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机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作者: 王伟1、2 朱燕空3
作者单位:1、石家庄经济学院工程学院 2、河北
企业管理 2010年 第2期 字号:【大 中 小】
▲ 基金项目:2007石家庄经济学院校内课题“基于素质拓展训练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编号:xn200729)
◆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创业是一个识别、开发和利用创业机会的过程,创业机会评价是创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对创业机会评价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在了解国内外创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实证,借鉴平衡记分卡理论,从创业机会、创业团队及创业资源相结合的角度,尝试构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创业机会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平衡记分卡 创业机会 评价 指标
现有创业机会评价指标简介及评述
(一)蒂蒙斯创业机会评价指标
Timmons在《New Venture Creation:entrepreneurship for the 21th century 》提出了8个一级指标、55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涵括了其他理论所涉及的指标体系,是最全面的创业机会评价的指标体系,可以作为创业机会评价指标库。蒂蒙斯提出的八大类评估标准是比较全面的,几乎涵盖了其他一些理论所涉及的全面内容。这八大类包括:行业和市场、经济性、收获、竞争优势、管理团队、致命缺陷问题、个人标准、战略差异。对每个指标的吸引力分为最高潜力和最低潜力,并对最高潜力和最低潜力进行描述。
(二)相关学者对创业机会评价指标的实证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姜彦福通过实证对属性库的关键性指标进行了排序;并对经济型指标通过调查问卷进行了实证。姜彦福在
Timmons的机会评价框架下,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对中国资深创业者和一般管理者进行比较研究,提出适合中国创业者进行非正式评价或投资人在进行尽职调查前快速评估创业机会的10项关键指标序列,并得出结论:中国创业者在进行机会评价时应该最重视人的因素。
(三)对现有评价指标的评述
1.缺乏从创业团队、创业机会与创业资源三者相结合的角度对创业机会的评价。蒂蒙斯提出了一个被广泛应用的机会评价指标(Timmons,1999),蒂蒙斯的创业机会评价指标体系也是到目前为止最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蒂蒙斯的观点,这些评价标准经常被风险投资家使用,但是由于它们是基于清晰的商业认识作出的,所以创业家同样可以通过关注这些问题而受益。蒂蒙斯机会识别指标的缺点也比较明显(林嵩,2007),指标多而全,导致主次不够清晰,实践中在对创业机会进评价时,实际上难以做到能够对各个方面的指标进量化设置权重、最后实现综合评分的效果;另一方面各维度划分不尽合理,存在交叉重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会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另外,蒂蒙斯创业机会评价体系主要是基于风险投资商的风险投资标准建立的,这与创业者的标准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风险投资商的标准更具有主观性,而创业者的标准更具有客观性。
因此,尽管机会评价被认为是机会发现过程的一部分,但是对评价标准的关注并不多。目前关于创业机会评价的标准主要是从创业机会本身进行评价,而缺乏从创业机会、创业团队及创业资源三者相结合的角度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全面。
2.缺乏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评价。创业机会的研究首先要从机会的识别开始,如果创业机会难以衡量和评价,那么创业机会研究始终停留在概念层面的探讨,无法真正深入研究机会与创业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关系和作用机制。创业机会的有效识别依赖于两个方面:客观上良好的评价系统和评价指标,以及主观上创业者能够正确获取信息感知机会的能力。现有研究中,
大部分的研究主要关注后者,在这些研究中提到了一些创业者与机会识别相关的个人特性,包括:警觉性(alertness)、风险感知(risk
perception)、自信(self- efficacy)、已有的知识(prior know ledge)、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等。创业机会本身具有什么特征,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维度,
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对之作出全面分析的还比较少。这也使得创业者在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评估创业机会时存在着较大的模糊性,缺乏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的结合。
平衡积分卡简介
平衡记分卡是1992年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罗伯特•S•卡普兰和复兴国际方案总裁戴维•P•诺顿设计的。平衡记分卡不仅仅是一个强有力的战略绩效管理的工具,还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平衡记分卡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及学习与发展四个方面的指标之间的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展现组织的战略轨迹,实现绩效考核—绩效改进以及战略实施—战略修正的战略目标过程。平衡记分卡的平衡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在长期与短期目标之间;在外部计量(股东和客户)和关键内部计量(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之间;在所求的结果和这些结果的执行动因之间;在强调客观性测量和主观性测量之间。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创业机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以蒂蒙斯创业机会评价指标标准为指标库,在实证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平衡记分卡原理,从财务、顾客、内部因素、创新与成长四个维度,构建了创业机会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一)指标的解释
财务。其目标是解决“股东如何看待我们”这一类问题。告诉企业者及创业团队他们的努力是否会对新创企业的经济收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因此财务方面是其他三个方面的出发点和归宿。总之,财务方面是描述预期的投资回报及财务风险。主要包括预期内部报酬率、预期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收周期等。
顾客。其目标是解决“顾客如何看待我们”这一类问题。顾客方面指标主要解决企业为谁提供及提供什么的问题。顾客评价是一个通过顾客的眼睛来看一个企业,从价格、质量、服务和成本几个方面,关注市场份额以及顾客的需求和满意程度。顾客评价是衡量创业机会的最重要的标准,也是创业机会能持续存在的根本。
内部因素。内部因素的目标是解决“我们擅长什么”这一问题。顾客和财务因素都属于外部因素,为了满足股东投资和顾客的需求,创业者必须创造性的整合其内部资源,这些资源即包括人的因素如创业者、创业团队等,也包括物的因素如创业资源、创业者的网络等。内部因素反应了新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与成长。其目标是解决“我们是在进步吗?”这一类问题,将注意力引向企业未来成功的基础,涉及人员、信息系统和市场创新等问题。主要包括创业团队是否有持续进步的潜力、创业机会是否有增长的潜力、创业机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创业者抗风险的能力等。
(二)创业机会评价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
财务指标是创业者最终的追求和目标,也是机会存在的根本物质保证;而要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必须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要满足客户,就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企业内部的运营效率;提高企业内部效率的前提是创业者和创业团队的学习与发展。也就是说这四个方面构成一个循环,从四个角度解释新创企业在发展中所需要满足的四个因素,并通过适当的管理和评估促进新创企业的发展。可以说它们基本囊括了创业机会成功的几个关键因素(见图1)。
创业机会评价对创业成功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创业主体对机会评价的标准和方法都不一样,本文主要尝试为个体创业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创业机会评价指标,也可以为风险投资商和公司创业机会评价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林嵩,张玮,邱琼.创业过程的研究评述及发展动向[J].南开管理评论,2004,(3)
2.杰弗里•蒂蒙斯:《创业者》[M].[译]周伟民.华夏出版社,2005
3.张玉利,李乾文,陈寒松.创业管理理论的最新评述及研究趋势[J].预测,2004,(4)
4.姜彦福,邱琼.创业机会评价重要指标序列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