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89 6
2011-07-26
《百姓眼里的经济学》博客
昨天刚在新浪财经论坛之财经纵横板块发了一个《高物价是被固定资产这泡尿憋出来的》,想想还有很多关于通胀的话要说。
说实话,我是10天前看到北大周其仁教授的《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博客,多期娓娓道来的有关货币、通胀、汇率制度才使我逐步浅显的了解相关经济学问题。他是一个好老师,文章通俗易懂,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也促使我有感而发,弄了一个《百姓眼里的经济学》博客,真心感谢周教授。但有些观点,也自然而然的提出疑问。我知道网上对于人民币要升值的呼声很多,但我只认真的看过周教授的文章,所以也只能不礼貌的向周教授表明我的看法。
比如,改变汇率机制,让人民币升值我是坚决反对的。
一、首先购汇增发人民币不是物价上涨主要原因:
看一组数字“2010年全国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其中,出口15779亿美元,进口13948亿美元,贸易顺差1831亿美元,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人民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14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998亿元”。我只有企业管理的经验,所以我用企业成本变动方法分析这组数据:固定资产形成的折旧和摊销按照10年计,新增2.3万亿折旧成本,这块是新增成本项目。国内生产的商品包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998亿元和出口约10万亿元人民币,共计约26万亿。可以看出,由于固定资产折旧等造成成本增加约9%。购汇增发人民币约1.2万亿,即使都加到生产的26万亿商品身上,形成物价上涨不足5%。假如没有出口,没有顺差,那么可以看到固定资产折旧2.3万亿将给用于国内消费的不到156998亿商品形成超过14%的账面成本上涨。因为即使没有出口,我确信也不会带来国内物品的丰富,老百姓手里没钱,超市里货物很多。而且这里只算大帐,具体企业生产,由于出口减少带来的产量下降同样也会带来其他的成本增加项目,极端看如果出口为零,那么产量将会下降38%,成本当然将会大大增加。人民币升值不单单会加大出口企业的成本,国内商品的成本同样会增加。(当然,当年发生投资会在下年发生折旧,我只有在网上搜到的2010年数据,还是那句话,按照这个算法,算大帐。)
所以我认为,引起中国通胀的原因,不是钱多于物造成的,而是主要由中国特色的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型发展模式造成。
二、人民币升值会带来严重经济内伤
1、人民币升值不会使物价降低,不会由于出口减少而带来国内商品的更加丰富,只能使物价更高。具体分析见以上。
2、人民币升值会创伤实体经济。
目前汇率制度实际上使我国形成了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两个圈,也由此造就了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和世界加工厂的称号。问题是,依照我国目前现状,出口并不会导致国内供应减少,相反,出口对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花色品种和改善产品品质都有帮助。如果一旦国内供应发生短缺,这些捶打过的企业马上就会热火朝天的给填补上。钱多了,货也多了,那岂不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改变汇率机制,人民币升值,确实能起到直接减少人民币投放的效果。但其结果恐怕会导致两个圈越来越小,企业产能浪费、产品成本提高、加工外移、大量失业、内需更加不足、产能下降,由此恶性循环,形成内伤,再想恢复元气就很难了。这几天报道的浙江和广东出口企业频频倒闭的新闻应该引起警醒。
当然,人民币升值会带动进口增长,由此促进相关贸易服务业增长,但我始终认为,只有实体生产才能增加社会财富。什么金融、服务、贸易的发达,最终都是要为生产提供服务并依托生产的,实体经济受伤了,还给谁提供服务。
3、人民币升值会使增加民众收入的目标无法实现,进一步影响内需。
中国有体制内和体制外的说法,大概吃公家饭的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属于体制内,其他大多数挤破脑袋也钻不进去的老百姓只能在体制外挣钱吃饭。提高体制内人员收入,当然容易,一纸命令就可以了。但体制外就要依托大量的中小企业包括个体工商业自己了,大多数老百姓的收入是要依靠体制外的中小企业的好转来实现收入提高的,否则提高民众收入恐怕只能是一个空话。中国体制内外两个圈子,资金都重点扶持了体制内了。历史上看地位卑微、但竞争环境相对公平的私营工商业在哪个朝代不是创造了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到目前为止,欧美常喊的是中国夺去了他们的加工产业和就业机会,不就是大多数中小企业努力的结果吗?要相信是大多数勤劳智慧的人民给国家带来奇迹的,我也确信只有他们才能担当起继续创造奇迹的重任。我认为人民币升值只能给国内体制外大量中小企业带来更加严酷的内部竞争,而不会影响那些体制内的垄断基础材料和资源的体制内企业。人民收入无从提高甚至有下降风险,内需也无从拉动,如果再缩小,就又构成新的成本上涨,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到那时,体制内也保不住。
无论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还是现行汇率制度,都是大的政策问题,自身各有利弊,应慎重分析。我以为中国是投资拉动GDP模式导致的通胀,根本是资金分配不均衡造成的。体制内外差别,造成了我自己称呼的固定资产折旧型通胀、基础产业效率低下型通胀和行政费用挥霍型通胀,都属于成本推动型通胀(在我的《百姓眼里的经济学》博客中《一个百姓的通胀治理之道》中有描述)。这些通胀是已经将成本压缩到很小的大量中小企业所无法解决的。从源头改善才能使我国经济逐步好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7-26 11:49:21
最近没去看周其仁的观点,如果他主张升值,我举双手赞成。
这位反对者的分析错误较低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6 11:53:20
升值会增加成本一说根本经不起推敲。升值就是要让那些做自己赔国人补的企业推出,不再允许他们消耗优质资源,不再允许他们抬高生产资料价格。让他们该破产的破产,能转产的转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6 11:56:16
先学点基本货币理论再谈这个问题,你连货币与商品及价格之间的关系都没搞清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6 12:09:41
bhs123 发表于 2011-7-26 11:56
先学点基本货币理论再谈这个问题,你连货币与商品及价格之间的关系都没搞清楚。
少拿这些唬人,我学过大部头的《货币金融学》。不懂反思的人学经济学和金融学一定会是一种悲哀!因为这个领域的知识体系烂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26 12:11:11
人民币升值进口企业可以降低进口成本吗?现实中,由于人民币升值,我国进口企业并没有享受到升值带来降低进口成本的收益,这是因为国外出口商坚持以人民币作为计价与结算货币。其次,升值会导致国际热钱通过虚假的国际贸易等渠道进入中国,加剧了国内通货膨胀。再次,升值虽然可能减缓出口增加,但并不表示这些商品是国内需求商品,而更多是国内产能过剩产品,由此使得外向型中小企业由于人民币升值、用工成本上涨不得不缩减实体投资,进而转向国内囤积原材料、炒作房地产等投机业务,不仅加剧国内就业困境,而且也加剧国内通胀。那种寄希望人民币升值来解决国内通胀的想法是非常教科书式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