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一般有两种人在学术路上履步维艰,一种是学而优则仕的行政模式,另一种是学而优则利的脱贫模式。前一种是已有一定学术成就的教授之路,另一种是出于农村边缘的学生之路。也就是说,即使他们都有搞学术研究的浓厚兴趣,也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不得不放弃学术之路。当然,他们当中有的是自愿放弃,而有的却是无奈地放弃。学术是需要一定自由空间的,没有全身心投入到学术中,没有真真正正地把学术当做自己的生命,是出不了伟大的学术成果的。也许,一个真正的学者应该是超然物外的,始终能保持深思熟虑,始终能高瞻远瞩,始终能对世事洞若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