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经济大国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首都经济圈。从伦敦、巴黎、东京、首尔等城市发展历程看,大都发挥了引导带动作用,在周围形成了庞大的都市圈和经济圈。许多国家首都经济圈创造的生产总值都占其国家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经济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今世界的发展展示了一个“集聚支配着经济发展”的世界地图,经济集聚成为提高效率的途径和手段。从推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需要出发,我国必须加快培育新的实力强大的经济圈,在实现首都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打造引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又一核心。
其次,发展环首都经济圈有其重要意义。建设环首都经济圈有利于促进京津冀地区快速协调持续发展:将会更加全面、深度地整合北京周边地区的经济、产业、环境等资源,为这些地区构筑更好的发展环境,拉动周边地域的全面发展。建设环首都经济圈有利于缓解首都发展性增长压力:可以通过首都周边地区的成长壮大,卫星城、产业园区和基地的全面建设,承接首都部分产业功能和社会功能,吸纳就业、缓解交通,拓展首都发展空间,有效减缓首都的各种压力。建设环首都经济圈有利于实现河北省的跨越式发展:河北省可以顺应区域合作发展大潮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依托北京、服务北京,坚持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的思路,有效承接首都产业转移和功能的有机分散。
如何加快首都经济圈的发展?
一是增强城市互动,构建合理分工协作的城市发展体系。环首都经济圈的建设应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和优势,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前提下,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
二是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实现交通网络一体化。加快北京与周边各市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必然使京津冀地区规模效应更明显,从而加快人流、物流的发展,这对于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是具有促进意义的。
三是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构筑高效协调的一体化制度体系。京津冀地区在产业、环境保护等方面已有一定程度的合作,但现有的松散型区域发展协调机制只能形成原则性的“共识”,很难有效推进经济圈内具体领域的协调发展。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环首都区域协调的体制机制,形成全面系统的制度体系。
四是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旅游业发展。借鉴国外经济圈在城市中心周边一定区域内设置大面积绿化带的做法,对核心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并采取措施实现对城市中心区域的无序膨胀的遏制。延伸旅游、构筑环首都圈旅游大市场,也是环首都圈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