的成本不同,说赚取的利润多或少就不一定有意义(至此,第三句话所说的上述内容应不存在逻辑问题)。现在,如果我们能够有办法做到把厂商利润最大化时支出的总成本TC2按利润率最大化的要求重新组织生产,那么,就满足了支出成本相同的要求,如此,我们也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以利润率最大化为目标的厂商可以赚取比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厂商更多的利润。那么,我们有办法做到吗?当然有,这就是完全竞争市场要素的完全流动假设允许任意一个厂商任意的成本支出都可以按利润率最大化的要求或目标来组织生产。显然,只有能“任意”,厂商才能赚取比最大化利润还要大的利润(如果我们有分歧,那一定就在第三句话下半部分的内容上)。


但对三句话的每一句解释,没转过来!请看原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5-25 08:56:36
总体来看,会员朋友们对在下三句话的看法,基本如在下所料,对第一、第二句话基本没什么分歧,分歧也正如在下所料,基本都集中在第三句话的下半部理解上的不同。

请会员朋友在我回复完毕之前,最好先不跟贴,谢谢您的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5 09:10:19
从朋友们的回复情况来看,我与大家的分歧以及诸位朋友之间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如下的问题上:
1、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或条件的内涵如何理解,特别是如何理解生产要素的完全流动性假设的含义;
2、生产的企业组织形式问题;
3、成本函数(包括生产函数)的内涵究竟应该如何理解;
4、厂商的目标是什么?是利润最大化还是利润率最大化?
5、由4,进而相对量的最大最小与绝对量的最大最小究竟是什么关系?
6、由4和5,究竟最优化的内涵是什么?
7、约束条件问题。
对上述问题的回答,过去学起来可能感觉很容易,但现在看起来可能并不容易,我觉得 回复起来也真的很难。只是作进一步地交流,继续大家批判!这个交流过程,对我也是一个学习过程,有许多问题过去从来没想过,也没想到,所以,短时期内,要说考虑得多么成熟,说得多么完美,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在交流中慢慢进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5 09:29:23
在这我谈一下对这3句话的理解,正如作者所言,对于低三句话我的理解与你不同。“对利润最大化的成本按利润率最大化进行重新组合”到“然后就能说一利润率最大化为目标的厂商行为赚取的利润比以利润率最大化为目标的行为获得的利润多”之间的过度存在问题,本人认为中间你忽视了一个环节“以利润率为最大化的的厂商行为一定能实现成本的完全消化么”简单来说是生产规模的问题。我们可从第一句话的角度出发,对于固定规模的厂商而言,10单位成本为利润最大化的成本,则利润率最大化的成本应该是低于10单位成本的。然后过度到你的第三句话,要实现对利润最大化的成本以利润率最大化为目标重新组合,并且完全消化掉陈本的一个条件是生产规模的扩大,如果生产规模(换句话更贴切,生产能力)不同,即使在成本相同的条件下讨论利率的多少同样不一定有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5 09:32:21
在回答上述问题之前,我想先说下自己认为的一个更重要或更基本的问题。
这就是我们在交流中总会遇到各种假设问题。有些假设是明的,有些假设是暗的。从理论研究的逻辑来说,假设也是有层次性的。就微观经济学来说,最最基本的假设应该说只有两个:一个是资源稀缺性假设(针对客体);另一个是人的理性经济人假设(针对主体)。这两个假设总体上是相互相承的关系,只有有了这两个假设,经济学的理论才能逐步展开,才能在一些其它辅助的假设下进行逻辑推理,这也是为什么说西经理论是一个逻辑演绎推理体系的原因。
作为辅助性假设,最低限度的要求是不能与上述两个最基本假设发生冲突而不相容,如果冲突了,就不是好的假设,但是,如果辅助性假设虽然不冲突,但如果有一个更好的假设存在,那么,是否应该替代旧的假设呢?我认为当然应该。
那么,判断新的辅助性假设是不是更好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认为,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新假设与两个最基本假设是否更相容?或者说,是否在这一新假设下推导出来的结论更有利于缓和资源稀缺与理性经济人需要之间的矛盾,如果结论是更缓和了,那么,新的辅助性假设就比旧的好!我相信,对我的这一观点不应该有多少人反对吧?
如果新的辅助性比旧假设更好,这当然有可能导致微观的局部理论被更替,此时,你将如何看待新的理论呢?大家不妨说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5-25 09:36:00
对于我的回复做以补充,第一句话简单理解的“边际成本”的利润问题,如果你作为一个生产商,你会以“边际陈本”所带来的利润来衡量你“总收益”的问题么,换句话说你是实现边际成本的利润最大化后就停止生产么??
由于是初等经济学学者,语言组织方面有点乱,请读者见谅!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