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416 55
2016-10-26
节约劳动的前提又是为什么?不损害劳动效率和商品使用价值情况下,商品交换从生产角度是商品生产分工、生产协作的体现,分工和协作的细分也有利于商品使用价值生产的提高,并体现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注意,不仅仅是生产率,生产率与生产力的区别是前者体现“多”和“快”,而后者还包括“好”与“省”。节约劳动只体现“省”,这种概括远远不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10-26 23:37:43
欢迎大家回贴交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27 05:39: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27 12:40:26
龚民 发表于 2016-10-27 05:39
分析的有道理,弥补了罗鹏、黄佶研究上的不足短板!
谢谢民兄的理解,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27 12:42:4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0-27 17:02:16
逻揖考察网友:“一个木匠生产一张桌子需要耗费6小时,而去打一个石像需要8小时;而一个石匠打石像则只需要5小时,但做桌子却要9小时。如果他们两个相互需要对方的产品,并愿意以一比一的比例成交。那么,就相当于木匠花了6小时做了一个石像,通过交换节省了2小时的劳动;而石匠花了5小时做了一张桌子,通过交换节省了自己4小时的劳动。”
。。。。。。。。。。。。。。。。。。。
以上是这位逻揖考察网友的这个例子是关于《交换是节约劳动的简单证明》的内容,对于交换是节约劳动的论证描述的很好,但缺少一个前提假设,那就是石匠与木匠的个别时间与社会时间等效!你在后面2楼回答龚民兄的另一例子正说明这个情况,“比如:通常人们都是叫包工队来盖房子,但在经济不景气大家都找不到事干的时候,在村子里会有会干相关活的人组织几个人自己来盖房子。为什么呢?自己的劳动时间足够多,多耽误几天也无所谓。但如果大家都其他事做时,这些工作自然是要交给更专业的包工队来做。”这正是因为某人如果自己动手来盖房子生产更能发挥自己有生产优势(劳动力使用价值)的商品其创造的社会使用价值从而(通过市场交换)得到个别使用价值或效用的回报更高,故把自己需求的商品(房子)让更能产生使用价值保障的专业劳动者生产,从这个侧面讲,劳动力使用价值的需求与供给是一个空间优化的问题,个体之间的主观交换表面看与社会没关,但实现上客观上也算是一种生产协作分工,一起产生综合性的社会使用价值,它体现为一种由不同个体不同行业商品的比例序列组合的合理性。而节约的时间如果以非再生产社会或自我需求的使用价值商品而是以更低的价值形式实现,比如,你第二个例子说:“自己的劳动时间足够多,多耽误几天也无所谓”,甚至是无价值形式闲置,从人才资源管理角度这其实这一种消耗和浪费与劳动节约背道而驰,关于劳动力(资源)的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节约劳动,当然也不能使社会缺乏必要的劳动,而是为了优化配置社会劳动力资源,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从而整体与个体、客观与主观、时间与空间的优化。因此,就逻辑而言,节约劳动就产生剩余劳动,而剩余劳动资源不是为了闲置浪费,而是为了把相对过剩生产资料更快再产生更多更好的使用价值,达到损有余补不足空圆无碍的社会人生境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