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61 11
2011-08-04

公路收费黑洞


  
       公路收费这段时间成了众矢之的,不断地曝光,不绝的谴责,舆论的不满,ZF的整顿,仿佛一场戏剧的高潮,各种冲突在碰撞中较量,似乎已经要分出胜负,只等待落幕时的皆大欢喜。但事实上,这戏码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数次上演,却总是在实施方案上谨小慎微,在执行中又大打折扣,往往草草收尾,不了了之,没有让公路收费问题得到根治。


  当年,因为财政收入不足,公路建设被推向了市场,在当时,这是无奈的选择,也对中国公路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交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公路基础设施规模太小早已不再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反而是大量出现的公路收费极大地推高了物流成本,使中国的高物价广为诟病。“所有的道路都通向城市”,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伦如是说,而在中国,这句话被改成了:所有的道路不一定都通向城市,但所有的道路都一定会通向收费站。公路收费问题就像黑洞一样,吞噬的不仅仅是百姓的金钱,还有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过20多年的演变,吃公路饭的人和机构已形成了一条长长的利益链,成为暴利集团,想要撼动已非易事。每次整顿,多是迫于民怨被动而为的应景行为,并没有从根本上瓦解这条利益链的意愿。目前关注的焦点在公路应该是公益性的,还是经营性的。一定程度上,经营性收费公路才是推高公路通行负担的罪魁祸首,也是矛盾的核心所在,但在此次的整顿中,这些公路统统没有被列入立即停止之列。交通部门主导的整顿方案,巧妙地规避了主要矛盾。虽然在其它部门的干预和舆论的努力下,目前回购公路收费权,让普通公路重新姓“公”,已经成为明确的政策走向,但回购之难实在让地方ZF头疼。


  
  而问题的实质,其实并不仅仅是公路到底是“公益性”还是“经营性”,当修路本身由工具变成了目的,当公共资源成了公共负担,当公路对经济发展由促进转为阻碍,更需要的是中国公路发展理论的革新。中国的交通设计一直属于技术规划领域,由作为技术专家的工程师以预测的方式完成,这种方式其实已经隐含了一个前提,即所有运输需求都是合理的,都要被满足。而实际上,多大规模的公路基础设置才算合理,是现代经济需要解决的课题。中国公路收费问题的困境,实际上是ZF观念的困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8-4 08:20:47
原来是这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4 08:22:50
是的,任何现有利益集团的打破,必须要求有像朱镕基总理那样有魄力的人才能撼动,否则注定就是隔靴搔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4 08:22:56
公共资源变成了公共负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4 08:30:06
原来是这样,我们养活了一个甚至更多的产业链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4 08:31:31
看来我国的地下产业链做的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