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551 1
2023-02-07
 自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解密DNA双螺旋结构后,人类进入到了基因时代;1976年基因测序方法问世;2000年人类基因图谱绘制完成,对基因组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从此开启合成生物学的新纪元。生物学的研究已经由定性描述发展为定量描述,直至今天的生命创造。

  合成生物学旨在通过设计和构建人工的生物系统,在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等基础生物学认知之上,对生物系统进行标准化、解耦和抽提。合成生物学的研究和操作对象可以是某一个基因、代谢通路、细胞、多细胞乃至生物个体,也可以是利用生物学原理的体系如分子芯片、生物传感器等。识别和定义生物学元件使之标准化为确定的输入输出关系,将其在复杂的生物学功能中解耦为简单的要素,再抽提要素建立关系使之构建为可调用的模块化部件,最终通过各类部件实现目标功能。借助工程化思维,可以构建基因电路、基因组人工合成、理性设计细胞网络。

  在应用层面,合成生物学作为一种生物制造生产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其产业已覆盖医药制造、化工生产、创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农业等多个行业,在食品领域也不断取得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如血红蛋白、母乳中关键成分2’-岩藻糖基乳糖,以及乳铁蛋白的合成等。

  2021年12月29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明确“突破合成生物技术,构建高效细胞工厂和人工合成生物体系”,发展未来食品制造的“合成蛋奶油、功能重组蛋白等营养型食品的培养和制造技术”。2022年5月10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是中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确定了生物经济发展的具体任务,明确提出“发展合成生物学技术,探索研发‘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实现食品工业迭代升级,降低传统养殖业带来的环境资源压力。”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推动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构建新的增长引擎。

  “大食物观”拓展了传统的食物边界,“新食品”应运而生。从生命活动角度看,能量是生物体运转的保障,食物即能量的来源,要从耕地资源生产食物,转变为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向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要热量要蛋白。创新蛋白来源、食品原料和食品工业配料,开发用于食品生产的细胞工厂,以科技手段赋能食品产业,拓展食品边界,运用新技术将更多的生产场景引入食品领域,成为“新食品”的关键推动力。

  以合成生物学为技术革新的源头,带动一系列产业变革。以构建细胞工厂为主要思路,涉及基因工程、代谢工程、蛋白质工程等一系列生物技术,是生物食品产业中最前沿与最活跃的领域。配合下游发酵技术、分离纯化技术等科学方法,是把理论研究发现转化为实际产品、生产过程和系统服务的全面产业,创造新的生产模式和经济形态。

  本报告选取合成生物技术在新食品中应用的典型场景,重点关注替代蛋白、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原料的创新;同时,微藻作为新兴的植物基食品,亦可作为合成生物的底盘细胞,本报告也将关注其应用与发展潜力。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3-2-7 23:23:55
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