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涛自卷 发表于 2011-8-2 14:29 
马克思研究商品交换价值,他是这么研究的:他认为不同质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他们包含某种共同物,这种共同 ...
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分离,早在斯密时代就提出来了,斯密根本没有给资本主义遮丑,只不过他没有去推剩余价值。抽像劳动相对每个人来说就是消耗的行为时间,而“有用性”是物质客观的属性,人是根本不能“创造”,人的劳动只能引导自然力改变物质形态,从而引发物质的形态转换。正如斯密所指出,如果不需要消耗劳动,不需要付出代价、麻烦,那么为什么要交换,个人就直接就能获取。
并且在这里你偷换了两个概念,先把“有用性”说是是客观的效用,而又用西方经济学主观的效用——人对物有用性的评价,混为一谈。
在这里我们要说要人的劳动具有两重性,它即是交换价值本身,又能产生产使用价值,它的使用价值只是对资本家使用而已。
在这里劳动买卖的地过程,本身就包含权力的支配,这种权力的支配本身就是一种使用价值。但我们把这种权力的分子砸烂,所表现出来的原子形式,不正是劳动么?
在这里你这个所谓“效用”(有用性)本身就包含对它人劳动的支配,而你能用一个相对分子级别的概念,能够排除到对劳动的支配买卖关系么?
正如资本也是价值的留存量形成的,它本身就是对劳动的支配的集合。
你这样的说法,就等于说由于碳原子以特殊结构排队成了金钢石,难道金钢石就不是以碳原子为基础的。你类似的说法,《资本论》里已经说到,交换价值的劳动所具有的特殊使用价值,就是权力,相对资本家来说,就是他能支配工人的劳动,支配他人的行为。
这种包装本身就是无法掩盖这种劳动买卖支配的游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