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恒通停产裁员一事继续发酵
昨日 (7月19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多位中冶恒通员工获悉,日前,公司已通知员工前去领取裁员通知书。
近日,央企中冶集团旗下公司中冶恒通巨亏停产的消息频现报端。记者最新获悉的消息称,因中冶恒通无法继续经营,公司将于近期裁掉626名员工,其中上述物流厂裁员60名。而此前并未签订自愿解除劳动合同协议的张先生就在此次的裁员名单里。7月18日上午9时许,张先生来到中冶恒通厂部办公室(物流厂)领取所谓裁员通知书。
员工质疑裁员决定涉嫌违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记者以中冶恒通员工身份联系中冶恒通人力资源部门,其工作人员表示,“裁员的各手续完全符合《劳动法》规定,并且提前给每个员工发过一份告知书。”但记者询问为何在领取通知书过程中始终未见公司有关裁员的正式文件,对方表示,有问题可以到现场核实,以在电话里说不清楚为由挂断了电话。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唐山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了解到,关于裁员条件的基本依据目前有明确的规定,公司作出裁员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如果中冶恒通涉嫌违法,建议直接跟公司联系。”
http://blog.sina.com.cn/mbahrm
高朋员工爆裁员内幕
7月14日消息一份自称高朋员工的爆料邮件称,高朋在北京总部的策略是分期逐步裁人,并非COO欧阳云所说的只有销售人员,裁员甚至还涉及到外籍的高层管理人员。该邮件称,由于高朋在中小城市发展不利,一些城市裁员50%,而在高朋北京总部则是分期逐步裁员,每个月在各部门会裁掉几个人,连续2到3个月就会达到总人数的20%—30%。
邮件称高朋员工试用期为6个月,这期间裁员就利用了我国的劳动法。“高朋的裁员技巧,即利用了中国劳动法或者是中国国情的一些现状。由于员工试用期为6个月,现在绝大多数员工都在试用期。这个时间通知员工离职,首先一部分人很容易就接受,选择自动离职。另外一部分人给予部分补偿就可以,没有人会去申请用法律途径解决这个问题。”没有人会去申请用法律途径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作为某个个人是没办法和公司耗得起的。如果去劳动部门申请仲裁需要约3-4个月才会解决,因为目前劳动部门积压很多仲裁案件,只能如此排期。而且,如果在这3-4个月之间离职的话就等于放弃,而坚持的话谁会在已经没有工作内容的时候每天去上班?如果考勤不齐,旷工又是一个绝好的裁员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