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把《资本论》第一节当成考察学生或学者基本逻辑能力的保留题目,如果读不懂,任何人都没有资格成为相关专业的合格学生或学者,更没有资格参加相关的讨论。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 ... amp;from^^uid=1705312
本人很是佩服方绍伟的逻辑能力与自信精神,以他的逻辑能力和自信精神,本人当然属于“没有资格参加相关讨论”者之列。不过,本人对方先生的“批判性导读”有一些不清楚,请教一下方先生恐怕还是可以的。
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这种需要的性质如何,例如是由胃产生还是由幻想产生,是与问题无关的。这里的问题也不在于物怎样来满足人的需要,是作为生活资料即消费品来直接满足,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来间接满足。(这里讨论了“直接满足”和“间接满足”,却回避了“具体满足”和“抽象满足”,具体满足可以由胃或者由幻想产生,但由胃或者由幻想产生的“具体满足”都是“满足”,即“抽象满足”。)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 ... amp;from^^uid=1705312
不知道满足“由胃产生”的需要,或者满足“由幻想产生”的需要,是属于“直接满足”呢,还是属于“间接满足”?其次,方先生认为,“具体满足可以由胃或幻想产生”,而马克思指出,为商品所满足的需要到底是“由胃产生还是由幻想产生,是与问题无关的”,因此,在方先生的逻辑中,马克思认为与问题有关的需要又应当属于何种“满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