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上半年钢企不增效 下半年经营更困难
2011-8-3
中钢协8月2日召开发布会表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钢铁行业呈现了市场波动运行、资金供应偏紧、降本增效难度加大等特点,钢铁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较为困难。中钢协表示,下半年高成本仍将持续,钢铁企业将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
中钢协指出,上半年钢铁生产平稳增长,增速回落,日产水平创新高。上半年生产粗钢35054.30万吨,同比增加3066.20万吨,增长9.6%;生产生铁32457.80万吨, 增加2522.30万吨,增长8.40%:生产钢材43740.90万吨(含重复材),增加4958.40,万吨,增长12.80%。上半年全国平均日产粗钢193.67万吨,相当于年产7.06亿吨水平;6月份日产水平达最高,相当于年产粗钢7.29亿吨水平。
其中,主要钢材品种,除铁道用材产量略有减少外,其他均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长。上半年长材产量为19857.9万吨,同比增长14.97%;板带材产量为19646.8万吨,同比增长9.34%。上半年长材产品的产量及增速都超过了板带材。2011年上半年,因投资增速较高,长材比重上升;而汽车、机械、造船等行业增速放缓,板材比例下降;铁道用材产量下降,主要是重轨产量下降15.7%。
中钢协指出,上半年钢铁产品出口略有增长,结构明显优化。中钢协指出,上半年我国钢铁产品出口保持增长,在3月份达到峰值,但由于国际市场需求增长乏力、价格回落,二季度出口有所下降;进口钢材相对平稳,由于国内市场价格波动,进口数量小幅下降;受国内钢铁生产增长的影响,进口铁矿石一直呈增长态势。
具体来看,上半年出口钢材2433万吨,增长3.16%,进口钢材803万吨,下降4.79%。上半年折合净出口粗钢1706万吨,增长6.85%。上半年我国钢材出口均价1023.23美元/吨,而去年同期为792.22美元/吨,吨材增加231.01美元,上升29.16%,这其中有价格上涨因素,但主要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例增多。进口钢材上半年均价为1366.61美元/吨,比去年同期的1180.96美元/吨增加185.65美元/吨,上升15.72%,主要是价格上涨及高附加值产品进口减少,如不锈钢板带,镀锌、镀锡板(带),冷轧薄宽带等产品进口均有所下降。
中钢协还称,上半年钢材需求保持增长,库存由升转降。上半年累计粗钢表观消费量33348.3万吨,同比增长8.56%,二季度消费增长明显提高。但由于年初市场预期过高,1、2月份钢材库存大幅上升,其中2月份达到最高,3月份以后随着市场启动、国家货币政策调整等影响,库存出现逐月下降态势,但大部分品种仍高于年初水平。
价格方面,中钢协指出,上半年,受各种复杂因素影响,钢材价格呈现波动运行态势,总体水平高于去年。其中1-2月份延续去年四季度上涨走势,3月份出现明显回落,4、5月份有所回升,6月下旬以来又开始小幅回落。
6月末,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34.40点,比年初仅上涨6.11点,涨幅4.76%。其中长材价格指数141.76点,比年初上涨7.01个点,涨幅5.20%;板材指数129.82点,比年初上涨5.30点,涨幅4.26%。特点是价格波动明显,但波动幅度不大,长材价格走势好于板材。
中钢协还指出,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低于全国增长水平,但高于去年同期,黑色矿山投资仍高于冶炼及压延。1-6月,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不含矿山)完成投资额1662.7亿元,同比增长14.8%,比1-5月份增速增加7.7个百分点,主要是6月份投资额增加较多。
对与下半年钢铁行业运行,中钢协预计,下半年行业运行将面临更大困难。首先,钢铁产量增速将进一步放缓,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3.50亿吨,同比增长9.6%,按此计算,全年粗钢产量将达到7.06亿吨。但从当前形势看,钢材出口从3月份以后呈逐月下降趋势,上半年折合粗钢净出口同比仅增加109万吨,仅增长6.8%。下半年除建筑钢材需求增长显著外,生产用板带材市场难有起色,因此,下半年钢铁产量增速将可能放缓。
但产品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由于下半年保障性住房大规模开工建设,以及贯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大规模水力工程建设也将陆续开展,建筑用钢材市场需求将较旺盛。造船、汽车、工程机械等增长趋缓,产品结构性矛盾会更加突出,板带材产能过剩和产品的同质化竞争将更加激烈。
此外,中钢协认为,钢铁企业将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生产高成本仍将持续。据海关统计,上半年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格为每吨160.89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比去年同期每吨上涨47.92美元,涨幅42.41%。上半年进口铁矿石33425万吨,由于进口价格大幅上涨,多支出外汇160.1726亿美元。按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6.5计算,增加钢铁行业成本1041.1亿元人民币。
同时,煤炭、电力等因素对钢铁生产也带来影响。为缓解电力紧张局面,国家上调山西等15个省(市)火电企业售电价格,今后还将推出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以及阶梯电价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措施,天然气价格也将有所上调。从以上情况看,钢铁企业生产高成本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
中钢协坦言,从钢铁工业现在的情况看,不容乐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增长只有6.9%,远低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8.7%的水平。这些表面看是市场问题,但本质上反映的却是钢铁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问题。
中钢协称,今后5年是我国钢铁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如果行动迟缓,不仅受环境资源约束的矛盾更加尖锐,而且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难以提高。更加严峻的是,会痛失难得的产业调整和重要发展机遇期。
作者:王欢 来源:一财网2011年08月02日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