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下的“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还有诸如“交易”、“分配”、“货币”等。
计划经济下的企业(生产消费品的企业),首先是要以社会成本核算(客观制约诂价核算),企业无权定价,价格是按程序算出来的。这正是由于这种限制,才不会发生经济危机,社会各行业的比例高度统一。
缺点是由于消费品不存在价格变化,那么必须通过收集“产品”的流出量(这些企业多了信息费用),来扩大生产,也就是生产消费品企业的决策。而上游的企业也一样,实际上这些企业之间也是有资金流动的,由于是定价或按信息调拨就谈不上交易,这实际上等于是大企业内部各车间的资金流动一样(在大企业干过的管理者都会明白)。
什么是交易?交易就要有讨价还价,而计划经济下没有,所以才说是分配,分配让是让民众用钱选商品。
计划经济下也有一个唯一的利息率,这是用于扩大再生产,国家的货币发行量是依据这个来增加的,军费开支和国家层次上的扩大再生产都不能够超出这个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