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息票债券:不支付利息,以低于票面值的价格贴现发行,到期时按照票面额偿还本金的一种债券。我不明白的是既然不支付利息,那么它的价格就和市场利率从无关呀。无论当时的市场利率升高还是降低(因为没有利息吗)。那为什么在计算其内在价值的时候或者是研究其价格波动性的时候还会用到利率呢?比如:30年期的零息票债券,面值1000美元,市场利率10%.
当前的价格为1000/(1+10%)^30=57.31美元.一年后呢? 1000/(1+10%)^29=63.4美元.可以看出债券的价格是随着距离到期日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说随着到期日的临近而趋于面值.对于每一个投资者而言如果买了零息票债券,他们应该持有债券一直到期为止收取面值(本金)为止呀,为什么还要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呢?因为,假设我当时57.31美元买了30年期限,面值1000美元的债券.到期时我可以收到1000-57.31=942.69美元的收益.如果一年之后我卖出了,那我的收益只是63.4-57.31=6.09美元.所以傻子也不会这么做呀.但是,投资者为什么还会进行买卖呢?我不明白,难道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还是通货膨胀的因素?希望明白人耐心的看完了我的问题之后能够解释一下。。在这里先谢谢了。。这个问题我很郁闷呀????不知道关键点在什么地方??语言有点罗嗦,在这里简单概述两个问题:第一,零息票债券,既然没有利息,为什么在计算祺内在价值的时候还要考虑市场利率?第二,投资者为什么要在市场进行买卖零息票债券而不是一直持有,一直到期收取本金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