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476 8
2011-07-20
财富的转移
  人类最初社会的财富是均等的,虽有男人狩猎、女人采摘、老人照看小孩的分工,但大家平等,没有私有财产。团结互助,才能获得食物,平均分享才能生存。财富是集体共有的,又是平均分散到每一个人手中,这是由于生产力限制,单个个体无法独立生存的缘故。
  到了奴隶社会,便有了私有财产。奴隶主划分领地-----最重要的财产,同时还划分奴隶。由奴隶创造的财富完全被奴隶主占有,奴隶只能靠奴隶主的施舍才能生存下去,财富便从奴隶手中转移到奴隶主手中,从多数人手中转移到少数人手中。这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单个个体虽然无法独立生存,但是集体生产还是有结余,被少数人擭取,奴隶主通过特权剥削使财富得到转移和集中。
  进入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发展,单个家庭已经能够独立生产,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便构成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小农经济明确了责任和效益,解放了部分自由,提高了自主性,便大大发展了生产力。由于单个家庭能独立生产,同时封建社会初期大部分都是小地主,所以财富相对来说比较分散在各个家庭、小地主手中,分布较广。纵观中国历史,西汉初年,经过战国到秦末战乱,人口比较少,而荒地较多,又由于西汉政权的休养生息,无为而治,所以小农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百姓生活也得以大大改善。可是时间一长,小地主通过剥削积累,兼并壮大,到汉武帝时代已经发展成为大地主豪强,财富的趋势变为由分散到集中。由于生产力的限制,商业的不够发达,剩余的财富不能转换成生产力,只能演变成权利的斗争,地主阶级陷入内耗,进行财富的重分配。小农被大地主所压迫剥削,甚至被逼破产兼并,小农经济便遭受打击,生产因而停滞不前,财富的集中使阶级间矛盾,阶级内部矛盾都极大恶化,所以农民起义,地方豪强军阀割据便不足为奇了。财富的过度集中,便引起了极大地不平等,引发了战乱,生产便遭受极大破坏,停滞甚至倒退,财富也大大缩水。战争使得大部分土地荒芜,许多成为无主之地,从而又对财富的基础-----土地进行重新分配,财富又重新进行由集中到分散的转移。财富一旦分散之后,小农经济又爆发了勃勃生机,促进生产的发展,可是发展到一定程度,财富又过度集中,生产力的发展便会受到阻碍。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由治到乱,由乱到治不断轮回的原因。而这当中,由于小农未真正独立自由而人身依附,地主便通过剥削兼并,强取豪夺,进行财富的转移。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社会的许多地主转变成为资产阶级,社会也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初期,大部分人都是小资产阶级,在亚当.斯密的年代,资产阶级正成为新兴阶级,农民正离开土地而成为工人,有了土地作后盾,没有成为真正的无产者,大资产阶级还没有形成,市场没有垄断,地主依然存在,财富小部分集中,以扩大生产规模,但总体依旧比较分散,加上殖民地市场开拓,资本主义便有足够的市场需求,于是资本主义便得到飞速发展,生产力也得到显著提升,财富便迅速积累起来。资产阶级迅速壮大起来,兼并地主的土地,驱使农民成为纯粹产业工人,自身也摇身一变,成为大资产阶级。通过剥削和压迫,财富便迅速从地主,农民,工人手中向资本家的手中转移,集中于少数大资产阶级手中。由于财富集中于少数人之手,市场需求便跟不上资产阶级扩张工业产能的步伐,经济大萧条,经济危机便接踵而来,小资产阶级破产,工人失业,两级分化更加严重。这导致了无产阶级的起义和革命,对财富进行重新分配,转移,使财富进行新一轮的分散----集中,在这样的财富转移过程中,不但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破坏,对人们生活也造成极大打击。在原始资本主义时代,大资产阶级通过对内进行压迫剥削、垄断兼并,对外掠夺资源和市场进行财富的转移集中。
  进入现代社会,无论是资产阶级还是工人,农民都意识到财富绝对集中造成两级分化而带来的巨大危害,所以采取措施对财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散,实行社会保障制度,使两个人都能拥有最基础的财富,保证了财富的分散性。同时整个社会追求个人的自由,平等,实行广泛的民主监督,使现存的单一阶层已经不能像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前资本主义时代的统治阶级那样通过特权,政治手段,强制实现财富的大转移和集中。一切财富都尽可能通过公平市场,民主监督来获得,大财富的转移一般只能通过公开允许的经济手段竞争来完成。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资本无论何时都处于优势,转移掠夺财富于无形间。
  虽然我们现代的中国社会比起以前已经完善了许多,但是财富的转移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之中,而且这并不是通过平等的交换得来。市场经济下,企业厂商为利润而生产是不争的事实。资本总是占于优势地位,特别是劳动力生存生活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劳动力迫于生计,劳动和资本的交换并非平等。资本对劳动的剥削虽然轻微了许多,可是在我国还普遍存在,也将长期存在,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的机制是效益,利润才体现效率,财富必然向资本家转移,但在再次分配上我们应该注重公平,通过ZF的转移支付如社会保障,减少财富的转移,同时提升劳动力与资本谈判地位。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并非一定平等,但还在老百姓还是自愿的可接受的基础上。然而通货膨胀,ZF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张的宏观调控,使老百姓手中的钱越来越不值钱。这是老百姓非自愿,只能干瞪眼,被动地接受财富向企业资本家、官僚ZF的转移,转移于无形之中。这就是普通劳动者再拼命干也积累不到财富的原因。通过信贷扩张---资产泡沫----通货膨胀,金融政策是财富再分配的最快速通道。财富从广大老百姓手中向少数人手中转移,股市是另一个合法而公开的财富新转移通道。企业可以毫不费力从小资产者手中圈钱,虽然企业业绩尴尬,可是市盈率却奇高不下,大户机构操纵不完善的股市,从散户手中大把地捞钱而不犯法,股市是财富从小资产者手中向大资产者转移的便捷通道,散户总是赔得多赚的少!财富的另外一个定向期转移就是广大老百姓给垄断行业凑上丰厚的利润,为什么中石油的职工可廉价团购住房?为什么中国世界500强都是中石油,中石化,中行,工行?以百姓的福利化为垄断企业的巨额利润造就了中国的央企巨无霸,垄断使得中国百姓的财富无时无刻不定期的向垄断背后的官僚阶层转移,伤心又无可奈何,因为那里顶着国家的名义。这些不正常的财富转移使得财富越来越集中,我们的社会才越来越两级分化,我们的经济才越来越只能依靠投资和出口来带动,等到集中的财富不得不进行新一轮的破坏性分散时,我们面对的只有灾难。
  财富的分散支持个体的独立和自由。我们的古代中国相对自由一些,生产发展快一些,所以造就的文明更加灿烂辉煌。古代西方限制更多,人民更渴望自由,终于于近代率先赢得了自由,大大发展了生产力,进入更加丰裕的社会,赢得了更加幸福的生活。而现在我们却落后了,所以我们要警惕财富的转移,简言之,生产可以集中,财富却应分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7-20 21:01:42
D00F 发表于 2011-7-20 20:44
市场经济下,企业厂商为利润而生产是不争的事实。
你说的这一点,只是事实的一个侧面。请不要以偏盖全,否则会走向一种意识形态化的判断,与学术相背离。

在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如果仅仅是为利润而生产,他就不会有利润。企业只有通过创新,获得消费者的订单,才会有利润。

那些长盛不衰的现代企业,都建立了先进的企业文化,没有任何一家的文化是把利润放在第一位的。

所以,你的很多观点很陈旧,很政治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21:23:41
bangfu999 发表于 2011-7-20 21:01
D00F 发表于 2011-7-20 20:44
市场经济下,企业厂商为利润而生产是不争的事实。
你说的这一点,只是事实的一个侧面。请不要以偏盖全,否则会走向一种意识形态化的判断,与学术相背离。

在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如果仅仅是为利润而生产,他就不会有利润。企业只有通过创新,获得消费者的订单,才会有利润。

那些长盛不衰的现代企业,都建立了先进的企业文化,没有任何一家的文化是把利润放在第一位的。

所以,你的很多观点很陈旧,很政治化。
  你说的这一点,只是事实的一小部分,请不要以偏盖全。企业不创新,也能获得订单,照样有利润。
       文化是民族的,国家的,企业哪来的文化?要多学习啊,别上当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21:29:52
吴本龙 发表于 2011-7-20 21:23
你说的这一点,只是事实的一小部分,请不要以偏盖全。企业不创新,也能获得订单,照样有利润。
       文化是民族的,国家的,企业哪来的文化?要多学习啊,别上当啊!
你说的是垄断企业。现在南方大量企业倒闭,首先倒闭的是简单的加工业、贴牌企业。这种企业对创新的依赖性不强,也就缺乏抗风险能力。你懂的。

企业文化是存在的,客观事实,不同于民族文化,更不同于国家文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22:05:53
企业首先是为利润,文化只是为了长久的利润!当然也有为事业做的,当不是经济学范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0 23:15:43
D00F 发表于 2011-7-20 22:05
企业首先是为利润,文化只是为了长久的利润!当然也有为事业做的,当不是经济学范畴!
市场经济中,企业是利润、质量、品牌并重的。泰罗制时代,企业的理念是“成本领先”,利润第一。但那个时代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中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中国还存在)。

许多优秀上市公司,公司的高层经常谈到的是创新、品牌、质量、服务,利润是放在次要的位置上说的。尽管,你可以说“品牌、质量都是为了利润”,但是,任何一个现代化的竞争性企业,如果把利润放在第一位置来宣讲,这个公司离亏损乃至破产就不远了。

在中国,相当多的马派经济学家,在提到企业的时候,所想到的还是“泰罗制”,全然不知(甚至不愿意知道)现代企业为何物。

这不是经济学思维,是政治思维,你懂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