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2254 3
2011-08-12
以前我的衣服都不用自己洗,可是现在住的地方没有洗衣机,我不得不自己手洗衣服。一次又一次地揉搓,一遍又一遍地漂洗——真是个体力活啊!洗着洗着脑子里冒出一个疑问来:为什么不用同样多的水把衣服一次搓洗干净,而要分多次漂洗呢?水桶不够大显然不是根本原因,直觉上,我觉得多次漂洗后衣服更干净,但我需要更明晰更直观的解释。

  假设初始状态下衣服上的污垢总量为1,浓度为100%。第一次用100单位的水清洗,然后把衣服上的水全部拧干,这时,衣服上残留的污垢浓度为0.01。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同样的清洗过程之后,衣服上残留的污垢浓度为百万分之一。如果用同样多的水(总计300单位)一次清洗,衣服上最后残留的污垢浓度则为三百分之一。显然,分次清洗的去污效果更好。

  问题的答案简单得令人失望,不过我还是希望能够从中抽象出有用的模型出来。

  将浓度为100%,量为1的原液(溶质)用总量为a的溶剂分n次进行稀释,最终溶液中原液的浓度为c=1/(a/n)^n,其中a/n>1。当a/n<1时实际上是稀释的逆过程:浓缩。稀释和浓缩能够用一个表达式统一起来,说明它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一种对溶质的分布进行调整的“耗力”过程。而将稀释/浓缩分次进行的时候,则“耗力”更小。

  这个模型可以用来解释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层级结构和人类社会中的等级结构。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体携带的能量需要流动,借助食物链的层级结构,能量的流动“耗力”更小。在这里,“耗力更小”形象地讲就是,某些植物发现与其辛苦地亲自用叶绿素采集能量,不如直接去“吸收”其它植物已经采集好的能量来得容易,于是演化出了食草动物。同样的原理也促进了食肉动物的诞生。

  当然,这并不是说自然界以及动植物有意识地创造了食物链及其层级结构,而是说层级结构本身“耗力”更小的特性使它的产生成为一个大概率事件。此外,“耗力”更小还意味着这种层级结构自身的稳定性更好,因此,当野牛恍然大悟,想要转身去猎杀狮子的时候,已然不可能了。

  类似的,人类社会中的等级结构是实现“趋利避害”的一个“耗力”更小的机制。所谓“趋利”,就是通过等级结构把下游的财富、利润等“利”向上游浓缩,而“避害”则是指通过等级结构使生存压力、自然及战争灾害等“害”约束在等级下游,从而使其尽可能少地向上游扩散。同样的,等级结构也有维持自身稳定的趋势,这一点在人类社会中再明显不过了。以上分析也可以说明,从利益分配的角度去理解人类社会中等级的起源是南辕北辙。事实上,等级的起源恰恰是“反分配”的,是为了更方便掠夺和剥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8-12 15:13:46
你们的理论——什么的,我都不感兴趣。我说过,我要的是专业,所以——
当我在看电视、视频、新闻的时候,我就是真的只是看新闻、电视、视频,没有想太多的东西;
当我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也就真的只是在做那件事,没有太多的其余东西;
当我在做**的时候,我就只考虑**及其相关的事情。

当然了,我的记忆力比较好,所以在某些时刻,可能会突发灵感,对很多东西突然迸发出灵感。所以,真实的东西,就是这样的——如果我每天洗衣服的时候,思考理论;看电视的时候,思考人家是不是讽刺我或者是帮助我;如果我每天遇到的事情,都是需要以理论的方式进行思考的话——那我估计会累死。实际上,事情的本质是——很多事情,都是很简单的,所以专心、专注就可以了,别想太多。

所以,我最终想说的是——

请所有的人都尊重我的个人空间、尊重我的隐私,其他的——你们随便怎么评论我,我都不在意。实际上,去年9月份我去上海的时候,如果我能够摆脱隐私被侵犯的状态、如果我能够正常的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那么我是懒得跟你们进行任何解释、澄清的。只不过有些人卑鄙龌龊到了极点,我到上海之后,他们一方面通过欺骗我父母知道我的住所、联系方式,另一方面在上海进行各种各样的忽悠、鼓动,严重的影响了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所以——我不得不进行澄清、解释。

同样的,现在你们怎么评论——我不在意,我只在意我的个人隐私和个人空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2 15:17:30
哈哈,新鲜话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4 00:10:01
请问人大 神马地方可以洗衣服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