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家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建言献策
把管理体制化繁为简,返璞归真——提高国家整体的管理效率
文\燕中伟
前言:
在历史以来的管理体制下,没有权力不能行使管理的责任,更不能完成管理的任务。有了权力,又不能杜绝腐败的滋生。人类自有历史记载以来,腐败一直是治国理政中的一个毒瘤。如先秦时期的“三风十愆”,齐国的“五官制度”,汉代的“三互法”,西汉的“受吏投民书”等等。可以说每一个时期的法律法规,都会在前朝的基础上更新完善加强对腐败的治理。但是直到今天,腐败依然是治国理政中不可根除的威胁。这是为什么?
-
其次,自人类有史料记载以来,人类所使用的生产方式就是私有制的生产方式。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深刻地揭露了私有制的弊端:其是制造两极分化的罪魁祸首,是造成人与人之间情感分立的毒蛇。见《共产党宣言》:私有制,它让“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之外,再没有别的任何联系”。由这两点:私有制是制造阶级矛盾运动的原罪,是制造人类历史“恶性循环”发展规律的原凶。
-
除此之外,我们在研究中还发现,私有制经济的发展还存在着百年周期率。
至此,明明知道私有制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生产方式,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摆脱私有制的生产方式呢?
其三,不知道有没有人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正常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渴望和平、稳定、和谐的生活,可是为什么总是有人要去违法犯罪?如果说在社会经济落后时期,人们被生活所逼去犯罪,被逼上梁山,那么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今天,只要勤劳,每一个人都能吃饱穿暖。然而社会犯罪率却相反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提高,而不是在减少?这个问题相对前两个问题,已经无限极近每一个人的生活,每一个人仿佛都能解释其原因,但是怎样才能让人不再去犯罪?就再没有一个人能拿得出可行的方法。
-
以上四个问题:是不是让我们有一种感觉:社会的运动,不是以我们的意愿或是意志去发展,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控制着。我们的一切努力只是在和这只无形的大手作艰苦的斗争,终究都是一次次的功亏于溃,又一次次的从头再来。
直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人类仿佛看到了曙光。马恩格斯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共产主义原理,结果迎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选择。就是你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你就要放弃经济发展,反之亦然。
-
当前西方治国的主导思想:大力发展经济,以高福利来建设精神文明。欲求鱼与熊掌兼得。显然,从长远期发展的角度看,高福利是自己给自己挖掘坟墓。因为若有一天国家支付不起这些福利了怎么办?法国就因为国家减少福利开支,已经出现过民潮。更为重要的问题是:高福利和惰性是正比关系。除此之外,人们的幸福感指数随着福利时代的形成和发展到今天,不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提升,而是在下滑,社会犯罪率居高不下。这是当前世界上以经济建设为主的国家共同面对的难题。当然,那些追求精神文明建设的国家,比如朝鲜、古巴他们却面临着经济落后的困境,面对贫穷的忧伤。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让我们处于一个选择的十字路口。
-
我们何去何从?是继续这种选择性的发展,还是努力探索“双明”同步发展的新道路?笔者的主张是探索“双明”同步发展的新道路。写下这篇文稿,正是笔者多年来对这个问题探索得到的心得。愿能与社会各界朋友一起讨论社会如何建设与发展之路,找到治国理政的良方良策。
-
本文稿总分三大部分:
一、 从阶梯式管理结构和原理中认识上述问题:腐败、犯罪和为了经济发展不得不实行私有制生产方式的原因。
二、 循环式管理体制,即化繁为简后的管理体制。讲述从根本上消亡腐败、犯罪和私有制的原理。
三、 概要讲述私有制向公有制和平演进原理。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笔者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展开对社会发展的研究和认识,以及从管理体制的角度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法论,这在学术界来说上属首次。因此在阅读时要克服的问题是:其一,从来没有人研究和讨论过这个问题,这个议题本身能不能成立?不要一开始就抱着否定的态度。其次,阅读时注意结合现实进行思考。本文稿所研讨的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现实出发。可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学术话题,也是课题。
下面进入正文。
-
一、阶梯式管理体制
(一)、阶梯式管理结构和管理原理
人类有史料记载以来,所运用的管理体制就是阶梯式管理体制。所谓阶梯式,顾名思义就是从高级逐级而下这样的管理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中,A、B、C、D、E……H,依次表示为:中央级、省级、市级、县级、镇级……和人民,这便是有史料记载以来,人类管理体制的结构。其管理流程:管理从中央级开始逐级的管理而下,意见的反馈又逐级而上。我便把这个管理流程称为“来复式”管理流程。“来复式”管理流程也就构成为阶梯式的管理原理。
正是阶梯式管理体制的结构和管理原理,制造了人类有史料记载以来,我们无法根除的腐败问题,犯罪问题,和为了经济的发展不得不实行私有制生产方式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一步步的来解开人类这个千古之秘。
-
(二)阶梯式管理体制,形成社会矛盾和矛盾运动原理
1、社会矛盾形成原理
其一,从上图中我们可以一目了然,阶梯式管理体制这是一个不平等的管理关系。
其次,我们从管理的流程中来认识阶梯式管理体制是一个不平等的管理关系:
在阶梯式中,BCDE……我们总称其为中间级,就是说:阶梯式管理体制由中央级、中间级和人民组成。各自的职责划分:中央级为最高的管理机构;中间级为地方的管理机构;人民在管理式中为最末级,也就是阶梯式管理体制的最终目的和对象。就是说:中央级对中间级有管理的作用力,中间级对人民有管理的作用力,而人民管理什么呢?只有管理好自己的劳动工具,不具有对管理者反管理的能力。
-
如此一来,在阶梯式中人民与管理者的关系就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权力与平民的关系。因此这是一个不平等的管理关系。
-
不平等就意味着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
在奴隶制时期,这个不平等的管理关系演变成为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就是奴隶本身也成为奴隶主的劳动工具,属于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到封建制时期,这个不平等的管理关系演变成为地主与农民的关系。这里的剥削要文明一些,劳动人民有了生存权。地主的剥削只表现在高利贷、高地租等等。反正是想尽一切理由对劳动人民劳动的榨取上,但是对劳动人民本身不再具有奴役的权利。随着人类管理文明发展到今天,法律法规不断向维护人权的发展,国家方针政策不断趋向于维护广大人民基本利益的发展,这个不平等的管理关系演变成为资本家与自由民的关系。资本家对工人的榨取和地主对农民的榨取是一样的。只是在新时代国家有最低工资上线,和国家全方面的发展生产力,让工人有了择业的自由和广阔的择业的范围,使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比地主要和善一些。甚至为了能招到工人,资本家不得不塑造出平易敬人的形象和高工资高福利的手段,使工人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水平相对封建制时期而言,向更高的文明迈进一步。另外官员在这里的剥削以相当的人性化,让被剥削者“自觉自愿地拿来”,就是行贿受贿。
-
只是压迫和剥削无论演进到有多么的文明时代,它的本质就是以权欺压良善,和无偿占有别人劳动的这一本质不会改变。
有压迫有剥削就会有反抗,这便是人类历史有记载以来直到今天依然处于矛盾中运动的根本原因。
总结起来一句话:不平等是人类社会中一切矛盾形成和运动的根源。
这便是阶梯式管理形成社会矛盾的原理。下面我们接着来认识阶梯式管理实现社会矛盾运动的原理。
-
文稿过长,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