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改委发文《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通知)正式确立了全国范围内光伏上网的标杆电价。其中今年7月1日以前核准建设,12月31日之前建成投产的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价统一核定为1.15元的含税价;今年7月1日及以后核准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以及2011年7月1日之前核准但截至2011年12月31日仍未建成投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除西藏仍执行每千瓦时1.15元的上网电价外,其余省(区、市)上网电价均按每千瓦时1元执行。今后,根据投资成本变化、技术进步情况等因素适时对于电价进行调整。
欧洲模式在中国启动
全国范围内的光伏补贴电价,可以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此前的政策金太阳工程、光伏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只是给予初始投资予以补贴,而特许招标是最低价中标为原则,对于投资方来说,内部收益率的测算较为困难,除了一些成本具有优势且想以此扩大新能源装机占比的企业来说,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投资的积极性难以被调动起来。
相对于前期意大利和德国的补贴力度来看,全国范围内的电价补贴并没有超预期。然“上网电价”的模式,在欧洲地区已经证明是促进行业发展最为有利的一种,因为投资方除了要顾及成本方面的考量以外,对于系统的稳定性、效率及日常维护等都需要做足功课,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单纯为了获取补贴盲目投资的行为。
爆发式发展的关键性要素
《通知》,确认了青海省1.15元/度的上网电价。我们经过测算认为1.15的电价如果按照15年投资期核算的话,投资方能够享有8.8%-11%左右的内部收益率,对于投资人来说较为有吸引力。但是1.15元/度的标杆电价究竟能够维持多久,及政策性贷款的期限、关键设备(BOS系统及组件价格)及利率都是影响投资人内部收益率的关键要素。
国内企业独享盛宴,一线品牌更受青睐
我们认为相比国外市场,本土企业在国内渠道优势较为明显,我们认为2-3年内国外龙头组件企业很难与之竞争。另外,之前部分组件企业在青海项目上的报价在1.3美元左右,二国外一线品牌此前的销售价格在1.5美元左右。在1-1.15元/度的上网电价的条件下,光伏项目投资企业,更倾向于更为便宜但是质量已经得到国外认证的国内品牌。
(具体内容请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