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并不是第二大经济体
2011-7-22
这两天,媒体纷纷报道中日经济总量的对比,并加以热评。 日本内阁府2月14日公布了2010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的经济数据,2010年日本GDP为5.474万亿美元。对比此前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中国GDP为5.879万亿美元,中国全年GDP首次超越日本。 对此,有人点评:日本GDP规模排名全球第三,结束了长达40多年“第二”的地位。 中日经济总量的排名换位,事实如此。 但加上去的评论却有点问题,尽管热评似乎已经很冷静了。 我想提请国人特别注意的是,规模比较的着眼点应该是“经济体”,而不是国家,二者大有区别! 经济全球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经济的区域化,因而,我们在进行国际比较时就不能不考虑到并看重这个因素。不然,其现实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大家知道,当今世界上经济区域化的极致便是欧盟(EU)。于是,我们就经济总量说雌论雄时,最不可看漏的就是欧盟! 在网上乱翻,看到了2008年世界各国的GDP排名,据说是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的The World Factbook。其载:欧盟27国的GDP为18,930万亿美元,而美国则是14,330万亿美元。 啊,闹了半天,若以经济体来论,美国不一定就是世界老大!还有欧盟紧紧相逼哪! 欧盟,因美国超霸而起。欧洲的政治精英深深知道,老牌帝国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与美匹敌。单枪匹马不成,要想切实保护各自的国家利益,唯一的办法只能是结成区域联盟,方有些许可能与美国抗衡。 欧盟的创立和发展几十年坎坎坷坷。固然有其内部原因,但最大的负面因素就是来自超级霸主美国的掣肘。试想,如果没有美元的打压或竞争,欧元何以一贬再贬,如此不堪?如果把经济竞赛比作货币战争,那主战场就绝对是美元与欧元的对阵。 不管步履怎样艰难,欧盟一体化还是趋向于成功的。而有欧盟跟美国在前,中国怎么就敢妄言“第二大经济体”的位子?单是经济总量,就还差着至少几十年以上的光景哪! 其实,判断中国是不是第二,有一个很有效的办法,那就是看看美国对中国的现实态度。 想当初,日本是的确做过世界第二的,当时的欧盟还不那么成体统。从美国数下来,就挨着日本了。即是第二,就得享受相应的政治待遇,就得切实体验其中酸甜苦辣各番滋味。 美国是咋对付日本的?世人皆知,一个“广场协议”做文章,就压出个二十多年的经济低迷。日本跟美国可同是资本主义制度啊,血缘上亲着呢。更加上二战跑到人家国土上扔原子弹,还欠着道义上的良心债呢!软硬实力兼施,照样是搞死你没商量。 历史屡屡告诉我们,美国是一个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国家,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亲娘舅来依然不成。偏偏美国的卧榻又是那么大!需要的时候,人家可以是美洲国家,也可以是欧洲国家,可以是大洋洲国家,也可以是亚洲国家。压根儿不需沿用“日不落”三个字,在美国政客内心里,在世界任何地方,星条旗永不落。 中国的社会制度与美国大有不同,苏联倒台后,这就上升为美国政客们最不能容忍的。为什么美国还没有像折腾日本那样来折腾中国呢?说他们不想?肯定是违心之论。所谓“亡我之心不死”,倒是句大实在话。可为什么还没有来下死手?似乎是雷声大雨点小?我以为,其中一个重要理由是“还不屑”。 之所以“还不屑”,说穿了,就是中国还不够强大。即使中国是对手,也不过是个“发展中”的对手,是潜在的。起码现在还轮不到中国来直接对阵,还有更大的块头需要美国去应付。一言以蔽之,中国还不是“第二大”。 有的国人不识此相,他们骄傲地认为:当今的中美实力对比超出了当年的日美对比,美国是欲折腾中国而不能。 不能断定此说毫无道理。全力对付中国,美国现在确实腾不出手。与穆斯林世界的冲突,俄罗斯的重新崛起,“流氓国家”的捣乱,都会让“世界警察”分心。但最需要美国给力且悄然的,还是与欧盟的竞争,是尽一切可能延缓欧盟一体化的进程。欧盟的一体化,不光是经济的,还是政治的、外交的、社会的、文化的,甚至是军事的。无论哪一方面,都是美国所不乐意见到的。 只是因为欧盟的存在,我们才稍稍好过一些。所谓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说白了,一种偏安而已。 大棋局如此。而当下国人最该明了的,即本文标题所指。
作者:天津财经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邱东 来源:《中国统计》201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