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26 1
2011-07-26
《百姓眼里的经济学》博客
闲的无事,看到乱糟糟的经济和闹哄哄的讨论,忽然对经济学感了兴趣。努力的读过一些经济学家的文章,发现这非一般人所能为,只能那些具有发达大脑的人才能做得了这种事情。
大概经济行为必须和政策、人、市场等等变动因素都有联系的缘故,各种学说和论点也五花八门。经济学家想起一点就能连成一片,将事情延伸开来。假如有一个经济学家讲给我等门外汉听,感觉高深莫测外只能频频点头。如果要听两个经济学家演讲,那是非要糊涂不可,晕眩发呆了。有三个,就得搭台子配鼓乐了。
似乎经济学家自己也辩论个没完,各说各话,滔滔不绝,但又始终达不成一致意见,好像互相也并不懂得。给外行看来如此这般,将会那般,就如同算命先生,准不准只能等结果出来才能验证。验证对了就当做谈资,错了的却也能找出理由予以化解,因为变化的世界始终是会变化的,找出理由不难。难怪小民调侃:没有专家,只有赢家和输家。明智点的,就变得圆滑老道起来,讲的复杂晦涩,结论不清,猜得出来猜不出来就看听者自己的悟性了。
我不知道经济学是谁发明的,但我敢保证是一帮聪明人发明的。不然怎么会发明出衍生金融工具,据说是通过极其复杂的公式然后告诉投资者会赚钱的答案,就能让人掏钱出来,也因此才有了金融危机。我很好奇经济学家和金融危机到底哪个先出现的,但愿不是什么鸡生蛋蛋生鸡的老大难问题。不过对于普通的民众,世界变得越来复杂难懂,明明自己干活挣的钱,怎么就会贬值了呢?
但经济学总有起源,经济学服务的对象也要搞清楚。看到什么“羊群效应”一类的词汇总让我有被侮辱的感觉,不免怀疑经济学最初是作为统治工具被发明出来的。如果这样,那它的理论基础就存在偏差。西方人大概很得意自己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贡献,把对自然物质的研究精神用来研究人的行为,活生生的人就只是计算公式中的一个量了。在我看来,西方发明的所谓经济学,其服务对象和研究方法都有问题,那么不断的经济危机也就在所难免。
既然经济是由人形成的,就还是要先弄懂关于人的道理。中国古代就有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论述,那是古人于天地之中冥想出来的最朴素和原始的观点。和人打交道,无非就是要把“德”放在首位,离开了这个基础,搞不明白服务的对象,恐怕连经济学家自己也会被所谓的“术”迷惑的六神无主了。人是由众多百姓组成的,其实很多道理和问题我看倒是简单的百姓看得透彻,还是俯下身多听听他们的声音吧。东西方思维模式本不相同,很期待能够把复杂问题凝练的简单的中国人能够创造出真正的有益于社会的经济学。
经济出现了问题,就不得不反思为什么有着过人大脑的经济学家没能发挥作用,毕竟马后炮不能解决问题。我想肯定有看得清楚明白的经济学家,但好像又缺点什么?缺少的是古人崇尚的“文死谏”的精神。不要拿孔子说的“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来安慰自己,毕竟现在属于我们的只有一个祖国。
想起钱老临终之问:“为什么我们培育不出杰出人才?”于经济学来讲,我认为就是要有心系百姓的情感和为民请命的气节。我有信心,中华民族能够出得了经济学大家,在此先行替后代子孙们拜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7-26 12:27:56
目前是小丑,在不太长的时期将是人类社会进步最伟大的推动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