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阶梯式管理体制
-
(一)、阶梯式管理结构和管理原理
人类有史料记载以来,所运用的管理体制就是阶梯式管理体制。所谓阶梯式,顾名思义就是从高级逐级而下这样的管理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中,A、B、C、D、E……H,依次表示为:中央级、省级、市级、县级、镇级……和人民,这便是有史料记载以来人类管理体制的结构。其管理流程:管理从中央级开始逐级的管理而下,意见的反馈又逐级而上。我便把这个管理流程称为“来复式”管理流程。
-
(二)阶梯式管理的诸多弊端
1、等级制的形成
-
其一,从图中我们可以一目了然,阶梯式管理体制这是一个等级制的管理关系。
其次,我们再从管理的流程中来认识阶梯式管理体制是一个等级制的管理关系:
在阶梯式中,BCDE……我们总称其为中间级,就是说:阶梯式管理体制由中央级、中间级和人民组成。各自的职责划分:中央级为最高的管理机构;中间级为地方的管理机构;人民在管理式中为最末级,也就是阶梯式管理体制的最终对象。就是说:中央级对中间级有管理的作用力,中间级对人民有管理的作用力,而人民管理什么呢?只有管理好自己的劳动工具。因此在阶梯式中我们不得不说,人民与上级的关系就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就是权力与平民的关系。因此这是一个等级制的关系,是一个不平等的关系。
-
这个不平等的关系在奴隶制时期演变成为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在封建制时期演变成为地主和农民的关系;在资本主义时期演变成为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
-
之所以有这种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关系,除了见《十年,实现共产主义》之外,在这里总结地说:这是管理体制中从没有监督职能到形成一定的监督职能,再到监督职能不断完善发展的结果。如,在封建制时期,人民有了越级的告状权,把人民从奴隶生活中解放出来。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国家管理理念的进步,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和发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让人民从封建制的等级制中解放出来,成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由民。但是在管理体制上依然是一个被纯粹的被管理的对象,这就是人们不得不行贿的原因。这也成为新时代的剥削方式——让被剥削者“自觉自愿地拿来”。
-
就是说从奴隶制到今天,人民的地位虽然从奴隶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由民,但是在阶梯式管理体制下,依然是权力与平民的关系,依然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依然是一个不平等的关系。也就造就时代依然是矛盾中运动。因为只要有压迫有剥削就会有反抗。
-
2、“来复式”管理流程,是滋生腐的根源
3、上下级关系,让责任模糊化
4、权力分散,让一线管理官员在人民群众中建立不起管理权威
5、群狼效应
-
美国当局的一些管理理念是比较前卫的,例如他们把对官员的监督甩给选民。只是虽然前卫但不科学,人民需要的是有效的领导,而不是放任自由。只有做到有效的领导,才能把人民高度的团结起来,形成强大的力量,发展生产的同时,实现对集体和平稳定的有效维护。失去有效团结起来的人民的力量不仅只会成为一盘散沙,还会形成为破坏集体和平稳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