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Stata专版
5810 5
2023-01-11
各位大佬好,最近在使用交互项作为机制检验的方法,在对于交互项的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希望大佬能够指引一二。
首先假设:
Y=-3X + Z +XZ, X是解释变量,Z是机制,Y是被解释变量

理论分析:
X对Y是负向,
Z对于Y是正向
X对于Z是负向影响
——————————————————----
那么,当我回归出来后的交互项系数为正数时候,和主效应是异号,那么我将M列为作用渠道之一,我是不是应该这么解释:

随着Z的减少,同等幅度的X增加将为企业带来更大幅度Y的减少。也就是由于X的扩大,导致了Z的降低,使得Z对于Y的促进效果的缓解减弱。


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确,希望可以解答,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3-1-11 15:32:37
是否有和上述一样的作用效果的论文推荐,就是(X对Y是负向,Z对于Y是正向,X对于Z是负向影响)最好是比较好的期刊,关于机制分析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11 18:16:27
X对Y主效应为负,交互项为正,可以解释为X对Y的负向作用随Z的增大而减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11 18:43:10
长白微雨 发表于 2023-1-11 18:16
X对Y主效应为负,交互项为正,可以解释为X对Y的负向作用随Z的增大而减小
可是如果按照假设链条来的话,X对Y的影响是负的,Z对Y的影响是正的,那么交互项应该是负号的。

刚刚您的那个,应该是一个外生变量的Z充当是调节作用,不应该是机制这一模块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9-26 18:35:33
你好,我想问一下这个问题解决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8-6 14:44:01
你的分析框架和解释思路基本上是正确的,但表述上可以更加精确和清晰。在机制检验中,交互项(XZ)的作用是用来探究变量X对Y的影响是否会通过调节变量Z的中介作用而改变。具体到你的情况:

1. 当你设定模型为 \(Y = \beta_0 + \beta_1X + \beta_2Z + \beta_3XZ + \epsilon\),其中\(\beta_3\)即为交互项系数。

2. 如果你的理论假设是:\(X\)对\(Y\)的直接影响是负向的(\(\beta_1<0\)),\(Z\)对\(Y\)是正向影响(\(\beta_2>0\)),而\(X\)对\(Z\)也有负向影响。

3. 当交互项系数\(\beta_3\)为正数时,这表明随着调节变量\(Z\)的增加,\(X\)对\(Y\)的负面影响减弱。换句话说,在高水平的\(Z\)下,即使\(X\)增加,它对\(Y\)造成的减少也会不如低水平\(Z\)时那么显著。

4. 在你的情况下,“随着Z的减少”应该解释为:当机制变量\(Z\)处于较低水平(即减少)时,\(X\)的负面影响更加明显。因为此时缺少了机制变量\(Z\)正向调节的作用,所以相同幅度下的\(X\)增加会带来更大程度上的\(Y\)减少。

5. 因此,在解释中应当突出,由于\(X\)的扩大导致了中介作用的减弱(即通过使\(Z\)下降),从而减少了\(Z\)对\(Y\)促进效果的影响力度。在机制检验中,这表明了一个可能的作用路径:\[X \rightarrow Z\downarrow (负向影响) \rightarrow Y\downarrow(由于Z的调节减弱)\]。

综上所述,你的基本理解是正确的,即当交互项系数与主效应异号时,说明调节变量的存在确实改变了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方式。但在具体表述机制作用路径和方向性时应更加准确地反映模型参数的方向和意义。
希望这能帮助你更清晰地表达你的分析结果。

此文本由CAIE学术大模型生成,添加下方二维码,优先体验功能试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