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3-7-12 20:40:08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3-7-12 10:30
先秦诸子百家都是民间各家,都是学术人物。整个东亚大文明圈的轴心文明就由他们来奠定。

相反,官府从 ...
孔子亦曾为鲁司寇,伟人亦曾著书万卷。何以孔子当权亦为哲,伟人当哲亦为权呢?如以邓比孔呢?
汉得权而尊儒?何不尊己?何不尊道?逞凶蛮者可得一时,欲长久者非顺民心。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先秦诸子,文字流传,传心者寥寥。垫藩属者,汝言之奴儒也。其言确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7-12 20:49:44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3-7-12 10:15
一神信仰,也就是“信这个就不能信别的”那种文明,排他文明。犹太民族就因为这样就变成了世界上最悲惨的 ...
一神信仰在犹太造成了悲剧,可却是西方的文明支柱,当代之以色列,阿拉伯也都是世之所强。反而多神信仰者,罕见强国。非洲信仰最乱,结果如何?是否包容,是道德问题,从来不是信仰神的多少问题决定。一身信仰造成犹太的悲剧在于,神是犹太一族之神,而不是世界人民之神。正如我之前所说当皇天是皇家之天,自然就无法成为百姓之天。一旦一神成为世界的,就是西欧的强盛。
不过,更放开来说,为什么非要一神信仰,或者多神信仰?无神不是更好?既然一神与多神是人的选择,那么神本身的存在不就是个伪命题?无神更符合您证伪的逻辑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7-12 21:16:25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3-7-12 10:25
市场是个交易场所,而交易这种活动就跟所有竞争性活动一样,都遵循着“自由、平等、竞优”的原则,即公正 ...
富裕和小康,是一个标准问题,而不是量化问题,所以不存在均分,也不存在谁分的问题。市场,如果永远把它看做一个实体,看做一个铁皮房下的摊位,那么在这个抽象中您也不能明白现代电子商务的意义。认定所有交易都是公平的人更是一厢情愿。信息不对称下,何来绝对的公正,不过是用自由和自愿掩盖的欺骗罢了。认同ABCD的民主,不过是对唯一选项的反感罢了,二者谁其实都不民主。只能说,在错与更错之间,如果有得选,那么情绪就有宣泄口罢了,并不代表事情就会更好。
人类永不枯竭的奋进动力是因为公正么?是因为欲望需要被满足。恒有欲。
公正只是提速器。没有公正的奴隶社会。历史的滚轮不还是照样前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7-12 21:35:51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3-7-12 20:49
一神信仰在犹太造成了悲剧,可却是西方的文明支柱,当代之以色列,阿拉伯也都是世之所强。反而多神信仰者 ...
“西方”早在四百年前就分裂了,他们分裂成新教与旧教。新教抛弃了教权和教条,也架空了王权,他们倒向了世俗化,也就是去教条化,中化。旧教则坚持原教旨。

新教与旧教之间还为此打了一场持续三十年的全欧大战。之后就是新教占据西欧,旧教占据东欧。再后来的两面“主义”旗帜就代表着这两大互相敌对的阵营。现在的北约就是当年中化了的那个势力阵营,俄罗斯就是至今坚持原教旨的那个最后堡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7-12 21:38:58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3-7-12 20:40
孔子亦曾为鲁司寇,伟人亦曾著书万卷。何以孔子当权亦为哲,伟人当哲亦为权呢?如以邓比孔呢?
汉得权而 ...
孔家是到处攀附权势的一家,可以说就是百家之中的败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7-12 21:47:04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3-7-12 21:16
富裕和小康,是一个标准问题,而不是量化问题,所以不存在均分,也不存在谁分的问题。市场,如果永远把它 ...
共同比分的目标是荒谬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7-15 12:41:24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3-7-12 20:49
一神信仰在犹太造成了悲剧,可却是西方的文明支柱,当代之以色列,阿拉伯也都是世之所强。反而多神信仰者 ...
“不过,更放开来说,为什么非要一神信仰,或者多神信仰?无神不是更好?既然一神与多神是人的选择,那么神本身的存在不就是个伪命题?无神更符合您证伪的逻辑观。”有趣的话题!

如果说一切现象都有原因(造物主),那么有神论在逻辑上就是站得住脚的。

如果说造物主是意识性的东西,或者说是物质性的东西,这在逻辑上就站不住脚了(两者同出的源头绝不是二者之一)。

无神论也有它的理由,那就是自诩通神,或者干脆说自己就是神(不说创造世界,说改造世界,一回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7-15 13:35:30
有一种观点叫”可知论”,也就是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创造或改造世界的依据),这种观点在逻辑上就站不住脚。观察就是立场之见,但凡观察都带有不同程度的偏见。除非是世界之外的客者,它对世界的观察才叫“客观”,它才有资格说世界是可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7-15 21:00:07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3-7-12 21:38
孔家是到处攀附权势的一家,可以说就是百家之中的败类。
孔孟在世时,除孔子短暂当权时,都未能实现理想,是因为他们“攀附权势”的结果么?孔子“堕三都”,是攀附哪个权势呢?即使后世之孔家,是“攀附权势”么?仁义礼智信,是“攀附权势”么?虽不适用于当世,然其适世之时,树千年之根基,于今乡野仍可见庙宗九族之序;得四夷之宾服,传当世万国独不断文明星火之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7-15 21:15:19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3-7-15 12:41
“不过,更放开来说,为什么非要一神信仰,或者多神信仰?无神不是更好?既然一神与多神是人的选择,那么 ...
因为你使原因变成一个主观意识,那么它就必然是造物主,
如果你使原因变成一个客观存在,那么就没有造物主。因为它不是意识,就不可能是有知觉的神。
对于无神论来说,它认定终极原因不是神,那么自然不会是意识。如果只有意识和物质两个选择,那么就只能是唯物了。如果无神论者非自诩通神,那么它就丧失自己的理论依据了,因为它通神,就等于是终极原因,从而是有最高意识的。【认创造世界和改造世界为一物,也是一种荒谬观点。创造是世界之整体形成是有意识的结果。而改造则仅仅是在世界之一部做出改变。比如母亲生子,子可以说是母亲的创造物,但是医生整形,就不能说是医生创造人,而是改造人。您说母亲创造了我,谁都不会有意见,您说医生创造了我,这就有点荒唐。】
所以逻辑上,否定神,就等于否定造物主,即否定造物有主宰,而是不知因。此因绝不是神,因为神是意识的一种,即使超出人,它也是一种知觉,从而是意识。
在不知源头时,您甚至不能用造物这样的词,因为结果不是原因的创造。他可能只是顺延。或者是它自身的分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7-15 21:37:06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3-7-15 13:35
有一种观点叫”可知论”,也就是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创造或改造世界的依据),这种观点在逻辑上就站不住 ...
依然是在片面和全面上纠缠不清,因为总是忽略前提条件。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不等于“世界是能够完全被认识的”
“我认识你”不等于说“我完全了解你”
“可知论”不等于“全知论”
————————————————————
您将客观理解为“客人的观察”这是不对的。“客观”的意思是“不以主观为转移”或者说不以观察者的意识为转移的事物。这与观察者是否有偏见无关。或者按您的理解方式,它是所有观察者对同一观察对象的集体抽象。是排除观察者干扰的“平均观察”。
观察者与观察对象本身对立,而且观察对象也要立于参照对象中才能被观察。正因为如此,辩证逻辑才说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观察者联系观察对象,观察对象联系参照对象,观察者观察观察对象的时候,也要观察参照对象,一切都既对立,又要统一。
在知识上,首要的判断要素,并不是“正确”,而是“认知”,只要对事物有所认知,即使是错误的,我们也能因此认知而对事物采取目的性行动。但因为事物并不因人的“认知”而改变(它是脱离人的客观),所以对事物采取的行动可能因“认知错误”而失败,进而使我们修改“认知”,这个过程表现在文字中,就是对事物认知改变,即“概念”的改变。事
物的客观性要求我们根据事物的情况,修正对事物的“认知”。但如果认为对事物的认知是一定是全知,真知(这才叫自诩为神,全知全能),那么就是不管我们怎么称呼事物,它都会因我们的称呼,因我们的要求(这才叫主观)而改变,从而使我们的做事都能成功,这就是言出法随了。
   如果反对这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和观点,那么就是“不可知论”了,也就是说我们无法认识世界,不可能知道它的名字(不过名字的确是人的创造,不同的语言,使用不同的书写,那么它的书写形式就只是方便人认识的工具,符号而已),不可能知道它的由来,也不可能知道任何真理,那么是不是就不用去认识,不用去研究了?因为所有的研究都给出答案了,不可能有答案,那么你还研究啥,所以呢?虚其心,实其腹,等死而已,还瞎嚷嚷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7-16 11:18:34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3-7-15 21:37
依然是在片面和全面上纠缠不清,因为总是忽略前提条件。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不等于“世界是能够完全被 ...
客观,还真是指的客者的观察,还不是真相。赛场上不让运动员自己来吹哨,而是由利益无关的局外人来吹哨,这就叫客观(相对客观)。

观察者立场及其偏见的问题,这也是中国教育缺失的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7-16 11:22:34
观察者与被观察对象应该尽可能隔离,为的就是尽量客观。这就是学术的第一准则,但中国教育却不教学术准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7-16 16:48:24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3-7-16 11:18
客观,还真是指的客者的观察,还不是真相。赛场上不让运动员自己来吹哨,而是由利益无关的局外人来吹哨, ...
按照你的定义,任何观察都是客观,没有主观客观的区别。除了自己说明自己本身,任何对本身之外的说明,都是主说明者,即观察主体,对本身之外的,即观察对象的描述。那么客观这个定义有什么意义和用处?在你这里,除了我说我,是主观,我说非我,全部是客观,因为对于“非我”来说,我已经是客者了,“我”与“非我”不能同出,那就是二者对立,那么“我”对“非我”,即是客者。“我”说“非我”,就是客观。那么在此观点上,您理解不了万物。因为“万物”“非我”,即是偏见。便不能理解。【运动员不自己吹哨,是为了保证公正。事实上,乡间球赛,在彼此信任的情况下,自己吹哨的也是有的,这个裁判意见,其实还是有一定主观裁量的,这算不上是客观。当然就您理解的客观而言,此处符合。而在“客观”的经典定义上说,客观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裁判的意志也不行。裁判因素,是主观因素。】
况且你还要求观察者远离被观察对象,而不是深入和接近它,那么千里之外观黄河,您能观出什么?形而上学地,机械化地理解语言,于您为甚啊。【观察者本身仅仅是应当避免成为观察对象的一部分,从而避免将观察者的性质混淆为观察对象,而不是要求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保持物理或者精神上的任何距离。当我们说不能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只是说观察者在概念上混同观察对象,会造成对观察对象的混淆,造成理解错误。这点在经济学上,其实也存在,就是资本家职能与经营劳动者职能的混同。要求就是要能区分二者。如果在物理上不能分别,就必须学会在精神抽象上分别它们。逻辑的作用,就是运用抽象思维对具体现象进行分析,明确它们自身的有效性质和概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7-16 17:36:15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3-7-16 16:48
按照你的定义,任何观察都是客观,没有主观客观的区别。除了自己说明自己本身,任何对本身之外的说明,都 ...
观察者与被观察对象相隔离,这就是以客者的立场去观察对方,这就是相对客观。

观察者对自身的观察,这就是绝对的主观(瞳孔看不到瞳孔自身,这就是主观偏见的原因)。

人类只有物理学,没有“事理学”,原因就是人类根本无法以非生物的立场来观察生命事,更无法以世界之外的客者立场来观察这个世界的“事、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7-16 23:00:46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3-7-16 17:36
观察者与被观察对象相隔离,这就是以客者的立场去观察对方,这就是相对客观。

观察者对自身的观察,这 ...
您大概不懂什么叫行为心理学,精神现象学。居然认为生命本身无法被研究。什么叫非生物态?对遗体和化石的研究算不算?生物学,难道不是生命事么?生命事不就是生命史么?对事件的描述,就是历史啊。事件不就是行为的连续么。
说你不懂抽象,一点都没错。对唯物你只能停留在唯公面,唯字面,这些具体的表象上作挣扎,您一直试图证明的概念论,在您的形而上和形而下中,全都是形而下的,是具象的。因为具体,所以看不到一般,所以没有范畴,没有集合,就是一个个的事,一个个的物。然后以具体物去等于抽象物,用具体代替抽象。
没有抽象的方法论,自然不懂人类如何能站在客观的角度,摈弃自己的偏见,去认识它物,认识自身。您大概总以为心外无物,自己完全是由自己掌控的吧,如果您的身体不听您的话生病了,您认为您本身的生病是绝对的主观么?然后您看不见您自己的病症么?(况且,谁说瞳孔看不到瞳孔自身啦?您都能看到自己的长相,为何不能看到瞳孔自身呢?)
而且,如果主观仅是表示第一视角,而客观仅是表示第三视角。那根本没有被定义的必要,不论是多少个观察者,无论是多少个角度互相观察,交替观察,只要观察者同是意识主体(只有知觉者能定义观察,从此点而言,观察者必然是意识性主体),就都有偏见,不会因为说一个意识被别个意识观察,就会变得没有偏见。世界上互相有偏见的人多了,因为所有的意识主体都是主观。所以从意识出发的,依赖意识形成的,就是主观,这不是由观察者角度决定的,而是由观察者此一意识性概念的一般特征决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7-17 10:59:03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3-7-16 23:00
您大概不懂什么叫行为心理学,精神现象学。居然认为生命本身无法被研究。什么叫非生物态?对遗体和化石的 ...
照你这么说来,根本就不需要“价值中立”这第一准则。那到底还有没有学术这回事呢?反正中国教育是不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7-17 21:41:44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3-7-17 10:59
照你这么说来,根本就不需要“价值中立”这第一准则。那到底还有没有学术这回事呢?反正中国教育是不教的 ...
我没学过价值中立,但就价值而言,它一开始是作为主观判断词语使用的。这里的意思是对事物的判断要排除主观影响。但我们说,所有人都有认识偏差,怎么排除这种认识偏差呢?
认识本身,有其反映事物本质的部分,也有认知错误的部分。对于认知错误,每个人不可能取得一致性。就像好几份错误的主观题答卷,他的答案绝不会一致,否则就是抄袭。那么只要排除每份卷子上的这种差异性,我们就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对事物的统一认知,这个认识,是不以人的意思为转移的,是意识对事物的忠实反映。那就是客观。所以,客观,绝不是客者的观察,只要观察者对事物的认知符合事物的本质,那就是客观,因为这个本质不因人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它绝不会因为A这样认为,而B这样认为,就会自己在A与B的判断中间摇摆。而是无论A怎么认知,B怎么认知,事物都是那样。即使A和B都错了,也不影响事物的本质。
当一个人对自身有正确的认识,我们也可以说他的说法很客观,是符合实际的。
但在你的说法里,当我们说客观,等于是在说在他看来,因为客者的观察,就是第三者观察,第四者观察,那么在这个定义里,当别人说“在他看来你是坏人”。那么是不是就等于说“在他的客观上你是坏人?”,“他观察到你是坏人”这句话,是真实判断?还是虚假判断?或者不用这种价值判断例子,比如“在他看来你是美国人”,那么,是不是就等于说“在他的客观上你是美国人”,从而“你是美国人”是一个公正的,真实的判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7-17 21:52:45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3-7-17 21:41
我没学过价值中立,但就价值而言,它一开始是作为主观判断词语使用的。这里的意思是对事物的判断要排除主 ...
推荐马克斯韦伯《以学术为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7-18 10:55:43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3-7-17 21:52
推荐马克斯韦伯《以学术为业》。
我很怀疑您是否阅读了我回复的全部内容并有一定的理解。就我第一句话的解释而言,我想也是贴近您想说明的价值中立原则的。
居然推荐我去阅读一本书。我的意思是我要您推荐我看书么?百度上哪里找不到。
好吧,推荐书籍也没什么问题。大不了不看就是了。
不过对于您而言,您可以说“我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了,不需要通读”。
但在您看来,我没读过,或者我说看简介就知道内容了,大概您会说“既然不了解,我们也就没啥好谈的了。”
我觉得您如此双标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在您看来主观是自己观察自己,而客观是别人观察自己吧。所以,无论您观察的是我,还是观察的是书,在您看来都是客观。观察对象不同,结论不同也就更没啥稀奇的了,构不成双标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7-18 11:50:33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3-7-18 10:55
我很怀疑您是否阅读了我回复的全部内容并有一定的理解。就我第一句话的解释而言,我想也是贴近您想说明的 ...
关于观察者立场及其偏见的问题,我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毕竟这是成熟文明民族都不会有争议的,只有不太会讲道理的亚文明民族才会有争议。这差不多就是邦有道还是邦无道的区别。提倡进行东斯拉夫民族那种哲理的教育,这就是文革后写进中国大法的条文,这样的教育就是黄俄罗斯计划的第二步,当然不是疆界南扩到长城脚下的那个尼古拉二世的计划,而是东斯拉夫意识形态南扩到全中国的计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7-18 13:21:25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3-7-18 11:50
关于观察者立场及其偏见的问题,我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了,毕竟这是成熟文明民族都不会有争议的,只有不太会 ...
您展不开,所以不好多说。否则以您好为人师的性格,想必是要在继续声明一下的,就算是不厌其烦地强调那些一样的文字。正像您在本论坛上做的那样。而且有些问题,如果不是您的回答中带有太强烈的愤恨,或者说负面,其实大可不必老是用一些奇特而怪异的词汇。您这些词汇的使用,虽然很符合您对外界的“客观”,但其实不是很符合实际的主观。
   思想逻辑的成熟是个体性情况,文明成熟,并不代表所有人都成熟,从而没有争议。美国很成熟,黑人白人的争议,算不算您所认为的观察者立场争议呢?成熟只是知识的成熟,而不是个人,甚至民族一体的成熟。我们少不了汉奸,美国也少不了美奸。
不用装模作样地反对唯物辩证法。
没什么不好多说的。我们都要革自己的命了,哪有什么不好多说呢。你以为这个论坛说话的都是拥护者?都是辩证逻辑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7-19 12:22:23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3-7-18 13:21
您展不开,所以不好多说。否则以您好为人师的性格,想必是要在继续声明一下的,就算是不厌其烦地强调那些 ...
有文字忌讳的环境下,还是不展开为好。不读书不写书也许更好。

谁打赢谁就是官府,谁就是正面,那么正面的性质还是在各自内心里展开为好。

中原礼崩乐坏之后就有了一种百无禁忌的条件,就什么都可以展开。非恒道那个版本的道经第一章就是纯粹哲学,第二章就是展开。第一章定调自谦主义,那么第二章就是批判自负主义,这样就有愤恨了。天下皆知的美善,也就是“谁不知道这样最好”,荒谬是也。以荒谬为美为善,这斯就是天下最恶最不善。这斯是谁?在文字忌讳环境下就不好展开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7-19 23:00:34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3-7-19 12:22
有文字忌讳的环境下,还是不展开为好。不读书不写书也许更好。

谁打赢谁就是官府,谁就是正面,那么正 ...
既然不可说,那您又何必说呢。如果依您说军队建立的政府全都是偏见的,那么这个世界就没有言论自由,思维正确的地方了,国家岂能无强权呢。中原礼乐崩坏是因为诸侯混战,那么您想要的自由环境,想必反而就是战争环境吧。思想之碰撞,往往源于众人之迷茫,众人之迷茫,往往源于局面之动荡。故而如您所言之乐哲学者,所盼者,恐怕只有乱世了。非唯者,是为而不错者,是无所不为者,因非唯,对错无定论,自然就无所不为了,乱世由此生了。所以无知求知者,求而不知了,不得其一,便在思维中摇摆,没有答案。为何无知,终因无定,万物无根,便无真知,也无真解。一切皆伪,似道非道,是非恒道,有道便如无道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7-19 23:41:50
我国曾经是:形而上学=错误。所以那时有种大众化用词,不说你错了,而是说你形而上学了。

那么,这种现象的出现,原因在哪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7-20 13:41:03
曹国奇 发表于 2023-7-19 23:41
我国曾经是:形而上学=错误。所以那时有种大众化用词,不说你错了,而是说你形而上学了。

那么,这种现象 ...
形而上与形而下,原本是中原哲学的专用术语,指的就是概念分类,一者指不好定义的概念,一者指很好定义的概念。拼音文字根本没有如此精妙的概念分类专用术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7-20 14:11:42
形而下学就是显学,就是应用学科。形而上学就是玄学,就是非应用学科。

玄学,现代话语就叫前沿学科,或者叫基础学科。

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这只是上下游学科关系而已,怎么就等同于对错了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7-20 21:02:55
曹国奇 发表于 2023-7-19 23:41
我国曾经是:形而上学=错误。所以那时有种大众化用词,不说你错了,而是说你形而上学了。

那么,这种现象 ...
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形而上学是一种错误观点,但这并不等于所有的错误观点都是形而上学,您用的等号,就会让人产生误解,就是导致您所认为的那句“不说你错了,而是说你形而上学了”。事实上,是不存在这种用法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7-20 21:26:54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3-7-20 14:11
形而下学就是显学,就是应用学科。形而上学就是玄学,就是非应用学科。

玄学,现代话语就叫前沿学科,或 ...
已经讲得很清楚,形而上学作为西方译名的时候,是哲学的同义语。在黑格尔以来的辩证逻辑语境中,他指代一个哲学体系。而在我国的《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在这里,“道”是概念,“形而上”是定义内容。即使在这里形而上学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用法。只是刚好与“超越物理学”这个意境相对,“形而上”与“学”结合起来称呼“物理学之后的学问”,语境的契合只是巧合。在古代的哲学讨论中,“形而上”与“形而下”大部分时候,只是对应抽象和具体,无形与有形,不可见与可见。
别说中国古代从未出现“形而上学”和“形而下学”这样的联用字眼,就“形而上学”本身的定义而言,产生变化和多用也是历史用语习惯的一个正常变更,就像古代的“小姐”和现代的“小姐”一样。“形而下学”更是尊古追古者的呓语。以逆反的形式去推演出一个概念来对应“形而上学”,那它就不是一个哲学概念,而是“物理学”了。所以,就有人说这个概念旧指“自然科学”。也许确曾有此用法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7-21 09:34:45
youngsun259 发表于 2023-7-20 21:26
已经讲得很清楚,形而上学作为西方译名的时候,是哲学的同义语。在黑格尔以来的辩证逻辑语境中,他指代一 ...
“形而上学”是个学科的概念。形而上谓之道,那么道学就是形而上学。其余各科各学都是器术之学,都是形而下学。

在五千言里,道经是形而上学,德经是形而下学。整部五千言就是成熟文明宣言。

中原人如此伦理德行的理由,最终都归咎于道经第一章。一个成熟文明,她必须有这一章,有这个学科。如果烧掉了这一章,一个成熟文明将从此堕落。

中国历史上两次引进外哲,最核心的引进就是形而上学(如此伦理德行的理由)。物质与意识,这对概念就是理解的边界,对理解边界的研究就是形而上学。

一神教的形而上学就是“恒道说”,自负主义学说。
多神信仰的形而上学就是“非恒道说”,自谦主义学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