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Stata专版
4664 5
2023-04-01
研究政策冲击对企业XX指标的影响,建立了多期did模型(实验组中不同企业的政策冲击时点不同)。
在异质性检验中遇到了一个问题,若是以不随时间变动而变动的变量的中位数进行分组的话(是否为高污染行业、注册资金)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是该变量会随时间而变动(企业融资约束、市场化水平),根据年度中位数分组的话,每年的分组都在变化,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实验组企业A,在政策前处于融资约束高组,在政策后处于融资约束低组,这样进行分组回归的话是否违背了异质性检验的目的。
请问有没有什么更合适的分组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3-4-1 21:37:01
可以用用期初的状态来分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4-2 13:02:17
917968079 发表于 2023-4-1 21:37
可以用用期初的状态来分组
是指用样本期第一期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4-2 13:53:56
Stanfordddd 发表于 2023-4-2 13:02
是指用样本期第一期吗
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8-4 00:25:54
请问多期did的异质性检验是怎么做的呢?是构建一个三重交互项加入原模型回归么?还是可以根据不变的变量将相应的数据摘出来分成两组然后对照回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8-25 20:40:54
面对随时间变动的变量在多期DID(Difference-in-Differences)模型中进行异质性分析时,确实会遇到你所描述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建议采取以下几种策略来改进分组和检验:

1. **滚动窗口法**:可以采用一个时间窗滚动的方法,即以政策冲击前后一定时期内该变量的平均值或中位数作为基准进行分组。比如,如果关注的是政策冲击前一年及后两年的企业融资约束情况,则可以取这三年的数据来计算每个企业的平均融资约束水平,再根据此均值(或中位数)进行高、低融资约束组别划分。

2. **固定时间点法**:选择一个固定的时点作为基准,比如政策冲击前一年的某个时间点,使用该时间点的数据来进行分组。这可以避免随时间变化导致的企业频繁跨组问题,但这种方法假设企业的特征在此后的几年内相对稳定,可能并不总是成立。

3. **状态依赖法**:考虑企业融资约束(或其他动态变量)的状态转换概率或趋势进行分析。例如,你可以研究从高融资约束转为低融资约束的公司与一直保持在某组的企业政策冲击效应是否有所不同。

4. **混合方法**:结合时间点数据和滚动窗口平均值,比如使用政策前一年的数据作为初始分组依据,并考虑后续几年的变化趋势进行进一步分析。

5. **模型调整法**:在回归模型中直接控制融资约束水平(或其他动态变量)的线性或非线性变化。这可以通过加入企业融资约束的滞后项、时间与融资约束交互项等来实现,从而捕捉到融资约束对企业XX指标影响的变化趋势。

6. **面板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模型**:利用面板数据结构,通过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模型控制企业层面不可观测但随时间稳定的特性。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异质性问题,并提供更稳健的政策效应估计。

选择合适的方法时需考虑研究的具体需求、数据的可得性和假设条件的有效性。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尝试多种方法并对比结果的一致性和合理性来确定最佳策略。

此文本由CAIE学术大模型生成,添加下方二维码,优先体验功能试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