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3658 7
2011-07-19
下面我将进一步提出“真我”这个概念与健康、幸福和成功的理解!
《道德经》第十章继前几章而深入阐述有关修身的问题。开头六句提出六种情况、六个疑问:“能无离乎?”“能无为乎?”“能如婴儿乎?”“能无疵乎?”“能为雌乎?”“能无知乎?”这六个问题实际上说的就是有关修身、善性、为学、治国诸多方面的内容。但是,着重于讲修身治国的功夫。似乎是把“道”在运用于修身治国方面所做的几条总结,对一般人和统治者提出了概括的要求。本章每句的后半句似乎是疑问,其实疑问本身就是最好的答案。老子要求人们无论是形体还是精神,无论是主观努力还是客观实际,都尽量可能达到完全一致统一。只有在现实生活中(包括在入静中)应该将精神和形体合一而不偏离,即将肉体生活与精神生活和谐,潜意识与意识、本我与自我、超我或者客我,或者生理上的需要与心理学和社会、自然的和谐合一。必须做到心境极其静定、洗清杂念、摒除妄见,懂得客观自然规律,加深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够达到圣人天人合一的“真我”境界。


什么是“真我”的境界?就是精神和形体、肉体生活与精神生活、潜意识与意识、本我与自我和超我或者客我或者生理上的需要与心理学和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的境界!

获得健康与幸福和成功方法,我认为可以通过两个方向:一种是内求,主要是放下过度的自我(识神),顺应合理的本我(元神)需求的满足,这是进入一种身体由自律神经系统主导的潜意识活动的本我(元神)状态,中枢神经系统主导的显意识的自我(识神)在慢慢引导、说服、催眠自己身体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放弃监控身体的实体器官(比如,五脏六腑)之间的物质、能、信息量交换进入自组织、自律状态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也是显意识的自我(识神)在慢慢逐渐放弃自己对于身体的控制权(识神退位)的过程,从而发挥自身的整体的自我调节和修复机制来达到身心健康与幸福的目的;总是使自己的行为生产供给量=消费使用量、消费使用量=(生理上的)必要需求量,知道自己什麽时候口渴了就喝水,什麽时候饥饿了就吃饭,什麽时候困了应该几点钟就睡。。。。。。那么,他的意识层次这时便是出离生死烦恼的自在之我。从人体行为科学的角度来说,是生理需要价值量=心理支配下的行为价值量,是知与行的统一。

另一方面是在顺应合理的本我需求的满足的基础上,引导自我选择在社会之中合理的定位,扮演正确的人生角色,与人和谐相处,在社会生活中顺应社会价值规律办事体现出仁义礼智信;在与宇宙自然的相处之中使自我所在的人类社会与和宇宙自然的生态系统之间谐合一。用集体的、社会的、宇宙自然的整体观念思维来思考人生,以集体的、社会的、宇宙自然的需要来作为自我的需要,以超我或者客我(大我)的精神状态出现。

以上,是两个极端的方法,一个是向生理上、潜意识方面、本我上面内求获得人生的健康、幸福的意义;一个是向社会、自然方面、超我或者客我(大我)的精神状态上面外求获得人生的成功的意义;而“真我”的实现却是要合二为一,实现人生的大圆满!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是生产量=消费量、供给量=需求量、使用量=必要量(在这里这六个量的均衡已经不再是主体作为生理上的本我与心理学上的自我,而是客观上的“真我”),从物质、空间的角度来说,如果是引入时间的话,应该是:生产量/时间=消费量/时间、供给量/时间=需求量/时间、使用量/时间=必要量/时间,就是人得时的状态是边际效用为“o”态,这是一个空间与时间的比率;那么,只要这样才是“真我”的实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7-19 21:46:16
“真我”这是?好奇怪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19 21:49:16
是这样的,但是人们要达到这种境界却极其艰难,尤其现代社会光怪陆离,人们逐渐被外在世界所迷离,距离真我渐行渐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00:27:30
xiongxiangbiao 发表于 2011-7-19 21:46
“真我”这是?好奇怪啊!·~·
这有什么奇怪的呢?“真我”就是真正的自己,不仅仅是自我认识到真正的自己,同时也让别人认识到真正的自己,是知行和表里统一的状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00:54:33
wenpan9933 发表于 2011-7-19 21:49
是这样的,但是人们要达到这种境界却极其艰难,尤其现代社会光怪陆离,人们逐渐被外在世界所迷离,距离真我渐行渐远。
“自我”可以经过下面几个步骤认识、调节接近“真我”
自我认识:了解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是谁?包括生理、心理、社会、自然环境等等,了解自己需求,明白自己需要什么?与社会、自然环境系统的价值关系等等。
自我比较(价值标准):在追求价值时,建立一种客观合理的价值标准,并且以这种价值标准作为参照系来比较那一种方法(案)更加具有可行性。
自我选择:在衡量、比较更加具有可行性的方法(案)之后就是进入价值选择阶段,以更加能够快捷、更加最小成本、最大效益的可能实现预期为选择的依据。

自我实现 :我认为自我实现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有两个方面:①、是以自身的价值为方向,实现的是健康与幸福;②、是以他人、社会(也可以包括自身)的价值为方向,实现的是事业方面的成功;当两者统一是表现是:自我把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的过程之中也实现了自身的健康与幸福,当自身的潜力最大化充分发挥并表现出来时,自我感到最大的满足。

自我陶醉(肯定) :当认识到自我的行为是正确的,符合于价值标准的时候,自我对于这种正确的行为的自我肯定或者激励,但是,当这种自我肯定或者激励不要过度,否则就会使自己沉醉于某种事物或境界而盲目地加以欣赏。这样往往会不能够真正认识真实的自己,掩饰了不足的一面,所以恰当的自我肯定和激励是应该的,但不要过度。这样也会导致自大感的产生和盲目自信过头。当自我意识到有这种情况时就应该进行自我批评(否定)以纠正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这种缺点﹑错误。
自我批评(否定) :自觉地针对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缺点﹑错误﹐作实事求是的检讨﹐以期达到改正的目的。这个过程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但对于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缺点﹑错误不要过度放大化以惩罚自我,这样也会导致自卑感的产生。

自我调节 :其实,严格来说自我陶醉(肯定)与自我批评(否定)都是自我调节,这两种自我调节只有是认识上的自我调节。但是,在这里的自我调节是指个体认知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状态的一种动力机制,主要是情绪上的自我调节。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哲学版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128295&page=1&from^^uid=71790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01:02:14
从而接近不贪、不嗔、不痴、不怨、无爱欲、无憎恨!边际效用为零、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状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