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59 10
2011-07-07
7月3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经营论坛上,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表示,中国生乳标准几乎是全世界最差,“垃圾生产出来的就是垃圾”。
  他的这番话是对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的言论支持。日前王丁棉称中国奶业“新国标”蛋白质含量远低于发达国家3.0克以上的标准;而菌落总数则比美国、欧盟10万个的标准高出20倍。2010年新颁布的国家生乳标准细菌总数由原来的每毫升不超过50万个提高到200万个,蛋白质含量由原来的最低每百克2.95克降至2.8克。这一标准堪称“世界最低”。
  四次参与乳品“国标”制定的西南民族大学教授魏荣禄说:“200万个是什么概念?形象地说,就是在牛场挤奶的牛舍里,苍蝇乱飞。”他还说,原奶细菌包括乳酸菌、酵母菌、霉菌以及致病菌,如此低的标准容易造成食品安全隐患。
  原生乳国标是1986年制定,25年后重新修改,按理说,随着时代进步食品标准也应该“与时俱进”。如今“新国标”不进反退,成为“世界最差”,难怪有人惊呼“喝中国牛奶不如喝凉水”。
对于为何降低乳业标准,有一种理直气壮的解释叫“国情决定论”。有关部门曾在去年7月称,“新国标”设置主要考虑我国奶牛养殖正处在从传统向现代养殖转型的过程中,奶牛饲养中粗饲料结构单一、优质饲草饲喂率低,因此生乳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这一标准也符合我国奶牛泌乳规律及国内的养殖现实。某奶协有关负责人甚至还语带恐吓地说,如果执行高标准,七成奶农就要杀牛了!人人有奶喝比标准更重要!
吊诡的是,奶协把责任推给国家的生态环境、推给奶农甚至消费者,偏偏就没有奶企自己的责任。那些违禁添加剂难道也是奶农添加的?低成本的低质产品给谁带来的利益最大?是奶农?是消费者?还是奶企?
正如此前的新华视点文章《是“做不到”还是“不想做”?——国内奶业标准“世界最低”争议追踪》中所分析的:降低标准成为“最省事”的做法。既可以名正言顺说保护奶农利益,又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有关部门也容易管理。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
人们不禁要问:“世界最差牛奶标准”到底是为谁诞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7-7 12:29:34
哎,干吃饭 瞎胡闹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7 12:36:15
还是不买的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7 12:39:54
国家才不管牛奶的标准呢?反正这些著名乳制品企业生产的牛奶是提供给普通的消费者的,那些有钱人,可以买进口的,而ZF官员的牛奶都是专门生产的,又不会对外销售。所以,最后利益受损的还是最广大的普通消费者。你想想,为什么国家每次国宴都要用专门的企业供应的最好食材,很明显一般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有多差。唉!!!社会主义好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7 12:42:08
官方的说法是:要符合中国国情官方的说法是:要符合中国国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7 12:51:47
中国越来越“肥大”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