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经济学论坛 三区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发现与发明——关于科学的故事
楼主
包不同
23049
169
收藏
2011-08-01
科学理论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发现新的事实,同时不断发明新的理论去进行解释的一个过程。
而不是相反----发现理论、发明事实。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030611305
2011-8-1 18:17:27
の 炒客的来顶下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030611305
2011-8-1 18:18:33
呵呵 还是看不懂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包不同
2011-8-1 22:29:53
罗素主张,必须融入到过去的历史环境中去,才能真正理解前人的思想。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包不同
2011-8-1 22:35:00
我小时候乘船,总是在甲板上跳来跳去,觉得向船尾跳能跳得更远,因为我跳起来的时候船在向前运动。当然那时候我还不懂有“惯性”这回事。
当然,古人们也不懂,向船尾跳与向船头跳的距离是一样远的,这个是伽利略的发现,然后才发明了惯性这种说法。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包不同
2011-8-1 22:39:09
所以难怪古人会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想想看,如果地球以很快的速度在运动,那么应该有有巨大的风从我们身边掠过。
古人们不懂得惯性、不懂得相对运动,所以,以他们的眼光看来,地球自然是静止不动的,而整个宇宙围绕着我们在旋转。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包不同
2011-8-1 23:25:51
牛顿的万有引力说也是一个发明,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体系中,力的感念是不存在的,取而代之的是时空弯曲。
后来有更多的发现,证明爱因斯坦的时空弯曲说比牛顿的万有引力说更加贴近事实。
在日常情况下,使用爱因斯坦的公式与牛顿的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偏差非常小,但是在微观尺度或者非常宏观的尺度下,这个偏差就大到足以被我们的观测所察觉。
之所以我们现在还在使用牛顿定律,是因为他的公式比较简单,日常应用那些误差基本也可以忽略不计。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8楼
包不同
2011-8-1 23:32:55
霍金在《时间简史》的第一章中写道:
......
为了谈论宇宙的性质和讨论诸如它是否存在开端或终结的问题,你必须清楚什么是
科学理论。我将采用朴素的观点,
即理论只不过是宇宙或它的受限制的一部分的模
型,一些联结这模型和我们所观察的量的规则。
它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不管在任
何意义上)不再具有任何其他的实在性。如果它满足以下两个要求,就算是好的理论:
它必须在只包含一些任意元素的一个模型的基础上,准确地描述大批的观测,并对未来
观测的结果作出确定的预言。例如,亚里士多德关于任何东西是由四元素,土、空气、
火和水组成的理论是足够简单的了,但它没有做出任何确定的预言。另一方面,牛顿的
引力理论是基于甚至更为简单的模型,在此模型中两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和它们称之
为质量的量成正比,并和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然而,它以很高的精确性预言
了太阳、月亮和行星的运动。
在它只是假设的意义上来讲,
任何物理理论总是临时性的:你永远不可能将它证明。
不管多少回实验的结果和某一理论相一致,你永远不可能断定下一次结果不会和它矛盾。
另一方面,哪怕你只要找到一个和理论预言不一致的观测事实,即可证伪之。正如科学
哲学家卡尔·波帕所强调的,
一个好的理论的特征是,它能给出许多原则上可以被观测
所否定或证伪的预言。
每回观察到与这预言相符的新的实验,则这理论就幸存,并且增
加了我们对它的可信度;然而若有一个新的观测与之不符,则我们只得抛弃或修正这理
论。至少被认为这迟早总会发生的,问题在于人们有无才干去实现这样的观测。
实际上经常发生的是,所设计的新理论确实是原先理论的推广。例如,对水星的非
常精确的观测揭露了它的运动和牛顿理论预言之间的很小差异。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所预言的运动和牛顿理论略有不同。爱因斯坦的预言和观测相符,而牛顿的预言与观测
不相符,这一事实是这个新理论的一个关键证据。然而我们在大部分实际情况下仍用牛
顿理论,因为在我们通常处理的情形下,两者差别非常小。(牛顿理论的另一个巨大的
优点在于,它比爱因斯坦理论容易处理得多!)
......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楼
包不同
2011-8-1 23:45:15
所以,地心说也好、万有引力说也好、时空弯曲说也好,都是人们发明出来的一个模型,以后人们还会发现更多的证据、发明更加精巧的模型。以后人的眼光来看我们今天的理论,就像我们现在去看待地心说一样。
根本不存在客观规律这回事儿,只有主观规律与客观事实这两样东西,所谓的“客观规律”是一个不通的词儿。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楼
长治久安
2011-8-2 11:24:34
"根本不存在客观规律这回事儿,只有主观规律与客观事实这两样东西,所谓的“客观规律”是一个不通的词儿。"
把“客观事实”与“客观规律”分清,并否定“客观规律”这个词,它是不通的、不应存在的。非常有理!规律,就是主观的东西,是主观对客观的认识,如果与客观事实相对一致,就是相对真理性规律;反之,就是错误的认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楼
包不同
2011-8-2 12:30:33
由于牛顿构建的经典物理学在处理我们日常现象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到19世纪,“决定论”的世界观非常流行。
以法国数学家、天文学家拉普拉斯(1749~1827)为代表,他在1773年解决了一个当时著名的难题:解释木星轨道为什么在不断地收缩,而同时土星的轨道又在不断地膨胀。拉普拉斯用数学方法证明行星平均运动的不变性,即行星的轨道大小只有周期性变化。并证明为偏心率和倾角的3次幂。这就是著名的拉普拉斯定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2楼
包不同
2011-8-2 13:59:26
拉普拉斯认为整个宇宙就像一部精密运转的机器,我们只要去发现这部机器的各项参数,掌握规律,就可以根据目前的状态,向前追溯或向后推演至任一时点,知道那时的宇宙处于何种状态。这就是“决定论”的由来。
如果我们生活于19世纪,也会认同这样的哲学观。
所以不难理解,生活在19世纪的马克思为什么会有一个唯物主义哲学观-----我们要发现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3楼
无知求知
2011-8-8 01:33:19
还不如说是在不断认识人类自己的偏见呢.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4楼
fd2000
2011-8-10 19:10:25
写得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5楼
包不同
2011-8-18 10:02:58
这也引起宗教信仰上的冲突。
在教会看来,上帝创造了世界万物以及所谓规律,当然上帝也有权随时改变这些规律。决定论的哲学思想触犯了上帝的这个权力。
在爱因斯坦写给玻尔信中得一句名言概括了这一冲突:你相信一个掷骰子的上帝,而我信仰完备的秩序和定律。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6楼
包不同
2011-8-18 10:26:33
(图片采自霍金《时间简史》图文版)
最初,教会接纳亚里士多德----托勒密构建的宇宙模型,因为在最外层的恒星天球以外,给天堂与地狱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7楼
包不同
2011-8-18 10:35:29
1514年,哥白尼提出了另一个模型,把太阳作为宇宙的中心(最外层依旧是恒星天球)。这当然也只是个猜想,到1632年伽利略发表的《两个世界体系的对话》时,也没能完美证明这个模型。
最终,这个体系也慢慢被教会接受,毕竟,最外层的天球之外,依旧给天堂与地狱留下了位置。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8楼
包不同
2011-8-18 10:40:43
牛顿发明万有引力说之后,留下一个悬疑,如果这些星球以及星系都是相互吸引着的,那么为什么它们没有跌落到一起呢?
所以牛顿提出一个猜想——宇宙是无限大的,太阳系外面的任何一个方向上,恒星都是无限多,受到平衡力的制约,所以它们没有跌落到一起。
这下麻烦大了,牛顿你把上帝、天堂、地狱这些东西搁哪儿呢?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9楼
包不同
2011-8-18 10:58:34
直到到1929年,哈勃通过比较天文望远镜拍摄的照片发现一个事实:远处的星系都正在飞离我们而去。
这意味着在过去,这些星系都离我们更近一些,它们不是保持不动的,牛顿理论的体系需要订正。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楼
包不同
2011-8-18 11:06:02
现在,我们都接受宇宙大爆炸的说法————宇宙始于一个奇点爆炸,经过有限的时间,变成今天这个面貌,所以宇宙是有限大的。
那么宇宙外面是什么?奇点之前是怎样的?这依旧给上帝留下了想象空间(当然你也可以想象任何东西)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1楼
包不同
2011-8-18 13:19:20
关于宇宙究竟是无限还是有限的问题,电影《美丽心灵》中有一段经典的对白,
身为数学教授的纳什向艾丽西亚(一位麻省理工物理系学生)求婚时:
纳:我需要一点证明...
艾:一个...证明?能证实的事实?
......
艾:告诉我宇宙有多大?
纳:无限大。
艾:你怎么知道?
纳:因为所有资料都是这么指示的。
艾:有人亲眼见到吗?
纳:没有?
艾:那你怎能确定呢?
纳:...不知道...我只是相信。
艾耸了耸肩:我想这和爱一样。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2楼
包不同
2011-8-18 13:24:10
不管是地心说、日心说、宇宙无限说还是大爆炸学说,都只是“相信”而已,
只不过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相信了大爆炸学说,生活在20世纪上半叶之前,就会相信宇宙无限大......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3楼
包不同
2011-8-18 13:25:46
那么,科学的相信与宗教的信仰,分水岭在什么地方?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4楼
包不同
2011-8-18 17:11:17
卡尔波普尔提出了他的观点——
所谓科学的理论,其实是我们从现实中提炼出来的一个理论模型,这个模型与现实永远存在着差距(测不准原理)。
一个好的科学理论,可以批量的提出能够被实践所检验的预言,这些预言每验证一次,我们对这理论的,相信程度就增进一分,
遗憾的是,所有的科学理论最终都会被事实证明是错误的,只是时间早晚而已。这时我们就抛弃这理论,去寻找更新更好的理论。
那些无法接受事实验证,或者不具有可错性的理论,都不属于科学范畴。
举个简单的例子:物极必反这4个字就不具有可错性,也无须经受事实检验,反正怎么验都是对的。
所以我们看见一个理论,先嫑看它说得有多对,而要先看它在什么情况下不对,如果任何情况下都对,那么这个理论肯定不是科学的理论。
或者用斯宾诺莎的话来说:规定就是否定。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5楼
包不同
2011-8-18 17:19:56
以下这段文字来自百度百科:波普尔
http://baike.baidu.com/view/114119.htm
波普尔反潮流的新科学观念赢得许多自然科学家的支持和肯定。爱因斯坦早在1935 年读到德文版的《研究的逻辑》就写信予以热情的支持,1950年再度予以高度肯定。而波普尔理论最坚定的支持者中包括了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如梅达华(Peter Medawar,他称波普尔是“无与伦比的最伟大的科学哲学家”)、薛定鄂(Erwin Schroedinger)、波尔、莫纳德(Jacques Monod)和艾克里斯,以及其他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如Ernst Mayr,Alister Hardy,Konrad Lorenz,Alfred Landé,David Bohm,Jean-Pierre Vigier,John Bell,Herman Bondi,Percy Bridgman,和Dennis Gabor。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来自科学家共同体的支持,
对绝对真理观的颠覆以及对决定论的批判
至多是哲学圈子内部的议论或牢骚,而不可能成为思想史的一次转折。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6楼
包不同
2011-8-20 01:06:06
把整个历史来看,古代相当于人类的小孩子时期。先前是幼稚的,经过几千百年的长进,慢慢地到了现代。时代愈古,愈在前,它的历史愈短;时代愈在后,他积的阅历愈深,年龄愈多。
-----钱钟书《读伊索寓言》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7楼
包不同
2011-8-22 18:06:07
所有的科学理论都具有“可错性”,科学理论在不断修正错误中进步。
绝对完美的科学理论是不存在的,
如果一个理论绝对正确永不出错,那么它肯定不是科学的理论。
如果它是科学的理论,那么它一定会被证明是错误的,迟早而已。
所以,神马真理都是浮云,我们都应该坚持真相而不是捍卫神马真理。真相是宝贵的,真理是可笑的。任何说谎、掩盖或编造事实的行为,都是最邪恶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楼
kangdewenwume
2011-8-22 18:18:52
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是认为科学革命是范式之间的转换。那么什么是范式呢?范式是团体承诺的集合,是学科基质的组成部分。难道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易经八卦在他们那个时代不算科学吗?科学是相对的,具有可证伪性,世界上也许没有绝对的真理。在古代被看做科学的东西放在今天未必就是科学了。所以科学也具有时间、乃至空间、地域的限制。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楼
包不同
2011-8-23 00:46:46
20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是维特根斯坦,他也是波普尔一生的敌人。
霍金在《时间简史》一书中谈论什么是科学理论的时候,引用的是波普尔的观点。
而在书末,霍金也谈及维特根斯坦,不过略带调侃口吻。
库恩?他算老几
人家霍金说好好的“模型”,被他搞成“范式”,清晰的概念被他越弄越含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30楼
包不同
2011-8-23 00:50:12
迄今,大部分科学家太忙于发展描述宇宙为何物的理论,以至于没工夫去过问为什
么的问题。另一方面,以寻根究底为己任的哲学家不能跟得上科学理论的进步。在18世
纪,哲学家将包括科学在内的整个人类知识当作他们的领域,并讨论诸如宇宙有无开初
的问题。然而,在19和20世纪,科学变得对哲学家,或除了少数专家以外的任何人而言,
过于技术性和数学化了。哲学家如此地缩小他们的质疑的范围,以至于连维特根斯坦—
—这位本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都说道:“
哲学仅余下的任务是语言分析
。”这是从亚里
士多德到康德以来哲学的伟大传统的何等的堕落!
-----《时间简史》第11章 结论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跳至第
页
相关推荐
[下载]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课件)
石油峰值:是科学理论,还是油价炒作的"噱头"?
情报科学理论 PPT
马经不是科学理论而是宗教教义
归纳主义 与 科学理论
科学理论的一个问题,西方人是不是太繁琐了?
先了解理论,才能了解事实。
超越马克思的科学理论
马经是科学理论吗?
异常值、变量遗漏与科学理论创新 ——来自人类肤色进化的启示
栏目导航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行业分析报告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金融类
MATLAB等数学软件专版
热门文章
CDA 数据分析师:特征处理核心指南
电子行业深度报告:量子深潜-计算篇:从比特 ...
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2000-2024年)
从知识图谱到认知智能
2025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中的应用白皮 ...
中物联:全球供应链发展趋势蓝皮书(2025)
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白皮书(2025)
2025年最值得关注的公司-放射配体创新者开启 ...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986-2023
签个到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