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装机量需求弹性巨大,国内储能的未来将是多技术路线并存的市场化竞争。储能的下游是电网、电站运营、户用等,与车用锂电(认证周期长、一致性要求高)进入壁垒高、集中度高不同,很难出现寡头的格局,更多是以经济性和成本优势为核心的竞争格局,从产业史上来看和光伏产业更为相似。研究储能的技术路线的选择和投资机会,必须以“长时储能需求和经济性”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储能时长才真正意义上代表了储能的市场空间。
海外借鉴:德国户用光伏与储能的发展依赖经济性。德国光伏发电景气度与政策导向高度同频,对补贴依赖度较高,新增装机以经济性驱动的户用为主;相应地,随储能系统成本的下降,用电侧储能装机占比持续提升,单户规模约8.5kWh,与非光伏发电时段的单户用电量基本匹配。经测算(俄乌冲突之前),德国500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