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5645 115
2010-10-29
《资本异论》
第一章 商品交换的根本原因不是“你有我无”,而是为了“节约劳动”
  1-1,一个被忽视了的事实:渔夫无法用猎人那么短的时间捕捉到一头鹿,猎人也无法用渔夫那么短的时间捕捉到一头海狸
  研究人类的经济行为,首先要研究“交换”。
  人们为什么要相互交换各自的劳动产品呢?从表面上看,相互交换可以互通有无,使每个人都得到自己所需的物品。但是,事情的实质和表面上看到的并不一致。
  一个渔夫用自己捕获的海狸和一个猎人交换他猎杀的鹿,从表面上看,是因为渔夫需要鹿,却只有海狸;同样,猎人参加交换,是因为他需要海狸,却只有鹿。
  但是,既然渔夫需要鹿,为什么他不直接去打鹿,反而要去捕杀海狸,然后再来和猎人交换呢?同样,猎人需要海狸,为什么不去捕杀海狸,而是先打鹿再去和渔夫交换呢?
  自己直接捕杀所需要的猎物有很多好处,例如质量比较有保证,不必担心猎物是病死或者被别人毒死的,还可以免去把猎物运到市场上、在市场上等待交换对象、讨价还价、交换之后再把所得猎物运回家等等麻烦。
  他们舍弃那么多好处,宁愿承受那么多麻烦,说明问题并不象看上去那么简单,下面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
  假设一个渔夫捕杀一头海狸要花费两天时间,一个猎人捕杀一头鹿需要一天时间(见下图,线条长度表示花费的劳动时间):
猎人捕杀一头鹿  ---   (1天)
渔夫捕杀一头海狸 ------(2天)
  猎人可以用一天时间捕杀一头鹿,那么渔夫捕杀一只鹿需要多少时间?显然只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渔夫打鹿需要的时间比猎人短。
  例如,渔夫可以用半天的时间捕杀一头鹿,他捕杀两头鹿只需要一天,请见下图(符号*表示渔夫实际需要的物品):
渔夫捕杀一头海狸 ------(2天)
渔夫捕杀两头鹿 *---   (1天)
猎人捕杀两头鹿  ------(2天)
  如果是这样,渔夫就会选择直接去打鹿。因为只需要一天时间就可以猎杀两头鹿,他肯定不会先用两天时间捕捉一头海狸,然后再去交换两头鹿。
  第二可能:渔夫打鹿需要的时间和猎人一样长。
  渔夫也需要用一天的时间,才能打到一只鹿,猎杀两只鹿,需要两天时间,请见下图(符号*表示渔夫实际需要的物品):
渔夫捕杀一头海狸 ------(2天)
渔夫捕杀两头鹿 *------(2天)
猎人捕杀两头鹿  ------(2天)
  如果是这样,渔夫也会选择直接去打鹿。因为能够用两天时间猎到他需要的两头鹿,就不会花费两天时间去捕杀一头自己并不需要的海狸,然后再运到市场,等待猎人来和他交换。
  第三可能:渔夫打鹿需要的时间比猎人长。
  例如,渔夫打一头鹿需要两天时间,打两头鹿就需要四天时间,请见下图(*表示渔夫实际需要的物品):
渔夫捕杀一头海狸 ------(2天)
渔夫捕杀两头鹿 *------------(4天)
猎人捕杀两头鹿  ------(2天)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渔夫用一头海狸和猎人交换两头鹿,等于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打到了两头鹿,和自己直接去打鹿相比,可以节约两天劳动时间。
  渔夫没有直接去打鹿,而是先捕杀海狸、然后和猎人交换鹿,充分说明对于渔夫来说,直接打鹿不如捕杀海狸后和猎人交换合算,因为渔夫打鹿需要的劳动时间比猎人长。
  显然,同样的分析也适用于猎人。猎人没有直接去捕捉海狸,充分说明他捕杀一头海狸需要的劳动时间比渔夫长。如果假设猎人捕杀一头海狸需要劳动五天,那么,猎人用两天的劳动成果(两头鹿)和渔夫交换一头海狸,就可以节约三天劳动(见下图,*表示猎人实际需要的物品)。
渔夫捕杀一头海狸 ------(2天)
猎人捕杀两头鹿  ------(2天)
猎人捕杀一头海狸*---------------(5天)
  以上分析均忽略了运输和交换所需要的劳动。实际上,渔夫猎鹿花费的时间要比猎人多得多,猎人同样如此,因此,即使考虑运输和交换中的全部麻烦,通过交换他们也可以节约大量劳动。
  以上分析说明,“你有我无”还不足以引起人们相互交换各自的劳动产品,因为我可以设法自己生产原来没有、却又需要的东西。只有在自己生产对方的产品时,花费的劳动比对方多、和对方交换可以节约自己的劳动,我才会考虑和别人交换;对方同样如此。
  也就是说,“你有我无”只是发生商品交换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人们相互交换劳动产品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你有我无”,而是为了“节约劳动”。
《资本异论》全文下载地址: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886830-1-1.html
欢迎转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0-29 18:37:51
《资本异论》

  2-2,证明:只有劳动时间一个因素不能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

  如果一个渔夫捕杀一头海狸要花费两天时间,一个猎人捕杀一头鹿需要一天时间(见下图,线条长度表示时间长度):

猎人捕杀一头鹿  ---(1天)
渔夫捕杀一头海狸 ------(2天)

  在我们第三者看来,一头海狸交换两头鹿,两天劳动的成果交换两天劳动的成果,是最合理、最公平的方案(下图)。

猎人捕杀两头鹿  ------(2天)
渔夫捕杀一头海狸 ------(2天)

  但是,我们在第一章里已经分析过了,只有在双方都能够节约劳动的情况下,交换才会发生。也就是说,猎人捕杀海狸需要的时间比渔夫长,而渔夫打鹿的时间要比猎人多。

  我们仍然沿用第一章假设的劳动时间数值:猎人捕杀一头海狸需要五天时间,渔夫打两头鹿需要劳动四天(见下图,符号*代表两人各自实际需要的物品):

猎人捕杀两头鹿  ------(2天)
猎人捕杀一头海狸*---------------(5天)

渔夫捕杀一头海狸 ------(2天)
渔夫捕杀两头鹿 *------------(4天)

  我们作为此例的编造者,清楚地知道他们双方捕获猎物所需要的时间,但是,例中的两人并不知道对方捕捉猎物所需要的实际时间。例如,尽管猎人估计到渔夫捕获一头海狸需要的时间比自己少,但是并不一定知道他只要花费两天时间就可以捕获一头海狸;同样,渔夫也不知道猎人只要花费两天时间就能够捕获两头鹿。在实际生活中也是这样,我们并不知道一台彩色电视机的生产成本到底是多少(“成本”的定义本身就可能是五花八门的),也不知道楼下小店口香糖的进货价是多少(即使小老板说给你听,你可能也不会相信)。

  在分析商品的交换过程之前明确这一点,对于获得正确的结论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个分析过程之中,我们也应该始终记住这一点。

  为了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我们应该把猎人和渔夫分开来进行分析。我们首先来研究猎人。在下图中,猎人只知道自己的情况(虚线以上的事实),但是不知道虚线以下的事实。

猎人捕杀两头鹿  ------(2天)
捕杀一头海狸  *---------------(5天)
……………………………………………………………………………
渔夫捕杀一头海狸 ------(2天)

  猎人劳动五天可以捕杀五头鹿,也可以捕杀一头海狸,因此,对于他来说,一头海狸等于五头鹿。可以用图形表示如下:

猎人捕杀五头鹿 ---------------(5天)
捕杀一头海狸* ---------------(5天)

  因此,当渔夫提出用一头海狸交换猎人的四头鹿时,猎人发现这一交易可以使自己仅用四天的劳动就能得到原来需要五天时间才能捕捉到的一头海狸,也就是说,通过这一交换,自己可以节约一天的劳动;或者说,对于猎人来讲,一头海狸的成本是五头鹿,现在只需要四头鹿。因此,猎人完全可能接受这一交换比例。

  也就是说,渔夫用自己两天劳动的产品交换猎人四天劳动的产品,后者不但不觉得吃亏,反而因为节约了劳动而感到很高兴。

  现在我们再来看渔夫,同样他只知道自己的情况(虚线以上的事实),但是不知道虚线以下的事实。

渔夫捕杀一头海狸 ------(2天)
捕杀两头鹿*   ------------(4天)
……………………………………………………………………………
猎人捕杀两头鹿  ------(2天)

  由于渔夫劳动四天可以捕杀两头海狸,也可以捕杀两头鹿。因此,对于他来说,两头海狸等于两头鹿。用图形表示如下:

渔夫捕杀两头海狸 ------------(4天)
  捕杀两头鹿* ------------(4天)

  因此,当猎人提出用三头鹿交换渔夫的两头海狸时,渔夫发现这一交易可以使自己仅用四天的劳动就能得到原来需要六天时间才能捕捉到的三头鹿,也就是说,通过这一交换,自己可以节约两天的劳动;或者说,对于渔夫来讲,三头鹿的成本是三头海狸,现在只需要两头海狸。因此,他完全可能接受这一交换比例。

  也就是说,猎人用自己三天劳动的产品交换渔夫四天劳动的产品,后者不但不觉得吃亏,反而也因为节约了劳动而感到很高兴。

  现在我们看到,在两人交换各自劳动产品的过程中,如果不知道对方花费的劳动时间(这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只凭劳动时间一个参数是不可能最终决定交换比例的。“海狸一头当然换鹿二头”只是斯密先生想当然的结果。

  古典经济学家使用这种“我认为”式的论述方式得出的结论,至今还被很多中国学者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实际上却是非常经不起推敲的。

《资本异论》全文下载地址: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886830-1-1.html

欢迎转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9 19:00:10
楼主说的很有道理,我记得以前学的马经里就是这样说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9 22:01:04
2# hj58

商品交换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节约劳动”
这个论点根本就不成立。这一论点是建立在交换者本人必须是万能劳动者并且他所在的生活环境中为他提供了生产一切商品的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渔人和猎人不只是打猎和捕鱼,还要能够种粮种菜、会纺织会裁缝、会做日用品等等去亲自体验这些工作的劳动时间,这可能吗?神仙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9 23:07:58
节约来解决去资本家越来越富了,劳动者却越来越节约的生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30 11:17:25
人为什么交换,这个问题不涉及“姓社姓资”的问题。

文字里有错误可以直接指出,不要乱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