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358 0
2023-01-11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精益生产现场管理和改善在地产行业的实践其实已有多年历史,部分标杆企业曾尝试移植制造业的精益生产现场管理和改善经验,但效果均不理想,总结来看存在以下4点问题:

1、意识上缺乏内在驱动力: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各层级都是“要我做”的被动状态,而非是“我要做我想做”的内在驱动;

2、选题上没有考虑三个平衡:短期与长期平衡,难易程度的平衡,精益项目数量及目标与自身能力的平衡;

3、方法上精益化变成了纯精细化:增加了大量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多流程、表格、报告,占用了大量时间,加大了工作负担,造成了员工抵触,影响了推进的积极性。

4、推行上未考虑地产特点一味套用工具:盲目抄袭制造业复杂的六西格玛工具方法,将简单问题复杂化,耗费过多时间和精力,最终“大炮打蚊子”。

从内在逻辑和管理实践来看,精益管理其实与地产经营(大运营理念)颇为相近:通过持续的改进与创新,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投入,为客户提供最有价值(增值)的产品与服务,为企业带来最大的稳定持续的回报。

但是,精益生产现场管理和改善的目的并不是单纯追求成本最低化,而是考虑投入产出比,成本增加如果能够创造更大的效益,带来更大的产品溢价,也是精益提倡的,也就是精益管理不仅仅是考虑单一的动作本身,更要考虑相关的价值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