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pengleigz  
问题就在这里。
你逐渐将你的想法说清楚了。但这个想法却正是我不赞同的。
均衡时确实是有:P1 / P2 = MU1 / MU2
但是MU1 / MU2本身与价格无关!
它的完整写法是MU1(q1,q2) / MU2(q1,q2),令其比值为G,
很显然,G是关于q1,q2的函数,记为:
G(q1,q2) = MU1(q1,q2) / MU2(q1,q2)
边际效用之比G归根结底是关于商品数量组合(q1,q2)的函数!
G(q1,q2)表示:在面对商品数量组合(q1,q2)时,一个消费者认为商品1与商品2的边际效用之比!
(1)按正常思路——定义价值量之比为 V(q1,q2) = G(q1,q2) = MU1(q1,q2) / MU2(q1,q2)
(2)按你的思路——定义价值量之比为 V = T1 / T2 = (T1 * S) / (T2 * S) = P1 / P2   (其中S为该消费者单位时间的劳动所挣得的收入)
-----------------------------------------------------------
现在的讨论又回到我们从前的话题了:
按(1)的思路,至少在供给确定时,或供给与价格的关系给定时,函数V有决定均衡价格比的能力!
假定商品1与商品2的供给量函数已给定,为S1(P1,P2), S2(P1,P2)
我们有如下方程组:
消费者a:Ma = P1*qa1 + P2*qa2 ,    P1 / P2 = Va(qa1,qa2)
消费者b:Mb = P1*qb1 + P2*qb2 ,    P1 / P2 = Vb(qb1,qb2)
......
消费者z:Mz = P1*qz1 + P2*qz2 ,    P1 / P2 = Vz(qz1,qz2)
S1(P1,P2) = qa1 + qb1 + ... + qz1
S2(P1,P2) = qa2 + qb2 + ... + qz2
我们假定收入Ma,Mb,...,Mz已知,Va,Vb,...,Vz已知,又由于S1(P1,P2), S2(P1,P2)给定,所以我们可以解得均衡价格比P1* / P2*
任何一个消费者的价值比函数V(q1,q2)稍微变一变,均衡价格比P1* / P2*的值就得跟着变!
从这种意义上:价值比可以决定价格比!
按(2)的思路,V = P1 / P2
P1 / P2的值直接决定了V的值!
任何时刻,都是价格比决定价值比,我们根本无法得到价值比决定价格比的结论!
-----------------------------------------------------------
你认为我们是采用方案(1)好,还是采用方案(2)好?
反正我是无法接受方案(2)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