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经济学论坛 三区
›
产业经济学
我国服务业区域发展研究
楼主
snxl
2168
4
收藏
2011-07-23
本课题研究是在国务院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支持下完成的。课题组整理、汇总了
2008
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获取的有关三大经济圈(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约
160.33
万个各类服务业法人单位的基本情况统计数据,并对汇总后的数据按照调查单位的单位标志、从业人员、财务收支、资产状况等主要指标进行细致、纷繁复杂的汇总整理,获取了
220
张左右的相关数据表,并经过认真梳理研究、对比分析,完成了本报告。本报告分析了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发展现状,探索了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发展特征以及影响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三大经济圈相对先进的服务业区域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及发展经验进行了总结,最后对三大经济圈未来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一、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服务业发展速度较快
近年来,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增加值呈不断上升趋势,由
2000
年的
15134
亿元增长到了
2008
年的
55174
亿元,年均增速为
17.6%
。虽然在三大经济圈地区增加值中工业的比重(
48.3%
)仍然大于服务业比重(
42.2%
),但是这个差距正在减小,有平分秋色之势。
2008
年,三大经济圈服务业所创造的增加值比重仅为
42.2%
,显然与发达国家服务业占比
80.0%
以上的份额相差甚远。因此,我国服务业未来发展的空间仍然较大。
(二)三大经济圈服务业法人单位多,约占全国服务业法人的四分之一
2008
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
709.9
万个,其中从事服务业的有
656.4
万个,比
2004
年增长了
27.5%
;三大经济圈共有服务业法人单位
160.3
万个,占全国从事服务业法人单位数的
24.4%
。
(三)服务业整体吸纳就业能力强、贡献大,从业人员存在“双短缺”现象
2008
年末,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共有企业从业人员
2687.83
万人,非企业从业人员
811.45
万人,合计占三大经济圈全部从业人数的
41.2%
。这充分说明了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强大,也表明服务业对整体就业贡献较大。
从三大经济圈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技术职称来看,三大经济圈服务业普遍同时存在缺乏高技术职称人才和缺乏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的“双短缺”现象,其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从业人数仅占到总人数的
12.0%
左右。从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得到数据来看,珠三角经济圈中服务业从业人数中高级技工占比
7.1%
,而长三角经济圈占比仅为
5.2%
,环渤海经济圈的占比为
5.0%
。更值得注意的是三大经济圈服务业中具有技术等级证书的占总从业人数的比重均低于
5.1%
,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四)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
三大经济圈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这四个行业法人单位数占服务业的比重都较高。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各行业发展水平存在不平衡的情况,特别是珠三角经济圈有
30.9%
的现代服务业单位,而环渤海经济圈的现代服务业单位则仅占到服务业单位数的
19.3%
。
2008
年三大经济圈服务业法人单位总数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这三个传统服务业的比重都在
35.0%
以上,表明在经济活动单位中,传统服务业仍占多数,也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传统服务业的主体地位尚未动摇。
(五)现代服务业经济效益高过传统服务业,行业之间经济效益差距巨大
由于各行业本身的特点以及各行业劳动者的素质的巨大差异,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经济效益出现严重失衡现象,行业经济效益差距较大。
2008
年,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各行业营业利润合计中现代服务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占到
53.0%
,高过传统服务业的经济效益。
二、三大经济圈服务业区域发展比较
(一)三大经济圈服务业法人单位分布呈现阶梯状
长三角经济圈的服务业法人单位数比珠三角经济圈多了
58.73
万个,比环渤海经济圈多
49.32
万个。珠三角经济圈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占全部法人单位数的
83.0%
,而长三角经济圈为
74.3%
,环渤海经济圈为
65.4%
。这种阶梯分布也预示着三大经济圈服务业的总体态势。
(二)三大经济圈服务业非内资企业比重由北向南依次增高
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类的服务业法人单位数呈现由北到南增加的态势,珠三角经济圈非内资企业法人单位数占比最大为
4.3%
,长三角经济圈占比
2.9%
,环渤海占比
2.2%
。
在三大经济圈的服务业行业分布上,传统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数最多,现代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排在第二位。环渤海经济圈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数的
8.5%
,在三大经济圈中最低,但是其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单位数却较高,达到了
22.4%
;珠三角经济圈正好是跟环渤海经济圈相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到
16.6%
,而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仅仅占到
7.8%
。
(三)环渤海经济圈传统服务业对就业的贡献率较高
环渤海经济圈批发和零售业从业人数占该地区总从业人数的
20.7%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占比
17.4%
,教育从业人数占比
12.5%
;对比其它两大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体现了其传统行业在吸纳就业方面占优势的特色,表现了其强劲的发展后劲。
(四)长三角经济圈服务业人力资源充足,分布较均衡
与其他两大经济圈相比,长三角经济圈人力资源分布较均衡,服务行业中从业人数占比达到
10%
以上的行业有:批发和零售业(
22.5%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12.5%
)、教育(
11.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0.4%
);与其他两大经济圈相比,长三角经济圈从业人员学历水平较高,尤其是上海市,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人员占上海市服务业就业总人数的比重是
13.3%
,此比例也远高于江苏省和浙江省。
(五)三大经济圈服务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呈现“二二四”现象
三大经济圈在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上是大致相同的,大学专科及以上占比,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分别为
29.6%
、
23.8%
和
25.3%
;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分别为
39.0%
、
46.3%
和
40.7%
。可见具有高中学历和大专学历的从业人数都占到了
50.0%
以上,这也反映服务业人才受到尊重的一个现实。
(六)三大经济圈服务业从业人员存在“双短缺”现象
从三大经济圈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技术职称来看,三大经济圈服务业普遍存在缺乏高技术等级的人才,因为高级技术职称的从业人数仅占到总人数的
12.0%
左右。在这一方面,环渤海经济圈的高级技术职称人才占比较大,达到了
14.9%
。
三大经济圈普遍存在着技工(特别是高级技工)短缺的现象,从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得到数据来看,珠三角经济圈中服务业从业人数中高级技工占比
7.1%
,而长三角经济圈占比仅为
5.2%
,环渤海经济圈的占比为
5.0%
。但是三大经济圈服务业中具有技术等级证书的从业人数占总从业人数的比重均低于
5.1%
,这个才是最需亟待解决的。
(七)三大经济圈服务业企业资产总量内资企业占据主导
2008
年末,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及珠三角经济圈服务业企业资产总额分别为
128069
亿元、
251000
亿元和
153000
亿元。从企业资产总额上来看,长三角经济圈服务业规模最大,最小的是环渤海经济圈。
从登记注册类型上看,
2008
年末长三角经济圈服务业企业资产总额中内资企业占到
90.8%
,高于环渤海经济圈的
87.8%
和珠三角经济圈的
87.5%
。虽然三大经济圈服务业企业资产总额中内资企业占比最大,但与内资企业单位数的占比相比还是有所下降。
(八)三大经济圈服务业企业呈“百家争鸣”态势,股份制和私营企业“开花”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企业法人单位数,到
2008
年末,内资企业中股份有限公司占比最大,三大经济圈都在
30.0%
以上;其次是国有企业,占比都在
20.0%
以上;有限责任公司跟随其后,股份制和私营企业四处“开花”。总体而言,三大经济圈在内资企业中的构成情况是一致的,只存在一定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私营企业在长三角经济圈占比较大,达到了
18.0%
,珠三角经济圈占比为
13.4%
,环渤海经济圈占比为
11.1%
。
(九)三大经济圈内资企业营业收入占比较大,外资企业营业收入占比较小
分析表明,
2008
年三大经济圈服务业企业全年营业收入总计已达
204483
亿元,其中长三角经济圈达到了
122000
亿元,珠三角经济圈达到了
44100
亿元,环渤海经济圈达到了
38383
亿元;相应的主营业务收入则分别依次是
120000
亿元、
43400
亿元、
37854
亿元。三大经济圈主营业务收入占到全年营业收入的比重都达到了
98.0%
以上,三大经济圈之间差异不大。三大经济圈服务业企业全年营业收入中内资企业占的份额最大,一般都在
85.0%
以上。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的全年营业收入比重则仍然很小,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一样都在
10.0%
之下。
三、三大经济圈服务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因应之策
(一)环渤海经济圈服务业发展要在保持现有发展态势的前提下,做好:
1
、扩大经济规模,充分发挥规模优势。
2
、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经营性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建设。
3
、鼓励民间投资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研发、新材料研发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性服务业;投资科技基础设施、科学普及设施建设和ZF科技项目研发。
4
、支持民间投资者以购并、租赁、托管、参股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以多种方式承接国有资本退出,提高服务业领域的市场化程度。
5
、统筹协同机制,充分依托区域优势。
(二)长三角经济圈服务业发展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
、加速长三角经济圈一体化进程,整合区域政策,完善长三角区域共同市场。
2
、充分发挥上海的龙头作用,培育壮大上海市金融和航运服务业,带动三角洲其他两省服务业共同发展。
3
、利用资源优势和禀赋,走出服务业产业同构误区,寻找符合自身特点的服务业作为服务业发展的突破口。
4
、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解决好人力资源“双短缺”问题。
(三)珠三角经济圈服务业发展则要充分利用“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努力做到:
1
、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
)》,大力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一体化建设。
2
、积极推动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服务业发展。
3
、积极促进广州、深圳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打造其区域服务业核心城市地位。
4
、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创新服务业形式和创造新的业态。
5
、充分发挥珠三角经济圈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与港澳、与泛珠三角区域在服务业领域的合作。
(研究参考资料
2011
年第
32
期)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snxl
2011-7-23 14:19:18
《我国服务业区域发展研究》课题组
组长:林洪
成员:李碧花、毕新华、苗征、曾志镒、黄博明、胡胜杰、胡海妹、景曼、阮春伟、邱天、谢俊云、彭文霞
审稿:雷平静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spiller
2011-7-23 14:33:47
不错,谢谢分享哈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scofieldkang
2011-7-23 14:55:41
收藏了,我很感兴趣,可是有点有心而力不足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offandon
2011-7-29 23:02:59
谢谢分享。。。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2008年)《服务业发展研究》光盘版(浙大出版社)
求助---谁有关于服务业发展研究方面的论文
区域发展研究热点求教
求助文献.地方ZhengFu间竞争与区域发展研究
文献求助.地方ZhengFu间竞争与区域发展研究
服务业的模块化发展研究
求CNKI论文《区域发展研究的兴起与演变——兼谈发展中国家区域发展》
长春市朝阳区富锋分区区域发展研究报告
求 工业园区与区域发展研究 雷鹏
服务业创新与区域发展策应:深圳个案
栏目导航
产业经济学
行业分析报告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求助成功区
金融类
R语言论坛
热门文章
2026“课题申报”抢跑号角的已吹响!国社科 ...
CDA 认证考试大纲 2025 重磅更新:一二级考 ...
CDA 数据分析师:特征处理核心指南
电子行业深度报告:量子深潜-计算篇:从比特 ...
中国财经文本语料数据
深度学习入门 5 生成模型
您提出了一个足以获得诺贝尔奖的核心概念— ...
您提出了一个足以获得诺贝尔奖的核心概念— ...
2025年10月23日黄金行情分析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2000-2024年)
推荐文章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高校老师和学生都在偷偷上的智能体课,到底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