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3-4-25 09:13:50
过剩及过剩的缓解,都由人类社会生产力在市场经济中的运行所造成。只要是相对过剩,都可以通过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而获得缓解。实际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类社会生产力正是通过这种“过剩”的曲折方式,一次又一次“被迫提高”。因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过剩,会迫使生产者采取办法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与价格,使这种商品在市场上重新获得竞争力。当经济处于衰退时期,我们就会经常看到,各个大小不同的公司为了摆脱困境,纷纷裁减员工,节约各种支出,以减小成本耗费,使自己的商品与服务在低迷的市场中能以价格上的优势获得一定竞争力。但以裁员的方式来减小成本,只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不是一个公司所应采取的根本办法。根本的办法是通过科技进步与生产工艺的改进,进一步提高生产率。通过科技与工艺进步而提高的生产率,足以补偿因充分就业而耗费的劳动成本。因此,由于生产力发达,发达国家的劳动者工资很高,但他们所制造的产品,价格并不见得很高。从这个意义上说,要使一个社会实现充分就业,就要不断发展生产力,以生产力所获得的效率补偿充分就业所产生的工资成本。
经济的市场原则,就是提高人类社会生产力,使单位时间与成本所能提供的产品越来越多。从整体上说这是绝对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当然,人类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并非毫无代价,它要通过一系列令人痛苦的艰难过程。就像马克思所说的:“‘人’类的才能的这种发展,虽然在开始时要靠牺牲多数的个人,甚至靠牺牲整个阶级,但最终会克服这种对抗,而同每个人的发展相一致;因此,个性的比较高度的发展,只有以牺牲个人的历史过程为代价。……在人类,也像在动植物界一样,种族的利益总是要靠牺牲个体的利益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5 09:24:49
马克思“价值---价格波动”说也说明价值对价格及对整个供求关系的支配作用:如果价格高于价值,即高于其“成本价格+平均利润” ,那么就会产生一笔超额利润,就使市场供给加大从而使价格降平价值,相反,如果价格低于其价值,那么就陷于亏损,于是供给减少而使价格升平价值。可见,价值是作为成本费用存在与起作用的,而价格则是这个价值的实现,如果它的实现高于价值,则会刺激供给增大从而平抑价格,如果这种实现低于价值,则会迫使某些生产供给者退出市场,减少供给,使这种实现能够回升。马克思的价值规律非常辩证地包含着价格偏离价值的波动性,而不是僵硬的价值与价格一一对应的等价关系,不过它又包含着价值与价格总体上的等价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5 10:23:01
hhj-1 发表于 2023-5-5 09:24
马克思“价值---价格波动”说也说明价值对价格及对整个供求关系的支配作用:如果价格高于价值,即高于其“ ...
市场经济是由双方自由意志去达成交易。
卖家首先要报价,他肯定不会报低于商品成本的价格。所谓亏本生意没人做。
买家愿意交易要看他的需求。为了吃饭。有钱吃鱼翅。没钱吃面条 。
市场存在竞争,买家可以挑选他认为性价比最高的卖家跟他购买商品。
以前水壶大哥大刚推出的时候,有多少人认为值得付出过万元去购买。
价格是由自由和公平市场的供需和买方的所得去决定的。不断互动起变化。
姥妈的商品价值如果使用西方成本会计学的产品成本就定义清晰分明。
只要将姥妈歪论抛诸脑后,用西方经济学去了解市场经济。
就不会进了他的迷阵,误入歧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5 16:52:28
uandi 发表于 2023-5-5 10:23
市场经济是由双方自由意志去达成交易。
卖家首先要报价,他肯定不会报低于商品成本的价格。所谓亏本生意 ...
亏本生意没人做,因此,价格低于成本的商品人们不会见到,因为那样的商品不会得到供给。
另外,就算有一时的亏损商品在市场上,也是因为有亏损补偿的钱能够补贴得起。而这个钱也是从以前或以后或别人的所赚中来的。因此,归根到底,亏损也是要有赚钱的来补偿,即亏损也要亏损得起才能亏损。
比如,某些汽车本来是亏损出售的,但由于有某些来源的补贴,所以它仍然得到人们去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6 08:58:04
五 取消商品交换条件后产品还具有价值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马克思是如何得出他的“价值”概念的。马克思从“商品”这个基本现实因素推导出“价值”概念,他说:“我不是从‘概念’出发,因而也不是从‘价值概念’出发…我的出发点是劳动产品在现代社会所表现的最简单的社会形式,这就是‘商品’。我分析商品,并且最先是在它所表现的形式上加以分析。在这里我发现,一方面,商品按其自然形式是使用物,或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从这个观点看,它本身就是‘交换价值’。对后者的进一步分析向我表明,交换价值只是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的‘表现形式’,独立的表达方式,而后我就来分析价值。…我们曾经依照通常的说法,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严格说来,这是不对的。…商品是使用价值或使用对象和‘价值’。一个商品,只要它的价值取得一个特别的、不同于它的自然形式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形式,就表现为这样的二重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7 08:59:44
虽然马克思在此已经指出,交换价值只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但另一方面,由于把从交换中推导出的价值看成只存在于交换条件下,所以许多人都将价值与交换价值混同起来,因此认为,在没有商品交换的条件下,产品将不再具有价值,对产品的流通处理将不再需要“著名的价值插手其间”。对此,马克思的经典论述是:“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 这样,在人为取消商品市场的计划经济状态下,产品不是按它所具有的价值互相等价交换,而是以某种人为“计划性”不计代价地互相调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8 08:24:42
有些经济学家则认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也能够实现计划性的产品耗费的完全补偿,即计划经济也能够按价值规律办事。比如中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就曾抱这样的观点。在他看来,价值规律不只存在于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中,也可存在于计划经济中,只要在经济计划中充分尊重价值规律,严格按价值规律办事,就可以做到使合理的耗费得到合理的补偿,也就可以使社会经济运行得更合理更活跃。比如他说要“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 他进一步指出:“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是一个盲目性的自发规律,因而它是与市场竞争、经济危机、失业、以至殖民地掠夺、侵略战争等一系列的消极、破坏的因素联系着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把这个盲目、自发的规律变成为我们自觉掌握的规律,因而也就排除了它的消极、破坏的一面,而保留并且发扬了它的积极建设的一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9 08:30:03
从价值的“耗费---补偿”角度来看,无论是自给自足的“产品经济”还是互相等价交换的“商品经济”,人类耗费劳动生产出来的物品都是具有价值性的。比如,如果是自给自足的产品经济,那么产品的价值即表现为产品对生产者自身劳动耗费的一种补偿。如生产者种谷自用,那么稻谷作为粮食能够满足生产者自己的需要,能够补偿他自己在种谷劳动中的体力耗费,维持他的生存,就体现了他所生产的稻谷的价值性。因为价值的最高意义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它能够满足他的需要就体现出了它的价值性。如果说这种自产自用的稻谷满足它的生产者生存发展的需要不算是一种价值,那这种“价值观”也太错误了。如果是等价交换的商品经济,情况也完全一样,只不过生产者不是用他自己所生产出来的稻谷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与补偿自己的劳动耗费,而是通过交换,将用稻谷交换的别人生产的其它物品来满足与补偿自己而已。这两种方式,都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采取的方式,因此都体现价值的最高意义。当然,由于交换建立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具有更大的生产率,因此商品交换方式能够比自给自足方式使人类获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条件,因而体现出更大的价值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10 08:38:28
对于“耗费---补偿”的价值实质,及它对纯计划经济之否定与对市场经济之肯定的历史性作用,曾有许多经济学家论述过。比如刘诗白在这一点上便具有非常丰富的论述,他说,社会主义经济中“企业不能将它的产品无偿地让渡给对方,它在让渡自己生产的产品时,不能不考虑与计较生产中的劳动耗费能否得到补偿”, “生产当事人作为产品的所有者,他们的生产活动体现了他们的特殊经济利益…他们在相互交换产品时,首先就要比较他们在产品生产中的耗费”。 对于“耗费---补偿”这一价值规律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刘诗白这样说:“生产者为了要补偿它在生产中耗费的劳动和取得利益,就不能不进一步去改进生产技术与减少生产开支…因此价值规律刺激生产者去改进生产条件与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11 08:22:33
据上所述,价值的实体是效用,同时也包含着创制这一效用所耗费的代价;因此价值问题包含着这两个方面的意义。效用体现为某物品的用途,与这种用途在不同的人那里发挥出来的程度(前者为“客观效用”,后者为“主观效用”)。在生产这种物品的过程中凝结着的实际代价,决定了价值所具有的量。许多学者都认为马克思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了物品的价值量,这是不对的。正确的“价值决定”应该是:物品所实际耗费的具体价值,也就是物品的“个别价值”;其中的理由前面已经阐述了,虽然目前还没有学者看到将“个别价值”提升为“价值决定”的深刻意义,但从以上阐述的价值的“耗费---补偿”属性来看,这个观点是有充分根据与道理的。实际上,马克思通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要寻求的是直接的“耗费---补偿”,即物品能够即期“卖出去”、能够使耗费得到直接的补偿,才算有价值;卖出去的价格是多少,其价值就是多少,卖不出去就没有价值,---虽然马克思一直在强调:不是价格决定价值,而是价值决定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12 08:10:17
一个物品凝结着多少具体的人类劳动代价耗费,它就具有多大价值,这个价值需要通过等价交换实现出来,其实质即是对这个代价耗费的等价补偿。那么,一个物品所凝结着的代价耗费能够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出多少价值呢?从任何一个固定时刻来看这是完全灵活、能动的。比如某成本为10元的商品a在此时的市场境况中能卖出11元,而在彼时的市场境况中则只卖出9元;另外,它在市场P中能卖出15元,但在市场Q中只卖出7元,等等。所以我们可以说:一个物品的‘价值决定’是固定的,它在生产经营中凝结着多少代价耗费,花费多大成本,它就具有多少价值;但其‘价值实现’却是非常能动的,它时多时少,正如它变成市场价格时随市场的风向上下左右摆动一样。马克思以各种介定,力图追寻一个确定的价值决定的困难性,正源于价值实现的这种不确定性上;他实际上是将灵活能动的“价值实现”看作“价值决定”, ---即将价值与交换价值混淆起来,使得它必定难以确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13 09:06:44
与代价耗费的直接补偿及间接补偿的区分相联系,价值实现也有“直接实现”与“间接实现”之分。所谓“直接价值实现”即是指符合马克思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代价耗费的实现,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当时能够卖出去”的价值实现。但当时能够卖出去的商品价值并非就一定是商品所凝结着的实际价值,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介定的毕竟不是具体的个别价值而是抽象的社会价值。它所实现的补偿有可能小于或大于它所凝结着的代价耗费。于是便有“间接价值实现”,即商品的耗费补偿是经过一个迂回曲折的过程,以间接的方式才完全实现出来的。显然,这种“间接价值实现”还有另外一个意义,即对于亏损耗费的价值实现,也会通过种种方式与手段补偿回来,并非亏损后便让它白白浪费掉。因此,实际上,任何价值实现都是完全的价值实现,耗费了多少代价它就要将其完全补偿回来。我们不能因价值实现是完全灵活能动的,就认为价值的亏损实现不需要补偿回来了。无论从个人经济运转的角度,还是从整个社会经济运转的角度来看,某个时候亏损实现的价值必需要另外一个时候超额实现的价值来补偿,尽管这种补偿的社会机制在许多时候是非常复杂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14 08:46:45
  前面多次强调,价值的含意,一方面表征人类劳动代价的付出,另一方面则表征这种代价付出后的收获,这种收获涉及到了所获物品的使用价值及其体现出来的各种形态的效用。 这两方面含意的综合就是“人类生存”。人类要生存,一方面必须付出人类劳动的代价,另一方面则获得这种代价付出的补偿,即获得一定的劳动产品,享受到这些产品的效用。因此,价值对于人类生存的意义就是:付出尽可能小的代价而获得尽可能大的补偿。这一点我们现在已经从理论与现实中看得十分清楚了。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人类为获得一定物品---即一定的生存条件,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耗费越来越小了,直至将来人类的亲身劳动完全退出整个生产过程,于是人类生存所付出的代价就趋向零点。这正是人类追求的经济目标。现在我们又看到了一些新的希望---纳米、基因、生物计算机、核聚变能等等新技术,为人类实现这个追求带来很大的可能性。因为它们可以比现在更大地推进生产率的发展,使单位人类劳动所产生的效益极大提高,最终使人类获得更多价廉物美的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15 08:19:56
本书所阐述的“耗费补偿价值论”可以引伸出两个基本的经济意义,它是这个理论在现实经济中的具体发挥。这两个基本经济意义是:有效供给创造需求,称为“有效供给原理”;一个行业的充分竞争是其它行业充分发展的前提,可称“竞争增长原理”。
同时,这个理论还借助于经济学前沿,通过引入“交易费用”概念而试图解决“ZF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的重大问题。
一 有效供给创造需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16 08:17:26
关于“有效供给创造需求”,本书前面已经提出过,并作了一定阐述。它是针对单纯财政货币扩张上的“扩大需求”,而提出的一个具有自由竞争市场经济意义的论点。扩大需求,有单纯通过投资,甚至通过增发货币、增发工资来实现的需求,也有通过一个更加曲折与间接,然而更富有效果、更富长远发展意义的方式而实现的需求---这就是通过“有效供给”来实现的需求。在今天生产过剩经常发生的市场境况下,这是经常引起争论,又经常涉及到ZF决策的两个扩大需求的方式。ZF的决策常常倾向于凯因斯主义,也就是通过扩张更多的货币,刺激更大的投资,来解决需求疲软、生产过剩的问题。而有效供给原理则强调投资的效率性与效果性,强调通过向市场提供更加有效的产品供给来解决产品滞销、市场疲软的问题。前者,主张ZF对市场经济的积极介入,进行各种宏观调控,以调节市场供求。而后者,则主张更大程度地放开市场,让市场有更大的自我调节空间,因而它更倾向于市场的自由本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17 08:41:54
无论扩大需求如何通过财政与货币来进行刺激,它的有效性,仍然离不开有效供给。财政与货币政策所引起的投资增加,必须是有效的,能够导致有效供给,否则,这种投资不但未能扩大需求,反而会使生产更加过剩,需求将会更加疲软。关于这一点,在本书前面的“凯因斯难题”里已有所阐述。经济波动周期告诉我们,经济衰退前期往往是投资高涨,需求旺盛时期;而在经济衰退的时候,我们则希望投资高涨、需求旺盛状态的到来;因此,我们如何摆脱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这种矛盾呢?当我们希望的经济局面到来时,却离下一次的衰退已经不远了。因此,单纯的财政货币政策并不能使我们摆脱这种周期波动,必须要纳入某些“古典”因素,才能使这种波动得到缓解,才使经济具有长远增长的性质。这个古典因素就是“有效供给”,它与萨伊“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古典经济学思想似乎相似,但是,“有效供给创造需求”强调的是供给的“有效性”,而不是一般的供给。有“有效”就肯定有“无效”,这些无效的因素古典经济学无法解决,实际上,凯因斯主义、ZF干预也无法解决这些因素, 只好让其自生自灭。因此,自由市场经济承认经济活动中的生死存亡,承认破产失业是一个无法避免的经济现象,并将其看作人类经济新陈代谢的体现。我们要做的,只能是减缓破产失业对某些群体的冲击,比如社会保障之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18 08:26:00
有效供给的实际意义
前面曾指出“有效供给”的两个方面内容,一个是产品的品质与品种,即产品的使用价值方面,另一个是产品的价格,即产品的价值方面。任何一个生产者,如果你的产品品种、品质是优良的,那么你的生产供给就是有效的;同样,如果你的产品成本可以很低,因此可以在很低的价格上赚取利润,那么你的产品的这种低价格也是一种有效供给。其中任何一种,都是有效供给的体现。但现实情况常常要求这两方面必须结合在一起,从而构成具有现实意义的有效供给。这样,所谓“有效供给”的实际意义是:以最小的代价耗费供给使用价值上最好的产品;这与本书的价值思想吻合一致,是这个价值思想的具体体现。一种产品,如果它的品种品质很好,但它的价格却非常昂贵,则前一方面的有效性就会被后一方面的无效性所抵消;同样,如果产品的价格很低但其品种品质很差,前一方面的有效性也会被后一方面的无效性所抵消。因此,谈到有效供给,这两方面必须协调,不可差距太过。在现实经济中效用与价格方面的协调与差距的事例,枚不胜举。比如中国制造的许多产品,其品种品质比发达国家相应产品低,但价格却很低,因此在国际市场仍十分畅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18 12:57:47
哈哈,书没人买就卖书卖到这里了,我并不看好,估计是要耗费大于补偿了,你下一句是什么?会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18 22:22:04
林汉扬 发表于 2023-5-18 12:57
哈哈,书没人买就卖书卖到这里了,我并不看好,估计是要耗费大于补偿了,你下一句是什么?会S?
     没有人能够剥夺你看或不看懂或不懂的自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19 09:24:08
在此特别指出的是:一个国家在真正融入WTO后,它的财政货币扩张的作用与效果会减弱,而有效供给的作用会增强。因为,如果这个国家商品的品种品质与成本价格的优势不如进口商品,那么它的ZF所实施的财政货币扩张,只会有拉动外来进口商品需求的作用,而不能带动国内商品的需求。对于这一点,ZF决策者应该有充分的远见。今天的中国,它的产品在成本价格上有优势而品种品质上无优势,因此财政货币扩张能够在一个方面对本国产品的需求产生拉动作用;如果中国产品失去这种成本价格上的优势,但又没及时提升其品种品质的水平,那么,中国财政货币扩张对本国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将丧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19 09:53:29
YYSRR 发表于 2023-5-18 22:22
没有人能够剥夺你看或不看懂或不懂的自由
没有人能够剥夺你看或不看懂或不懂的自由
一一一一一
早说过语文学好些嘛,一句话都说不清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19 09:58:13
价值的最高和最终意义是:表征人类之生存与发展;价值作为效用与使用价值,含意即是指物品能够增进人类生存、生活的提高与进步,如果没有这种提高进步,那么任何物品都无所谓效用与使用价值可言。
一一一一
看看你如何偷换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19 15:27:59
林汉扬 发表于 2023-5-19 09:58
价值的最高和最终意义是:表征人类之生存与发展;价值作为效用与使用价值,含意即是指物品能够增进人类生存 ...
看你如何歪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20 15:30:59
与代价耗费的直接补偿及间接补偿的区分相联系,价值实现也有“直接实现”与“间接实现”之分。所谓“直接价值实现”即是指符合马克思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代价耗费的实现,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当时能够卖出去”的价值实现。但当时能够卖出去的商品价值并非就一定是商品所凝结着的实际价值,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介定的毕竟不是具体的个别价值而是抽象的社会价值。它所实现的补偿有可能小于或大于它所凝结着的代价耗费。于是便有“间接价值实现”,即商品的耗费补偿是经过一个迂回曲折的过程,以间接的方式才完全实现出来的。显然,这种“间接价值实现”还有另外一个意义,即对于亏损耗费的价值实现,也会通过种种方式与手段补偿回来,并非亏损后便让它白白浪费掉。因此,实际上,任何价值实现都是完全的价值实现,耗费了多少代价它就要将其完全补偿回来。我们不能因价值实现是完全灵活能动的,就认为价值的亏损实现不需要补偿回来了。无论从个人经济运转的角度,还是从整个社会经济运转的角度来看,某个时候亏损实现的价值必需要另外一个时候超额实现的价值来补偿,尽管这种补偿的社会机制在许多时候是非常复杂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21 08:38:38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所谓按要素分配也不过是按劳分配的一种特殊形态,因为按要素分配实际上是按“心力劳动”的有效程度来分配,它是分配给心力劳动资本家的收益。当资本家冒险投入这些生产要素后,他有充分的理由期待获得这些生产要素所带来的收益。
不过,如果将按生产要素分配认为是:放出资本与土地等生产要素后便定坐定吃,不承担任何风险,就象食利者那样专靠食利生存,那这种按生产要素分配就不是一种特殊的按劳分配,它是应该被压缩到最小限度的剥削性分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22 08:33:02
然而在另一方面,由于许多人原先的劳动从必要状态变为不必要状态,所以人类的生活也有可能变得更加艰难曲折。传统行业所能提供的必要就业量越来越少,新兴的行业又不能尽快繁荣和汲纳更多的就业。从历史上看,美国钢铁行业的必要就业量从安德鲁•卡内基时代的100多万人减少到今天的16万人左右;农业就业人口的变化更加显著,从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不知有多少人脱离了农业。不过,美国并未因此而出现社会崩溃的状况。这说明,在一个国家里,新兴行业仍然是劳动力必要就业的方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23 08:37:06
因此当他预言资本主义将因市场容纳不了越来越强大的生产能力,而趋向崩溃的时候,资本主义却因科技进步、新的使用价值的新产品叠出而转危为安并继续发展。在马克思时代,还没有什么汽车市场、各种电器品市场、石油市场尤其是电子电脑市场及由此而发展起来的IT产业,等等;今天这些基础性的市场,都是因汽车、电、石油等等的发明与开发而形成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24 08:36:21
价值的本义 是指物品对人有用处、效用,如《辞海》上说价值是“事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人对有价值的东西感到珍惜,因为它对人的生存与生活提高具有基础意义,没有它,人的生活就是有缺陷的。甚至某些物品,人离开它便具有性命危险,如氧气与水,这样的物品对人具有根本的价值。
  因此,象本书前面所经常提到的,价值的最高本义是:表征人的生存与发展。对于人来说,能够获得生存,使生活过得更好的任何条件,就是具有价值的。价值越大,它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就越大。平常人们所说的“创造价值”,其意义即是:创造人能够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创造更大价值就是创造更大的人的生存发展条件。人获得一笔数量可观的使用物品,这些物品之所以成为财富,就是因为它们构成了人生存发展所必要的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