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Stata专版
2121 4
2023-04-25
想求助,如果主效应是U型关系,调节变量应该也是U型的调节作用,这个结果显著性怎么看呢,也是看自变量和调节变量二次项的显著性吗?
比如
主效应:Z=β1X+β2X^2+control 已经证实是U型关系了,现在要引入调节变量Y
调节效应:Z=β1X+β2X^2+β3Y+β4Y^2+β3X*Y+β4X*Y^2+β5X^2*Y+β6X^2*Y^2+control t调节效应是否是这个模型呢?显著性是否看X^2*Y^2就可以了?
调节是正向还是负向又怎么看呢,有没有这方面的参考文献推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3-4-25 23:38:36
曲线关系就别讲正负了。
你这个模型,是Y的二次项调节X的二次项。

所有的高级多项式的逻辑与简单的调节效应都是一样的。
所有的调节效应或更高阶的调节效应,在调节显著后都可以考虑进行简单斜率分析(Simple slope),从而解释【在不同的调节变量水平下,自变量→因变量的斜率】。

你的模型仅涉及X和Y两个主要变量,且最高次达到4次,可以考虑进行简单的斜率图绘制,也就是不同的Y水平下,X→Z的斜率。当然,由于次数较高,建议进行三维图绘制,横坐标为X轴和Y轴,纵坐标为Z轴。

绘图方式也非常简单,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高/低水平的X值和Y值,代入公式计算Z值就行。一般而言,喜欢用±1个标准差作为高/低值的代表。

PS:我见到的大部分做简单调节效应的人实际上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懂得自己的结果有什么含义;而更高次项调节的就更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4-26 17:49:47
邱宗满 发表于 2023-4-25 23:38
曲线关系就别讲正负了。
你这个模型,是Y的二次项调节X的二次项。
哇谢谢大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4-27 11:32:15
具体参考可以Haans et al. (2016),里面详细列明了二次调节的多种情形和分析
Haans R F J, Pieters C, He Z L. Thinking about U: Theorizing and testing U‐and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s in strategy research.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6, 37(7): 1177-1195.
https://doi.org/10.1002/smj.239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8-27 13:31:09
为安陶醉 发表于 2023-4-26 17:49
哇谢谢大佬
您好,请问您这个问题解决了吗,是怎样解决的呢,可以请教一下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