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115 13
2023-05-18
在抽象思维方法的层次上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朱奇)

    (摘编自《思维方法高级教程》第2版 和朱奇著、原刊发于光明网、中国改革论坛的《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可以从抽象思维和科学具象思维两个层次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先谈在抽象思维方法的层次上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发展。

把人类感官已经触及和尚未触及的整个世界都作为研究对象或研究范围,的确是对抽象思维方法的一个严峻挑战。要想从五花八门、千变万化、无边无际、无穷无尽的全部现象中归纳出它们的唯一共同性,并用这个唯一的共同性作为整个世界的总代表,任何理论研究者都有理由望而却步!
我们必须承认,历史上各种唯物思想的形成,并不是从认识到这种巨大困难和不畏惧这种巨大困难而起步的,它们往往是思想者对自己所感知到的有限范围的现象,无比大胆地进行跳跃式、联想式、粗放式归纳的结果。这一点从各种唯物思想都缺乏从具体现象到终极物质概念之间的过渡性概念就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唯物主义理论家都不会在规范的意义上告诉你物质概念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在抽象思维方法的层次上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就是从展现物质概念的形成过程开始的。
我们当然也承认,下面再现的归纳物质概念的过程依然是一种未能充分扫描全部现象的不完全归纳,但我们总算因为对上述困难的敬畏而减少了思维跳跃的幅度,我们总算在终极物质概念之前有了过渡性的次级概念组。
我们形成终极物质概念的过程是分两步走的,我们在形成终极物质概念之前先将全部现象归纳概括为六类:纯自然类现象、人类有形产物类现象、人类无形产物类现象、人类活动现象、感知类现象、思维类现象。
纯自然类现象是指人类及其活动都不存在于其中,或者虽然人类存在和活动于其中,但未对其形成任何明显改变的一类现象;
人类有形产物类现象是指能感知到的人工制造、人工改造而成的一类现象;
人类无形产物类现象是指通过一定载体表现的人类思维的外在化结果,例如知识、制度等;
人类活动现象是指人类有形存在的时空变化过程;
感知类现象是指人类通过感官接受外部信号的过程;
思维类现象是指人类通过大脑处理感知信号的过程。
以上每一类现象都是一个无穷集合,我们都无法尽列其外延。由于至今也未发现这六类现象之外的现象,我们假定这六类现象的集合就是所谓整个世界的全部现象。
如果我们再以六类现象的存在与人类精神意识相关性的强弱为标准,假设一个客观存在性强度或主观意识性强度的度量指标,那么,按照纯自然类现象、人类有形产物类现象、人类无形产物类现象、人类活动现象、感知类现象、思维类现象的排列顺序,客观存在性强度是从最强依次到最弱,主观意识性强度则是从最弱依次到最强。
纯自然类现象的存在与人类的精神意识毫无关联性,因为纯自然类现象在过去、现在、将来都完全不依赖于人类的精神意识而存在。
人类有形产物类现象、人类无形产物类现象则显然不能视为与人类精神意识毫无关联性,但是,这种关联性仅仅存在于人类有形产物类现象、人类无形产物类现象的产生过程之中,人类有形产物类现象、人类无形产物类现象一旦形成,就完全独立于人类精神意识而存在。
人类活动现象、感知类现象的客观存在性就比前三类现象更弱了一些,它们不是独立于而是始终伴随着人类精神意识,但是,人类活动现象、感知类现象的客观存在性也不会因为始终伴随着人类精神意识就完全消失:人类本身的有形的客观存在性、人类活动对纯自然类现象的依赖都是在表明人类活动现象依然具有客观存在性;人类感官的客观存在性、感知对象的客观存在性也都是在表明感知类现象依然具有客观存在性。
思维类现象的客观存在性与前五类现象相比就是最弱的了。人们的思维甚至可以幻想出你从未见过,也永远不可能见到的现象。尽管如此,因为思维器官—大脑的客观存在性,也因为思维所处理的感知信号具有客观存在性,也因为超越现实的幻想并不是主要的思维类现象,也因为即使幻想也是真实感知对象基础上的一种变异思维,我们仍然说思维类现象依然具有客观存在性。
如此看来,如果需要按照抽象思维的要求,去寻找整个世界全部现象的共同性,去找寻一个能代表整个世界全部现象的本质概念,那么这个共同性就只能是客观存在性,这个本质概念就只能是以客观存在性为内涵的物质概念。精神意识则至少因为与纯自然类现象毫无瓜葛而不能成为六类现象的共同性。
虽然精神意识未能像物质概念那样成为世界的共同本质,但它在众多现象中的重要性无法被忽视,毕竟它也代表了仅次于物质范围的一大类现象的共同本质,我们就将它命名为以主观性为内涵、以感知类现象和思维类现象为外延的意识概念。
如果再用变化和发展的辩证方法来进行判断,物质和意识就成了既对立又统一的一对矛盾。它们因为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区别而对立,它们因为都具有客观性而统一。其中,纯自然类现象位于客观存在性最强的一个极端,强到与主观性没有任何瓜葛的程度;思维类现象位于主观性最强的另一个极端,但没有强到完全脱离客观性的程度。
我们甚至可以把纯自然类现象到思维类现象视为一个量变过程,从纯自然类现象开始,客观存在性的强度依次在逐步减弱,主观性的强度依次在逐步加大,到了感知类现象和思维类现象时,客观存在性已经减弱到足够的程度,主观性已经加大到足够的程度,量变引起质变,感知类现象和思维类现象就可以被界定为意识概念了。

如果采用矛盾的另一种描述方法,我们也可以说在物质和意识这一对矛盾中,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与马克思那个时代不同的是,在我们所处的时代,统计计算手段发达,我们必须把研究的主要精力放在充分展现物质决定意识的具体过程,以及充分展现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具体过程。需要格外引起注意的是,借助现代统计计算手段,要展现的不是物质决定几个人的意识的过程,而是物质决定一个共同体全体成员,比如13亿中国人的意识的过程;要展现的不是物质决定13亿中国人的意识的一两个片段,而是物质决定13亿中国人的意识的按时间序列的连续过程;要展现的不是几个人的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过程,而是13亿中国人的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过程;要展现的不是13亿中国人的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一两个片段,而是13亿中国人的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按时间序列的连续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3-5-19 11:42:56
理论的发展与思维方法的进化密切相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20 13:24:04
抽象思维方法有其局限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22 16:59:54
形成终极物质概念的过程是分两步走的,我们在形成终极物质概念之前先将全部现象归纳概括为六类:纯自然类现象、人类有形产物类现象、人类无形产物类现象、人类活动现象、感知类现象、思维类现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27 09:49:58
什么是理论系统的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5-28 14:06:16
发展马克思主义,你要搞清楚马恩格斯理论正确的观点是什么,错误的观点是什么?他们的观点为什么会发生错误?把这三个问题搞清楚,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就完成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